第 190 章(1 / 1)

挽宋从靖康开始 森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入格物(物理)、化学甚至实用技能如财会等方面知识,当然都是粗浅的入门。

语文识字主要是以三字经为主,其实这个时代三字经并没有出现,但是这种识字形式到后世还为人所推崇。尽管赵君只会前面几句诸如人之初性本身,性相近习相远几句,但是这并不能阻碍他做这件事,他找扬州城的饱学之人来编辑,要的只是这种具有韵脚的识字形式。这些都不是难事,主要难在了算学

其实算学知识难度也不大,而赵君纠结于是否引进阿拉伯数字以及相关的符号,但是最后他还是放弃了,这种形式有些惊世骇俗,他的所作所为在朝廷引起了许多非议,早已经超出一个武夫的能力之外,俗话说多智而近妖,他不想自己再成为这方面的焦点,低调才是最正确的法子。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不采取阿拉伯数字和一些相关符号,到了后期的几何学以及物理化学,根本就无法教授,赵君只好把这件事想后推,反正物理化学三年以后才开始教授,自己慢慢想办法把。

而这成为他现在一块心病,如果一年以后想不出合适的办法,难道自己强行改版教材?

但是让赵君没想到的是,这个问题很快有了转机。

171 犹太人的请求(上)

一天早上,赵君正在军部处理军务,突然接到护卫禀报,说是有两个蓝帽回回求见。

蓝帽回回是生活在宋代的犹太人,由于经常带着一顶蓝色的小帽子而被被人这样称呼,赵君曾在东京城见过,倒也不奇怪,不过今天来找自己有什么事?

赵君有些好奇,就命人带到军部中厅会见,等赵君赶到的时候,只见客厅里坐着两个深眼窝、鹰钩鼻的中年男人,还留着犹太人常见的络腮胡须,带着一顶蓝色小帽子,不过穿着是大宋百姓长穿的灰色长袍。

见到赵君进来,两个男人赶忙站起来抱拳行礼,那个年长一点的男人说出的竟然是很流利的东京话:“在下艾萨克.辛格、阿巴叶拜见赵将军。”

“不用客气。”赵君让两人坐下然后和蔼的问道:“不知两位来此有何贵干?”

“我们是受长老会委托,恳请赵将军允许我们一赐乐业教(希伯来文的音译,亦即以色列的异译)建立自己的教堂和学校,我等定然会感恩赵将军的宽宏和仁慈。”那个叫艾萨克.辛格男人朗声说道。

说完双手很恭敬的递过一个文书,赵君拿过来翻看了一下,原来这些一赐乐业居住在东京,也是因为靖康之乱以后,南下避难,到了扬州看这里比较安稳,就居住下来了,这几年的发展也比较平稳,于是就想建立教堂和学校,上面还有具体地点以及规模等,赵君明白过来了,原来是犹太人开办自己教堂和学校,估计扬州府尹不敢做主故让请示自己。

对于犹太人这个民族,赵君抱有好感,且不说在原来那个时空中东地区,周围全部都是阿拉伯仇敌,但是小小的以色列硬是生存下来,而且活的还滋润。

就说犹太人对人类的贡献也无比巨大,科学上的达尔文、爱因斯坦,波尔、哲学上的马克思、弗洛伊德,艺术上的毕加索,这些人名字那个提起来不是如雷贯耳,更不用说在当代美国,据统计全美200名最有影响的名人中,犹太人占一半;全美1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犹太人占一半;全美名牌大学教授,犹太人占三分之一;全美律师中,犹太人占四分之一;全美、戏剧、音乐的一流作家,犹太人占60%华盛顿和纽约两地的大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中,犹太人占40%;全球最有钱的企业家,犹太人占一半;美国的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三分之一;所以有人称美国的钱在犹太人口袋里,而重视教育则是犹太人取得这些成果最根本的因素。

所以犹太人要来扬州开设教堂办自己的学校,赵君心里自然不会反对,犹太教不像其他宗教,基本上只限于自己的族内传教,所以也不用担心以宗教的名义搞什么输出。

但是,既然对方求上门了,就不能让对方就这么容易达到目的,总要付出一些代价吧。

想到这里,赵君笑着说:“我大宋对待外族一向十分包容,只要你们遵守大宋律法,按时上税,本将军倒也不会阻拦,不过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能否答应?”

听了赵君明确表态,这两人自然大喜,艾萨克.辛格赶紧回答:“请将军明说,只要我们一赐乐业人能办到,自然绝不推辞。”

“很简单,你们一定能办到,就是把你们的那个智慧羊皮卷……叫什么……”赵君一时想不起来。

“《塔木德》”,艾萨克.辛格轻声提醒,他不知道这个年轻的将军为什么突然提起这本犹太人仅次于《希伯来圣经》的书籍。

“麻烦将他们翻译成汉语,供我大宋子民学习如何?”赵君笑着说。

《塔木德》是犹太律法﹑思想和传统的集大成之作,相当于中国的《论语》甚至还比后者还重要。

在《塔木德》篇幅巨大的律法探讨背后,包括了历史、民间故事,医学、生物学、传记、伦理教义、天、科学、逻辑学,以及过去那些伟大的犹太圣人的回忆录,还忠实记录了古代犹太人在学堂里进行讨论的实录,这些讨论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犹太人的思维方式。在《塔木德》中,每个寻求各类问题的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某种哲学层面或予人启迪的答案,商业智慧和人生哲理自然也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包含在内。

所以可以说只要了解掌握了《塔木德》,也就掌握了犹太这个名族的历史和各种知识集大成,也为中华文明打开了一扇了解外族文明的窗户。

但是艾萨克.辛格有些迟疑了,两人相互对望了一眼没有回答。《塔木德》可是犹太民族的经典,媲美于《圣经》,一般是不予外人看的。而且这个年轻的军官不让翻译《希伯来圣经》,怎么专看上了这本?

看到两人迟疑的神色,赵君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又笑着说道:“哎呀,我差点忘记了,前几日大食人也请求建一座清真寺,好像也就是你们文书上说叫东下巷的地方,看来那是一块风水宝地啊,你们两族都在抢,那我就有些不好办了啊。”说着赵君还叹了一口气,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听完赵君这番话,艾萨克.辛格两人脸色都变了,犹太人和阿拉伯(大食人)人仇恨已久,现在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