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8 章(1 / 1)

挽宋从靖康开始 森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师大本营也自然移到了通惠镇。

其实长江口的通惠镇属于两浙西路刘广世的地盘,赵君曾私下与他书信沟通说是为了扬州水师的发展,请此镇附近地域划归淮南东路,并且以赠送其十门火炮为答谢,刘广世也就同意了。于是赵君上书朝廷说明此事的重要意义,赠与刘广世的火炮之事自然不提。朝廷见上双方都没有意义,一个看上去非常荒凉的渔家小镇也没有多大用处就同意了赵君的请求。谁会想到千年之后竟然是中国最大的的都市!

由于扬州水师在黄天荡一战中的惊艳表现,朝廷中一些手握重兵的大将如刘广世、张浚、岳飞等都发展了一定数量的水师舰队,只不过规模没有扬州水师庞大。

而同时,江南西路也迎来了它实际控制人岳飞,因支援并解除了扬州城之围,镇压钟相、杨幺洞庭湖农名起义有功,岳飞刚刚被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置司江州,成为赵君之后又一颗在大宋军方冉冉升起的将星,岳飞进入江州后,积极备战,其下兵马得到了急剧扩充已经达到三个厢四万人兵力,两湖一带最大的一支军队,虎视眈眈的盯着被伪齐所占领的襄阳等地。

再往西便是川陕边界的秦凤路,秦凤路经略使吴玠在和尚原、仙人关(今甘肃徽县东南)两败金军,使南宋川陕的防务趋于稳固。而吴玠,其军事才能也逐渐被大宋朝廷所认可,成为川陕一带宋军的最高指挥者。

这样在在宋金两国漫长的边界上,从东到西依次是赵君部、岳飞部、吴玠部,三支军队构成了长达三千余里的大宋防御力量,于是宋金两国局势开始趋于稳定,双方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但是赵君明白,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双方都在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猛烈厮杀。他知道这样的时间不会等太久。

于是,扩充兵力以后的训练则成了赵君的重中之重。好在经过这两年残酷战争,御营前军的士兵迅速成熟起来,战后所生存下来的都成了久经沙场的老卒,赵君把这些士兵进行打乱分散到新成立的各个营队中,成为部队中都头、伍长等下层军官,构成了御营前军的脊梁,而讲武堂培训出来的中高层军官的作用也开始显现,大批受过教育的军官走进了部队中高级岗位,这样使整个御营前军的战斗力不至于因大量的新兵涌入而下降太快。

但是训练是必须的,在原来参谋司和政工处联合制定的新兵训练大纲中,赵君又特别制定了以战代训计划,并随之开始实施。

……………………………………………

………………………………………………

现在已经是深秋时分,田里的庄稼基本上已经收割完,天还没有完全亮,天地间显得有些雾蒙蒙。

就在距离泗州城南官道不远处一片树林中,人影绰绰,一群大宋士兵正埋伏在这里,他们不是穿着大宋禁军红色铠甲,而是被染成绿色,头上戴着由枝叶编制的帽子,如果不走近很难发现。

他们隶属于御营前军东路军团第二厢第二镇第四标第一营,为首的年轻军官叫王石,今年才二十出头,在年初的黄天荡之战中表现的很是勇敢,所以从一个副都头连升两级,直接提升为营指挥使。

王石爬在一个草堆后面,手里拿着一支单筒望远镜,看着前方隐约可见的泗州城,那里是新成立不久的伪齐的地盘,也是距离大宋实际控制边境外地方最大的一个城镇。

“营头,到底看见了啥,让俺也看看。”他身边也是一名年级较大的军官,显得有些痞,脸上有几点麻子,所以平常都叫他刘麻子,是王石的副手,副营指挥使,他对于自己上司手里拿个叫望远镜的东西眼馋的很,可惜按照军中规定,最低也要营指挥使这一级才能配备。

“瞎嚷嚷什么。”王石低声呵斥道:“按照斥候这些天的侦查,伪齐的巡逻队还要过一刻钟才到达。”他看着刘麻子盯着自己手中望远镜眼中闪烁着渴望的神情,就把望远镜递给了他,不过嘴里数落:“拿好了,别摔着,咱们整个营就这个,摔坏了老子拿你的人头赔!”

对于自己这个副手刘麻子,王石内心中很是瞧不起,本来是扬州府的一个泼皮,后来被招进军队,虽然改了许多,但是身上那种痞子气却怎么也洗不掉,这对于讲武堂出身,一身严谨的王石很看不惯,不过作战倒是勇敢所以被提升为副营指挥使,作为自己的副手倒也凑合。

刘麻子倒也没什么,嘿嘿了两声也没说什么,接过望远镜就仔细观察起来。

过了一会,刘麻子突然低声喊道:“伪齐的兵过来了!”

“做好战斗准备!”王石精神一震,立即发出了命令,他的边上就是传令兵,立即举起一面小红旗,挥动了三下,树林中发出了轻微的索索的声音,所有埋伏的士兵全部进入了战斗状态。

没过多久,一百多个身穿紫黑色的伪齐士兵大摇大摆沿着官道走进了树林中,这条路他们已经走了半个多月,周围的情况已经摸的很熟,从来没有出现什么差错,所以走的也显得很轻松。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听到树林唿哨一声,紧接着一群箭雨飞出,随着数声惨叫,原本还算整齐的队伍顿时慌乱起来。

“有埋伏!快,快撤!”领头的军官看情势不好,掉头就往泗州城方向跑去。

“杀!”王石抽出腰刀,大吼一声率先冲了出去,他的后面是密密麻麻的宋兵。

战斗成一面倒局势,早已经蓄势待发的宋兵冲进了伪齐军队,如同饿狼进了羊群,一百多名士兵在宋军三百多人的包围之下,除了个别突围出去,几乎全部都被歼灭。

“报告!”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斥候骑着马从树林外冲了进来大声喊道:“泗州城门打开,大批伪齐军队正往这个方向奔来!”

“看来敌兵来的很快啊。”王三石笑了笑,“集合队伍,撤!”

随着他的话,宋兵们立即开始撤离战场,抬着、扶着受伤的战友向南走去,没过几分钟,整个树林里又安静下来,只留下了一具具尸体。

这样的小规模战斗从淮河东路最东面的楚州到淮海西路的安丰每天都有发生,就是赵君所提倡的以战代训计划,虽然士兵伤亡比例有所提高,但是大大增加了士兵的实战能力,使御营前军的战斗力迅速恢复。

当然这些细节的具体操作情况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