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5 章(1 / 1)

挽宋从靖康开始 森外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像他这样的布衣少之又少。

众人寒暄几句,然后才各自回到座位。这个时候史浩站起来走到圈子中间,举起手中那个小册子,清清嗓子朗声说道:“今日我们聚会,在座之人都是忧心国事之辈,所以我们今天要是讨论朝廷的国策《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

赵君以为青年才子聚会不就是吟诵诗词,或者欣赏书画,旁边还有佳人作陪,岂不美哉,今天怎么会是讨论自己的论持久战?!

“这本《论持久战》是我大宋御营前军都统制赵君在应天府时向当今圣上所上的折子,大家也都清楚。上面曾详细描述了宋金相持的三个阶段,现在就我们就结合当前宋金形势,对此进行讨论。”史浩继续说道。

旁边的欧阳澈和袁飞脸色也变得古怪起来,他们当然知道论持久战就是赵君所作,今天当着作者的面来开研讨会?

周围的人听了开始低声议论,史浩想了想又看着欧阳澈笑着说:“德明兄,你主持的扬州周刊曾经连载过论持久战,而且还有诸多评论,现在你先说说如何?”

“我?”平日里能言善辩的欧阳澈今天似乎显得有些迟钝,他偷偷看了赵君一眼,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不过看到赵君鼓励的眼神,想了想就说道:“那就有在下抛砖引玉了。”

“赵将军所著的论持久战,刚开始问世的时候,由于其许多观点前所未闻,同样也令不少人怀疑。”欧阳澈的话倒也是实事求是,赵君听了也点点头。

“不过,经过这三年来宋金两国形势的风云变幻,已经逐渐论证了此策的正确性,如:第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保存实力,以空间换取时间.......逐撤退至长江一线,逐步建立淮河、秦岭为依托的防线,稳定住局势,现在已经全部实现!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前瞻性,而且我认为现在已经逐步进入了文中所说的第二阶段,战略相持阶段!金兵再无大规模南侵之力!”

周围士子听了纷纷点头,赵君在黄天荡消灭了完颜宗弼的五万南侵金兵,站稳了淮河一线,给了论持久战这篇文章一个有力的证据,使在场的许多士子们纷纷点头。

“德明兄这话也不无道理,不过听说最近朝中又出现了一份奏折,也谈的是宋金两国之战,给人以有云开雾散之势。”旁边一个青年士子突然开口。

“哦,竟有此事?”史浩也感到有些惊讶,忍不住问道。

“就是礼部侍郎秦桧秦大人的奏折:其主要意思就是“南自南,北自北”那个青年士子很沉稳的说出了这句话。

167 士子聚会(中)

这位士子一开口,周围顿时静了下来,大家都纷纷看着他。

于是士子开口说出了秦桧的主张。赵君仔细听着,和当日秦桧在自己府上所的述基本一致。说完以后,这位士子解释道“秦大人的奏折,第一部分归还北籍人口,是为了第二部分和金人谈判打好基础,只有双方缔结了合约,大宋才能保住半壁江山,宋金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这和赵将军的论持久战不谋而合。”

大家听了都议论纷纷,竟然没有人出来反驳,赵君皱皱眉,看来秦桧的这种论调很有市场啊。

欧阳澈自然明白赵君的心思,对于秦桧的这种论调也感到愤怒,刚准备站起来反驳,就听到一个清朗的声音:“兄台此话差异,就凭秦桧这番话,就可以知道此人定时卖国求荣之辈,朝中又要出奸臣耳。”

赵君回头一看,只见是一个年轻男人,二十出头,面色沉稳,穿一件白色长袍,显得有些陈旧但是却洗的很干净。

“此人叫梁清,字白东,秀才出身,正是我招揽来办报之人。”旁边的欧阳澈低声向赵君解释。

只见那个叫梁清的年轻人看着众人目光都注视自己,继续说道:“其一,北籍人口全部归还金国,岂不是意味着要使大宋王朝自动解除武装。咱们都清楚生长在北方和西北地区的人,体裁魁梧,勇敢善战;生长在东南述路的人,则比较柔软脆弱,不适于做战士。现在大宋的军队将兵,包括赫赫有名的御营前军都南宋初年绝大多数也都是出生在陕西、河东、河北等地的。

其二这将使中原和西北地区的大宋子民,不论遭受到敌、伪的何等奴役,再也不敢奔往南宋境内。因为,投奔了去最终也还是得被遣送回来。而这就等于替金人安定了社会秩序。

第三,这等于正式承认关陇、河北和中原之地归敌、伪所占领,恢复失地之事再也不容提及了。而所谓缔结条约正是坐实的这一条!”

听了这些赵君心里不禁赞叹,这个梁清分析的比自己还深刻,非常具有战略眼光,做一个报社编辑看来太委屈他了,想办法也把他弄到军中做参谋才行。

梁清的话说完,又是引起一阵议论,刚才那位士子脸色发红似乎有些不服气,说道:“双方结盟有什么不好,当初宋真宗景德元年澶渊之盟,换来了宋辽百年和平。最后辽国不是灭亡了吗?所以说,尽管眼前大宋吃了一点亏,但是我相信用不着百年,金国一定会灭亡!”

是啊,金国这条饿狼最终是灭亡了,但是来了更加凶猛的饿虎——蒙古人,铁蹄踏遍整个神州,结果就是崖山之后无中华!

赵君有些忍不住想起来反驳,突然一支沉默的王十朋却开口了,年龄不大但是口气确是很冲:“辽国是灭亡了,但是却来了更加凶恶的金人!随之而来的便是靖康之耻,建炎南渡,被金兵一路南侵,烧杀抢掠,连当今皇上也被赶到了海上,我大宋差点就要亡国!如若不是御营前军在黄天荡一举歼灭了金兵,狠狠打击了金国,我大宋岂不成了金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种屈辱的合约,不要也罢!这种南自南北自北的屈辱国策怎么和赵将军的论持久战同日而语?,如若朝廷实施,我王十鹏第一个出来情愿!愿意做第二个陈太学士!”

“好!”周围的学士们纷纷叫好,刚才那个书生看到大家的样子,脸色通红也不好在说什么,史浩倒是长袖善舞,赶忙上去安慰了几句,说这只是学术上讨论,不必多虑。

看来这个王十朋是个热血青年啊,原以为和黄潜善的孙子混在一起估计就是一丘之貉,看来自己是看错了人了。

有了梁清、王十朋这番慷慨激昂的一番话,众人的思想都调动起来,围绕这赵君的论持久战以及秦桧的的策略纷纷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