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考虑,田峻让亲兵们将蛇肉一片片削下,用来做成火锅,蛇骨则小心地分成几段,打包妥善保管,不容有任何损坏。
除了这条巨蛇外,山中大大小小的蛇也多得是,绝大部分死于山火,也不可避免会有小部分躲进很深的洞中逃过一劫。
将士们进山搜检,拣了不少大蛇下山,就在沙滩上架锅生火,吃了顿丰盛的蛇肉火锅。
……
两天之后,船只基本上都做了一些应急维修,已经不用担心在五十里航行中出问题了。将士们的身体状况也都恢复了不少,于是,田峻便下令启航前往夷州。
此时正值吹东北季风的季节,顺风顺水(洋流),不到半天时间,便来到了夷州的最北端……也就是后世的基隆。
基隆原名鸡笼,地处台湾岛东北角,是天然的良港。
为什么是天然的良港呢?水深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三面环山!
水深,再加上三面环山,能不是良港么?不用想,绝对是!
田峻让船队进入基隆港后,便开始了对船只进行大修了。期间,有本地土着原始部落的人来宣示主权,田峻并没有恃强伤害他们,反而给了他们很多的粮食和锅碗瓢盆之类的日常“先进”用品。
本地土着感受到田峻他们的善意,也主动拿了一些麋鹿等动物的皮毛送给田峻。田峻又送了他们首领一套铁甲和钢刀,这种在原始人眼中堪称“神兵利器”的东西,让土着原始人非常满意,双方从此相处非常融洽。
又过了十几天,船只基本上都修好了。于是,田峻下令校慰周驰领一千人及十条海船驻扎基隆建设基地,而田峻和周泰,则带着装满各种毛皮和药材的船队,回返连云港中。
回返的航程依旧很慢,因为此时已经到了农历八月份,在东海主要吹的是东北风。这种风虽然阻碍行船,但是很安全,为什么呢?
——因为这种风不是来自热带海域。
现在,田峻和周泰也有经验了,要是看到风是以东边或东南边吹来的,那就可能是台风的前兆了,得赶紧找个小岛的港湾或背风的地方避避风。
不过,回程之路还是挺顺利的,并没有遇到台风。也许是进入深秋之后,台风开始变少了的缘故。
回到连云港时,已经是八月底了。
按周泰的想法,是要马上往夷州运兵的,不过,田峻否决了周泰的提议,原因就是这台风确实太可怕了。因此,田峻打算将运兵夷州的时间往后推一个月,到九月底才开始远兵。因为,到了每年的冬季,北太平洋就很少会再有热带风暴(台风)了。
至于出兵的规模和将领,田峻早就想好了。
首先是必须得得调徐州兵。因为徐州接近江南,不仅熟悉水性的人多,而且对江南潮湿温暖的气候,也有比较好的适应能力。反之,若是抽调不习水性又只能适应干燥气候的北方人去夷州(台湾),则必然会因不服水土而引发瘟疫。
然后是考虑到运力问题,兵力也不宜过多,有三万人马足矣。
至于将领,周泰善水战也善陆战,就是最好的主将了,再加上一个有勇有谋的蒋钦副将就足够了。
为了提防出现大将不足情况,田峻决定将廖化和尹礼也调给周泰。
廖化武艺好,而绰号“狗头军师”的尹礼则是鬼点子多,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勇谋兼备的军队指挥小组了。
在安排好这一切之后,田峻就回到了邺城。
出乎意料的是,刚回到邺城,贾诩就跑来对田峻说道:“主公,张鲁已经死了!”
……
第487章 战略前瞻动用王牌
“张鲁死了?”田峻一惊,忙问道:“是怎么死的?”
贾诩道:“死于暗杀。”
田峻大惊,又赶紧问道:“阎柔和柳毅如何了?”
“主公放心。”贾诩见田峻很是担心柳毅和阎柔的安危,连忙回答道:“张鲁被杀,是在柳毅和阎柔两位将军离开南郑之后才发生的。因为担心过境曹操的领地时可能遇到麻烦,两位将军已经在黑冰阁的协助下,装成客商入蜀,然后从夷陵入荆州,绕道返回邺城,因路逢遥远,估计现在尚在益州境内,再过十天半月,便能回到主公身边。”
听说柳毅和阎柔无恙,田俊这才舒了气,对贾诩道:“张鲁一郡太守,又是如何被人暗杀的呢?”
贾诩道:“据黑冰阁反映,刺客乃是杨松家的死士,张鲁将杨松和杨柏兄弟圈禁之后,并没有马上对杨家进行清算,这便给了杨家反噬的机会。后来,杨家出动死士,又在曹操校事府的配合下,趁张鲁出巡劝农时突然出击,将张鲁杀死。”
“然后呢?现在汉中何人当家?”田峻问道。
贾诩道:“张鲁被杀后,众人拥张鲁的弟弟张卫继任汉中太守,张卫接任太守之后,仗着自己有十万汉中军,而阳平关的于禁只有三万曹军,竟然前往主动求战,想要收回阳平关,结果被于禁打得大败一场,损兵过半,逃入南郑城中惶惶不可终日。”
“真是愚蠢啊!”田峻叹道:“汉中大好局面,竟然毁于一旦,若是张鲁能够对本将多一点信任,给柳毅和阎柔多一些信任,又何至如此!”
说罢,田峻又道:“看来,张卫是守不住南郑的,汉中终究还是会落入曹操手中。这些,本将也是早有思想准备,只是没想到这一切来得这么快。”
话音未落,便又见李儒匆匆走进厅中,对田峻道:“刚接到黑冰阁急报,于禁挥军攻打南郑,张卫自知不敌,主动弃守南郑,逃去了东部的安阳县(今佛坪县)。”
听说张卫逃到了安阳县,田峻忍不住笑道:“张卫现在倒是知趣得很。这是要去与大熊猫为伴了么?”
“大熊猫?”李儒不解地问道:“大熊猫又是何物?主公说的……莫非是似熊似猫的食铁兽。”
田峻一怔,随即明白过来,大熊猫这个名字来自后世,在古代,大熊猫并不叫大熊猫,正叫食铁兽。
西汉东方朔《神异经》中曾说“南方有兽,名曰啮铁。”清朝袁枚《新齐谐初集》:“房县有貘兽,好食铜铁而不伤人,凡民间犁锄刀斧之类,见则涎流,食之如腐。城门上所包铁皮,尽为所啖引。”
大熊猫食铁,并非传言,田峻在后世的网络上,曾看到大熊猫将喂饲料的铁盆咬碎吃掉的视频。而这个安阳县,正是后世被称为大熊猫家乡的汉中市佛坪县。
而这个安阳县(今佛坪县),因为地处秦岭山脉中段南坡山峦腹地。秦岭山脉主脊横亘县境北部,境内山峦重叠,地理环境非常复杂。
田峻并不想在大熊猫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只是点了点头,便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