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平原城的郝昭,以及郝昭训练出来的专业守城军调来了一万多人,会合其它地方调来的军队,共三万多人进驻了长子城。
这样做,为的就是用“田峻”做诱饵,引胡人联军上钩,而田峻则悄悄前往雁门郡,去执行一个很大的迂回行动。
与田峻同去的,除了本就在田峻身边的阎柔、雷熊、柳毅等人外,还有从青州赶回来典韦、张飞等猛将。
随行的军队不多,才一万五千骑。
不过,可别小看了这一万五千骑,这是田峻的辽东铁骑,是从千军万马中挑出来的百战勇士,比之西凉劲卒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精锐中的精锐! “文和,你说,郝伯道他能守多久?” 临出发时,田峻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呼厨泉和慕容槐加起来,可还有着大约十七万的军队的,与长子城的郝昭相比,兵力有点悬殊。
尤其是,按贾诩推测,步度根在攻不下雁门关后,也很可能会绕道西河郡进入上党。
这样算起来,长子城这个诱饵,有可能面对二十多万草原联军的疯狂进攻。
“主公放心吧。”贾诩道:“属下和张郃将军会在壶关盯着的,郝昭若是顶不住了,属下就让张郃将军去牵制一下,而且,太原的李儒、太史慈、张燕等人,也都不是善茬,一旦长子城出现危局,他们必会率军来援。” 田峻点了点头,又笑道:“可别让他们来得太早,别打乱了我们的战略节奏。” 战略节奏很重要。
尤其是这种大军团做战,它不是打擂台,不是好勇斗狠。
什么时候要快,什么时候要慢,哪里应该打输,哪里应该打赢……等等,都要在全盘的计划中,这就是战略节奏。
“主公放心。”贾诩笑道:“属下这就让人送信给李儒,让他不要坏了主公的好事。” 田峻点了点头,又对贾诩和张郃叮嘱了一番,才与张飞等人,趁着夜色出了关城,消失在茫茫的太行山中…… …… 太原城外,慕容槐已经接受了刘豹的建议,准备退兵上党,围杀田峻。
可是,正当慕容槐下令收拾行装,准备退兵时,又发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李式带两千西凉骑兵劲卒前来闯阵! 此时,鲜卑军正在收拾行装,被李式带着两千骑从营盘的给合处冲了进来,大砍大杀一番,凿营而过,跑到了太原城下。
等到慕容槐领军追到城下时,李式已经在太史慈的接应下进城了。
慕容槐气得牙痒,两天之内两次被人凿营而过,能不生气么?一怒之下,慕容槐又要下令攻城。
刘豹等人苦劝良久,慕容槐才打消了攻城的想法,让人收拾行装,准备第二天退兵上党。
…… 李式来到城门楼上后,先向太史慈等人递交了五台山滹沱河大捷的战报,然后对太史慈等人道:“因为鲜卑围城,信息未通,雁门李太守恐太原兵力不足,故让末将前来相助。
末将本来以为会有一番苦战,没想到这么顺利就冲进了城中,实在是有些尧幸。” 听了李式的话,大家都盛赞李式之勇,唯有李儒眉头紧锁。
张燕见李儒有些不对劲,便问道:“李军师可是发现了什么异常?” 李儒点了点头,有些不解地说道:“李将军勇悍,这我也是知道的,但是,按道理说,也不该如此轻松便冲破了敌军连营。” 说到这里,李儒又问李式道:“冲营之时,可曾发现有何异常?” 李式想了一下道:“敌军后营有些乱,似乎……似乎看到有鲜卑人在整理辎重车。” “整理辎重车?” 李儒愣了一下,立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随即大笑道:“今晚夜袭,必有斩获!” 见众将尽皆不解,李儒便接着说道:“若我所料不差,敌军明天必会退兵,其退兵之前,防备松驰,若是我军乘机夜袭,必可大胜一场。
太史慈开口问道:“好好的,慕容槐怎么会退兵?本将才带来五千人马,就算鲜卑人会猜到本将还有后军即将赶到,但也不至于这么快退兵吧,按常理来说,总得打一打的。” “按常理说,确实如此。”李儒道:“而且,就算太史将军的后军赶到了,鲜卑人也不会轻易退兵,而会选择决战。” “那么,是什么原因会让慕容槐决定退兵呢?”太史慈问道。
李儒走到地图边,看了看上党的位置,又看了看雁门关,眉头皱成了一团。
过了许久,李儒才说道:“上党必有大事发生。” 顿了一下,李儒又道:“此事尚未确定,就容后再议吧,现在,咱们还是先来谈谈今晚的夜袭吧!” ……
第369章 烟歌殒命,夜战太原
夜色如墨,北风呜咽,细雨霏霏。
时值三月,江南已是春意盎然,而在这北方,白天气温在5c左右,到了夜晚却是零度以下。
丑时三刻,夜色更浓,气温更冷,那天空中飘落的细雨已经夹杂着一些雪沙,落在地上沙沙地响。
太原城的南门悄悄打开,先是一支五千余人的步兵出了城之后,消失在夜色之中,接着,又是一支三千多人的骑兵出了城门。
这支四千多人的骑兵出城之后,却只是隐在城墙底下,人衔木,马束口,噤声待命。
直到那支步兵走远了之后,在悄悄地跟了上去。
这支骑兵的统兵之人是张燕和张百骑,而前面消失在夜幕中的那支步兵的统兵之人,则是太史慈和李式! …… 雨夹雪,依旧下个不停,而且还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太史慈和李式带着五千步兵在雪夜中悄悄前行。
这些人每人打着一块临时赶制的简易的黑色斗篷,如一片乌云般,缓缓地飘向鲜卑人的军营。
为何最先出动的是步兵而不是骑兵? 这一切,其实都是李儒事先算计好的的,步兵目标小,利于隐蔽前行,使夜袭具有更好的突然性。
而那些骑兵,则是李儒安排的第二波攻击序列。
…… 当太史慈和李式潜近鲜卑军营时,鲜卑人睡得正香。
鲜卑人从没想过田军会出城夜袭! 这也难怪,自出兵太原城以来,一直都是鲜卑人压着田军在打,田军压根就没有出过城。
兵力太过悬殊,若没有城墙为凭,那田军早就被剿杀干净,尸骨无存了。
而且此时,各部鲜卑已经接到了退兵上党的军令,大家都已经打点好行装,准备天亮就出发,谁也没想到在这最后一夜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更何况,天上下着雨雪呢。
鲜卑人很放心,连箭楼上的暸望哨都睡得如同死猪一般,直到太史慈让人破坏了营寨的栅栏,箭楼上的暸望哨才开始大喊敌袭。
不过,太晚了,太史慈已经带人冲进了鲜卑人的营地,再喊敌袭又有何用?徒增混乱而已! 太史慈一马当先冲入敌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