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近,已经六天了,一直没有接到主公信报,本将也是……觉得有些奇怪。” 辛评闻言,开始有些心慌了。 通常长安有信传来,文丑都会传给辛评看的,刚才辛评在帐中想起的,也是六天没接到长安来信了,还以为文丑忘记给自己看了呢,没想到……文丑也没接到长安来信。 文丑见辛评有些着急,便又安尉道:“路途遥远,信使耽误几天也是常有之事,而且,最近田峻的黑冰阁活动非常猖獗,也有可能是黑冰阁的人劫杀了信使,军师不必太过着急。” 辛评摇了摇头,对文丑道:“如果仅是信使迟来几天,倒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好几件不寻常的事接连发发生,如果我们把这些事放在一起考虑,那就……不得不警惕了。” 此话一出,文丑的脸色也开始严峻起来! 是的,最近,至少有四件事情不同寻常: 其一,长安信使延迟,至今六天未收到来自长安的任何消息。 其二,小平津渡无缘无故浮桥损坏。 其三,快要修好的小平津浮桥被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其四,徐晃没有用渡船运粮,杨岱也找不到徐晃本人。 “但愿……但愿这一切都只是巧合。”文丑道:“现在我们与曹操乃是盟友,田峻未败,曹操应该还至于与我们翻脸。如若不然,主公联合田峻一起对付曹操,对他曹操有何益处。” 辛评也点了点头道:“文将军之言,确实在理,但是,我们身处曹操的辖区,凡事须得小心警惕。” “且看明天的信报如何吧。”文丑道:“如果粮队顺利过了孟津,那就是我们想多了。” 说罢,文丑又下令军粮减半发放,这样便可多用一天。 …… 提心吊胆地过了一天,到第二天中午时份,校尉杨岱所派的信使又来到了朝歌。 见到文丑和辛评之后,那信使禀报道:“孟津……孟津的浮桥也被人烧了,据说……据说也是黑冰阁干的!” 文丑大惊,忙问道:“可曾用渡船运粮?” 信使道:“还没找到徐将军本人,杨岱将军已经亲自渡河去见徐将军了。” “糊涂!”文丑惊怒交加,大骂道:“杨岱乃两千骑兵主将,岂可轻离自己的军队,万一是别人的圈套,这两千骑兵岂非拱手送人?” 辛评仰首向天,长叹一声,对文丑道:“让人去黎阳借粮吧,如果借不到粮食,那就……备战吧!” 文丑闻言,没有做声。 与曹操开战,这可不是随便能做的决定,甚至……这种决定只能由袁绍来做! 过了半晌,文丑才开口说道:“先让人去黎阳找曹操借粮吧。” …… 派去找曹操借粮的人还没回来,那支去小平津接应粮草的骑兵,却出事了! 当天下午,一骑哨探快马冲进了朝歌城,向文丑和辛评禀报:“杨岱将军没有再回黄河北岸,黄河北岸的两千骑兵全部被人杀死了,属下也是躲在臭水池里,才逃得一条性命前来向将军报信!” “什么?”文丑大怒道:“何人?!竟敢杀害老子的骑兵?” “河内温县的司马家!”那哨探回答道:“领头的青年名叫司马懿!” “司马懿?”文丑怒道:“那又是何人?为何要与我军做对?” 哨探道:“我们的骑兵无粮就食,就去了附近的一座坞堡借……借……借粮,破了坞堡之后,杀了点人,其中一个女人虽年愈四旬,却美艳异常,弟兄们忍不住就……就一起冒犯了她。你知道……弟兄们都数月不碰女人,人又那么多,于是,那女的就死掉了。” “一个女人而已,有何要紧?”文丑道:“莫非这女子身份非同一般?” 哨探道:“这女子便是那司马懿的母亲!” ……
第393章 凤雏在许昌
刘备尚未做声,一旁的关羽已经火了!
关羽一拍桌案,大声斥道:“休得危言耸听!我等八万大军据守坚城,将勇兵精,钱粮丰足,还有何险?!”
诸葛亮看了关羽一眼,却没有做声,而是转向刘备道:“今有两人不欲主公居宛城,欲灭主公而后快,这两人便是曹操和刘表。
先说那曹操。宛城地近许昌,途中无险可阻,主公屯重兵于宛城,曹操睡觉都得睁一只眼。主公兵力越多,曹操越不能容忍主公据守宛城。所以,曹操出兵宛城,只是迟早之事。
再说那刘表。如今主公势大,襄阳离宛城也就三天路程,刘表又岂能容忍主公长居宛城?
刘表慑于主公兵威,才不敢对主公无礼,但是,假若曹操派人联合刘表,刘表必会答应曹操联合出兵夹击宛城。
曹操势大,调兵十万来犯当不成问题,刘表有二十几万大军,调兵十万来犯也不成问题。加在一起二十万大军……”
关羽不待诸葛亮说完,便冷笑一声道:“二十万大军,吾视之若犬豚尔,又能奈我宛城何?”
诸葛亮闻言,却并不生气,而是笑了笑道:“孙子曰:“故善者之战,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能减小战争规模而取南阳甚至荆州,是否比在宛城被人围攻更好呢?
关将军勇冠三军,天下难有对手。以将军之勇,领八万精兵据守宛城,恐怕敌军四十万也奈何将军不得。但是,那又如何?我们在这宛城徒耗钱粮兵卒,主公的王霸之业从何谈起?”
关羽的脸憋得通红,却已是无言以对。
“此计甚妙!”刘备鼓掌大笑道:“吾有云长、子龙等勇将,又有孔明、元直等良佐,何愁大业不成。
众人闻言,也尽皆道贺。
随后,刘备又与诸葛亮等人就细节问题商量一番,便派人入许昌依计行事。
……
许昌,古称“许”,源于尧时,因高士许由牧耕此地而得名。
西汉时高祖置许县,至董卓之乱后天子刘协东归时,曹操为控制天子,以洛阳残破不堪为都,迁都许县,改名为许昌。
时值初夏,白天阳光和煦,晚上依旧寒气袭人。
许昌城中,宵禁已经开始,热闹繁华的帝都也开始渐渐安静了下来,除了打更的声音,便只剩下偶尔的几声犬吠。
在城西的一座毫不起眼的宅子里,依旧亮着灯。不甚敞亮的房间里,有三人正聚在一起议事。
在这三人当中,靠左边的那人,身材矮小精悍,长得有点贼眉鼠眼,乃是名振天下的刺客白雀白伯光;靠右边的那人,身材敦实,双臂修长,乃是以“空手入白刃”而闻名天下的雷神特战军副统领邓展。
而正中间的那人,身材矮小,奇丑无比,正是有凤雏之称的庞统庞士元!
——庞统,其实已经暗中投效田峻了。
当日在邺城,庞统在了解了这次邺城刺杀事件的幕后策划者是司马懿后,就自高奋勇,与白雀和邓展潜入了许昌。所谓的被田峻当成狂士乱棍打出,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而田峻,其实是直接给了庞统“后军师”的职位!
来而无往非礼也!田峻不是有仇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