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4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那军侯说,徐晃将军带人去北邙山抓造反的民夫去了,他一个小小曲军侯,不敢擅自做主,只能奉命行事。”

辛评无奈,只好让信使赶回通知杨岱,让杨岱接到粮草后,立即快马送来朝歌。

信使走了之后,辛评有些局促不安,在自己的营帐中想了半天。突然想起一事,心中着急,赶紧又跑到文丑的营帐中,问文丑道:“最近可有主公来信?”

文丑道:“说来也是奇怪,在之前,每三天就会有主公从长安发来的信报,可是最近,已经六天了,一直没有接到主公信报,本将也是……觉得有些奇怪。”

辛评闻言,开始有些心慌了。

通常长安有信传来,文丑都会传给辛评看的,刚才辛评在帐中想起的,也是六天没接到长安来信了,还以为文丑忘记给自己看了呢,没想到……文丑也没接到长安来信。

文丑见辛评有些着急,便又安尉道:“路途遥远,信使耽误几天也是常有之事,而且,最近田峻的黑冰阁活动非常猖獗,也有可能是黑冰阁的人劫杀了信使,军师不必太过着急。”

辛评摇了摇头,对文丑道:“如果仅是信使迟来几天,倒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好几件不寻常的事接连发发生,如果我们把这些事放在一起考虑,那就……不得不警惕了。”

此话一出,文丑的脸色也开始严峻起来!

是的,最近,至少有四件事情不同寻常:

其一,长安信使延迟,至今六天未收到来自长安的任何消息。

其二,小平津渡无缘无故浮桥损坏。

其三,快要修好的小平津浮桥被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其四,徐晃没有用渡船运粮,杨岱也找不到徐晃本人。

“但愿……但愿这一切都只是巧合。”文丑道:“现在我们与曹操乃是盟友,田峻未败,曹操应该还至于与我们翻脸。如若不然,主公联合田峻一起对付曹操,对他曹操有何益处。”

辛评也点了点头道:“文将军之言,确实在理,但是,我们身处曹操的辖区,凡事须得小心警惕。”

“且看明天的信报如何吧。”文丑道:“如果粮队顺利过了孟津,那就是我们想多了。”

说罢,文丑又下令军粮减半发放,这样便可多用一天。

……

提心吊胆地过了一天,到第二天中午时份,校尉杨岱所派的信使又来到了朝歌。

见到文丑和辛评之后,那信使禀报道:“孟津……孟津的浮桥也被人烧了,据说……据说也是黑冰阁干的!”

文丑大惊,忙问道:“可曾用渡船运粮?”

信使道:“还没找到徐将军本人,杨岱将军已经亲自渡河去见徐将军了。”

“糊涂!”文丑惊怒交加,大骂道:“杨岱乃两千骑兵主将,岂可轻离自己的军队,万一是别人的圈套,这两千骑兵岂非拱手送人?”

辛评仰首向天,长叹一声,对文丑道:“让人去黎阳借粮吧,如果借不到粮食,那就……备战吧!”

文丑闻言,没有做声。

与曹操开战,这可不是随便能做的决定,甚至……这种决定只能由袁绍来做!

过了半晌,文丑才开口说道:“先让人去黎阳找曹操借粮吧。”

……

派去找曹操借粮的人还没回来,那支去小平津接应粮草的骑兵,却出事了!

当天下午,一骑哨探快马冲进了朝歌城,向文丑和辛评禀报:“杨岱将军没有再回黄河北岸,黄河北岸的两千骑兵全部被人杀死了,属下也是躲在臭水池里,才逃得一条性命前来向将军报信!”

“什么?”文丑大怒道:“何人?!竟敢杀害老子的骑兵?”

“河内温县的司马家!”那哨探回答道:“领头的青年名叫司马懿!”

“司马懿?”文丑怒道:“那又是何人?为何要与我军做对?”

哨探道:“我们的骑兵无粮就食,就去了附近的一座坞堡借……借……借粮,破了坞堡之后,杀了点人,其中一个女人虽年愈四旬,却美艳异常,弟兄们忍不住就……就一起冒犯了她。你知道……弟兄们都数月不碰女人,人又那么多,于是,那女的就死掉了。”

“一个女人而已,有何要紧?”文丑道:“莫非这女子身份非同一般?”

哨探道:“这女子便是那司马懿的母亲!”

……

第295章 徐州有英才

皇甫郦见张绣沉默不语,又接着说道:“宛城地近许昌,曹操势在必得,若宛城在贤侄手上,恐怕曹操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睛啊。老夫来宛城前,曾听说曹操欲亲率十万大军来征宛城,按时间算,恐怕此时,其大军前锋已至淯水了。” 张绣大惊道:“世叔可有良策助我?” 皇甫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敢问贤侄之志,可是要逐鹿天下,称王称霸?” 张绣苦笑一声道:“董卓和李傕何其英雄,他们都不能成事,哪里轮得到愚侄去争霸天下,愚侄之志,只是希望带着手下将士求活尔。” “既然如此,何不择一诸侯投之?”皇甫郦问道。 “恨无人可投尔!”张绣道:“此前曾有心投袁术,袁术不予接纳;再欲投刘表,刘表也不肯真心相待。家叔(张济)因粮尽而攻穰城取(劫)粮,反遭暗算身亡。如今愚侄虽居宛城,也只是为刘表阻挡来自北方的威胁,并未得刘表诚心接纳。” 这就是西凉军现在的处境: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皇甫郦笑道:“天下诸侯又不只有袁术刘表,难道就就没有别的诸侯能接纳贤侄。” 张绣道:“天下诸侯能善待我等西凉军的,恐怕只有田峻一人了。不过,最近听说袁绍入了关中,伍习杨定等人都投了袁绍并得其重用,不过……” “不过如何?”皇甫郦问道。 “不过现在宛城以西尽为曹操所有。”张绣叹道:“想经武关回关中,必然会得罪曹操了。” 皇甫郦道:“何不投效曹操?” 张绣道:“非不想,实不敢也。坊间传言,天子对西凉军心有怨恨,要先收而后尽诛之……” 皇甫郦闻言,放声大笑道:“此坊间流言也,贤侄何须在意。不瞒你说,老夫已经投效了曹公,此次来宛城,便是劝贤侄投效曹公的。若贤侄真的有心投靠曹公,便不必在意皇帝的想法。即便皇帝有心为难西凉军,也是有心而无力而已。曹公行事,天子又怎么管得了?贤侄大可不必担心皇帝报复。” 张绣闻言大喜。遂拜托皇甫郦回复曹操,称自己愿降。 曹操得知张绣愿降之后,欣然接纳并厚待张绣,亲自牵着张绣的手一起参加宴会,让自己的儿子曹均与张绣的女儿订婚,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 随后,曹操让乐进守宛城,而张绣则随曹操回许昌,一同回许昌的,还有张绣和张济的家眷,这其中,就有张济的遗妻——美貌惊人的邹夫人…… …… 车辚辚,马啸啸,张绣与手下一万多西凉骑兵,随着曹操的大军一路向东,然后向北。 当大军到达雉县时,终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