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了!”
夏侯渊展眼望向南边,在看到那片“白雾”之后,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田峻的大队骑兵,已离此不到二十里。
二十里路,对骑兵来说,全速的话只要三刻钟就可以赶到,考虑到接下来还要做战,骑兵因为要保持战马的体力而不能全数冲锋,只能用“快速”而不能用“全速”,所以,保守估计,田军骑兵赶到的时间会在半个时辰左右!
“鸣金!”夏侯渊咬了咬,很是不甘地大吼道:“收兵整军!”
……
随着鸣金声响起,围攻高地的曹军潮水般退了下去。
浑身浴血的韩猛也终于长吁了一口气。此番,真算得上是九死一生,玄之又玄了。
鏖战了一天一夜,带出来的一万将士,如今还能战的仅剩五千余人,若是救兵再晚来两个时辰,必会全军覆没!
将战刀插在地上,韩猛大声下令道:“全军保持警戒,就地休息,养一养力气,再为战死的弟兄们报仇!”
田军将士们闻言,全都整齐地坐在高地之上,那一双双充血的眼晴,燃烧着复仇的怒火……
……
不过,夏侯渊并没有给田军将士们复仇的机会,在稍微整了下队之后,便带着曹军向东而去——遛得够快够果决!
夏侯渊不敢再打了,这次强攻韩猛所在的高地,虽然使得韩猛所部伤亡过半,但夏侯渊所部曹军也伤亡不小。若是单以双方战死的人数来看,曹军的伤亡还远大于田军。
韩猛那个“圆阵”+“叠阵”的组合,在防御阵形中堪称最强,一天一夜下来,虽然田军自身伤亡了近四千人,却也给曹军造成了上七八千人的伤亡。夏侯渊现在手中能战的将士已经不到五万人!
所以,夏侯渊不敢再打了,趁着田军前来驰援的骑兵未到,果断地带着军队从东边遛了……
……
半个时辰之后,王双带着两万骑兵赶到了战场,在得知蒋奇战死之后,王双勃然大怒道:“夏侯竖子,吾誓杀之!”
说罢,王双便要带着骑兵前去追杀夏侯渊。
韩猛见状,连忙制止道:“王将军且慢。现在还不是追杀夏侯渊的时候。”
“这是为何?”王双道:“夏侯渊以步兵为主,吾率骑兵全速追赶,不消半天便能追上!”
韩猛道:“此时不宜再追,理由有三:
其一,夏侯渊虽以步兵为主,但骑兵也仍有近一万余人,若是步骑结合,以四万之众对付王将军的两万骑兵,仍有一战之力。
其二,夏侯渊和于禁都是宿将,用兵老辣,若探知王将军前去追杀,必设下埋伏以待将军。
其三,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快点回援主公。如今,主公在营地只剩下五万步兵,而曹仁却有十万大军。以主公之能,虽不致于为敌所逞,但吾等绝不能将主公置于险地而不管,吾等必须立即赶回营地,与主公会师,以保证万无一失。
韩猛这番冷静的分析,也终于让暴怒的王双安静了下来。王双仔细一想,也开始为田峻的安全担心起来。
两人商量一番之后,王双给韩猛留下五千骑兵,然后带着其余的一万五千骑又决速住田峻的营地赶去。
而韩猛,则带着所部四千多幸存的步兵和王双留下护送的五千骑,在原地休整一个几个时辰,于第二天早上再加速赶往田峻在高唐的营地。
……
两天之后,夏侯渊赶到高唐与曹仁合兵一处。因夏侯渊军职最高,仍是以夏侯渊为主将,曹仁为副,总兵力达十四万。王双和韩猛也赶回了高唐,田峻的兵力恢复到将七万四千余人。
田峻兵力处于劣势,不过,正当夏侯渊想要凭优势兵力攻打田峻的营寨时,探马来报:张郃的十万大军已经改道不再去平原城,而是沿黄河北岸南下,离此已不足五十里!
夏侯渊有些不甘心,想要趁张郃赶到之前攻打田峻。于禁劝夏侯渊道:“战机已失,不如退回黄河南岸,守着渡口。”
夏侯渊道:“纵然张郃十万大军赶到,兵力也只是稍强于我军,又岂可轻言放弃?”
于禁道:“将军言之有理,不过末将现在担心田峻的另一支人马。”
“你是说……高顺?”夏侯渊道:“青州刚被田军所夺,高顺应该会忙于整肃安顿地方,不可能这个快领军来犯吧?”
“不然。”于禁道:“按常理来说,确如将军所言。但我们恐怕都低估了田峻在青州的民望。”
“这个……倒是有点道理。”夏侯渊道:“田狐狸善于蛊惑人心,又曾收纳数十万青州蚁贼,在青州百姓之中声望甚高啊。”
“将军英明。”于禁附和了一声,接着又说道:“以田狐狸在青州的民望,高顺和管亥只要留下一少部分人组织一下青壮,便可维持地方治安。而高顺的主力……”
“高顺的主力会如何动作?”夏侯渊问道。
于禁走到地图边,手指沿黄河向南划动,最后点在南岸的渡口上——那是北岸曹军的退路!
夏侯渊见状,脸色凝重,眉头紧皱!
就在此时,又有斥候来报:高顺率五万大军沿黄河南岸南下,离高唐渡口已不足八十里!
……
第242章 托管青州真与假
许攸见曹操“跣足相迎”,心中很是感动。虽然,凭许攸的智慧和对曹操的了解,许攸知道这是曹操故意做作的。 但是,能让身为当朝大将军的曹操如此做作,本身也说明了曹操对自己很重视! 许攸……有些动心了。 实际上,做为智者,许攸也早就看出了袁氏的危机,此次许攸主动请缨来见曹操,也并非完全没有私心。如今见曹操如此重视自己,许攸更坚定了要为自己留点退路的想法。 见到曹操之后,许攸并没有如原本官渡之战时那样叫曹操为“阿瞒”,而是恭敬地施礼道:“曹大将军别来无恙!” 许攸客气,曹操可是一点都不客气,自顾自地上前拉起许攸的手,一脸高兴地问道:“子远兄此来许昌,是来帮曹某的么?” 许攸先是摇了摇头,接着又点了点头,然后才略带遗憾地说道:“袁车骑待我甚厚,我不忍相背也。不过……” “不过如何?”曹操赶紧问道。 许攸道:“不过,许某此来,却有一份大礼相送。” 曹操一听有大礼相送,一双细长的眼睛便眯了起来,若有所指地问道:“这份大礼,是袁本初送的,还是子远兄送的?” 许攸大笑,意味深长地说道:“有区别吗?许某身为袁车骑主谋,袁车骑送的,也便是许某送的。” 曹操闻言,复又大笑道:“此言倒是在理,以子远兄之才,袁本初必能言听计从。说说看吧,这次是有何礼送与曹某?” “青州。”许攸轻轻地说道。 “青州!”曹操有些震惊。 沉思了片刻,曹操才又问道:“袁本初已经落魄到要放弃青州了么?” “倒是……还不至如此!”许攸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