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医辽队”,终于摸清了可以适用于成年人剂量的陶瓶号码。 接下来就是临床实验了。 从病人隔离区中找了五十名重症疫病患者,先做了皮试,有两人有过敏反应,将有过敏反应的仍旧退回隔离区去等死。剩下的四十八人,十人用静脉输液法,十人用肌肉注射法,其它二十八人则直接饮用稀释后的青霉素溶液。 然后,观察效果。 可能是这个时代的病毒细菌还没有耐药性,仅仅两个小时之后,病人,全都退烧了! 神药!神医! “辽东医疗队”的医者们都兴奋得跳起来了——他们……从恐怖的“魔医级”成功晋级为“神医级”!他们战胜了瘟神!创造了一个……足以彪炳史册的奇迹! 东莱太守府沸腾起来了——他们不用担心染上疫病而死了! 紧接着,整个东莱郡的百姓都沸腾起来了——他们……也不用担心染上疫病而死了! 田峻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终于,在就个疫病横行,伤病横行的古代,多了一份活命的保障……也不用担心染上疫病而死了! 随后,田峻将辽东医疗队分成三组: 第一组负责制药,大量的制药,越多越好! 第二组负责用俘虏试药,每一批药都必须先经过胡人俘虏或死囚试药后,才可以投入临床使用,以期尽最大努力减少医疗事故。 第三组负责收治疫病患者,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培训出大量的“护士”小哥哥,深入各乡各村去救治村民。 其它的烧陶罐、制做注射器、疏理民众等工作则交给沮授去安排。 至于,典韦、雷熊这些傻大黑粗们,则负责熬糨糊……熬糨糊……熬糨糊……天天熬糨糊…… 全民动员,高效运作! 不到一个月时间,东莱郡的疫病患者便被全部治愈……或治死(医疗事故在05左右)。 消息不陉而走,整个大汉天下都轰动了!前来东莱郡就医的人挤满了通往东莱郡的官道。 有很多人在治好疫病之后就选择留在了东莱郡或移民辽东郡,也有很多有钱的富贵人家跑到东莱郡来躲避瘟疫,因为在这里,一旦染上疫病,便可就近治疗。 但是,现在依然有一个很大、很严重的问题! 因为,这种疫病发病很快,致死率很高,稍远一点地区的病人,来不及赶到东莱郡就死掉了! 在前往东莱郡的官道上,到处是来不及赶到东莱郡就死掉的尸体,无人收敛的疫病尸体,反而又增加了疫病的传播。 此时,对田峻来说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对这种神药进行保密,这样对田峻来说无疑是最有利的,甚至可以缩短田峻统一天下的时间! 第二个选择是向全天下公布神药的制做和使用方法,这样可以救更多的人,可以更好地护着大汉民族的元气。 何去何从?该如何选择? 针对这一问题,田峻的幕僚们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以毒士贾诩和李优(李儒)为首的一帮人,坚决反对将神药公之于众。他们认为那是……妇人之仁。行大事者当不拘小节,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而以蔡邕和管宁等为首的一帮人,则认为应该先救治在瘟神肆虐中的苦难百姓,捂着药方图谋私利的行为是……有干天和,枉顾百姓死活,必遭天遗! 看着激烈交锋的幕僚们,田峻沉默不语。 (各位读者老大,如果是曹操遇到这种事,他会怎么做?) ……
第249章 事急当速决
袁绍板着脸孔看了张郃一眼,开口说道:“儁义向来忠义,尔等不可多言!”
顿了一下,袁绍又开口说道:“儁义这段时间也辛苦了,就暂时调回本将身边吧,所统军队,可先交由文丑将军。”
这就是夺了兵权了。
先说张郃“忠义”,再说张郃“辛苦”了,然后就把兵权夺了。
这不叫信任,叫给个台阶,给个面子。
张郃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抱了抱拳,对袁绍道了声“末将遵命”。然后默默地退回武将行列。
高览等将见状,都是暗自叹息。
袁绍见众人再无异议,便又捡回决战的话题,接着说道:“决战之事,恰如子远所说,宜早不宜迟。诸位有何良策?”
郭图知道袁绍对自己有了芥蒂,急于改变自己在袁绍心中的形象,遂抢先进言道:“我军在接受了青州、并州、匈奴的人马之后,兵力已达三十二万人,而田峻此时兵力只有十八万人,兵力多出田峻将近一倍,何不主动出兵击之?”
由于田峻的的保密工作做得好,袁绍一方并没有完全弄清有多少俘虏被田峻收编,更不知道朝歌一带的“白波四帅”也投靠了田峻,所以,袁绍一方一直以为田峻的可用兵力还只有十八万人而已。
这种误判也导致了袁绍集团对此次决战充满了信心。因为,如果真有这么大的兵力优势,那正面决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在绝对的兵力优势下,任何花巧诡谋都会显得微不足道。
不过,袁绍手下还是有顶尖谋士的!
许攸向袁绍行了一礼道:“此战对我军至关重要,胜则可以尽夺幽冀之地,若是万一败了……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军当更加谨慎才是。”
袁绍坐直了身子,问许攸道:“子远是如何想的?”
许攸道:“首先是兵力方面,我军几次大战,前后被田峻所俘将士在十五万以上,如果田峻刻意招降收编,可能其实际兵力,会与我们查探到的略有不符。因此,属下的主张并不是简单地在钜鹿与田峻全力一战,而应该从整体上做出大的战略布局。”
“子远之言,正合吾意。”袁绍道:“那么,子远觉得要如何布局?”
许攸走到地图前,对着地图讲解道:“钜鹿、邯郸、邺城这三座坚城呈“品”字分布,可以互为犄角,形成稳定的防线,只要这三城不破,在优势兵力下,战略主动权就操于我方之手。”
见袁绍点了点头,许攸接着道:“因此,按属下的建议,可让两员大将分别统军数万守着钜鹿和邯郸,主公亲领十万大军于邺城以为策应,使这“品”字三城稳固。”
袁绍道:“这只是以守为主的战略,攻呢?”
“主公别急。”许攸笑道:“既是决战,自然是有守有攻。”
说罢,许攸的手指在地图上划了一道弧线,最后点在清河郡的位置,然后开口说道:“在稳守这“品”字三城之后,主公可出动一支奇兵,南渡黄河,打出曹操旗帜,借道兖州,夺取清河,直捣敌军后路。若能如此,田峻便只能调动兵力救援自己的后路。而我军,待田峻兵力调动之际,三城兵力齐出,与之决战,此战必胜!”
袁绍听完,大喜道:“此计大妙,我有子远,何愁大事不成。”
顿了一下,袁绍又问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