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0 章(1 / 1)

汉末孤峰 冬天里的瓜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五十人相助将军。”

说罢,田峻将尹礼和廖化唤入,仔细叮嘱一番,让其暂时跟随张燕,以备后续联络之用。

张燕与尹礼和廖化早就相识,那五十名随从,也都曾是青州黄巾的背影,大家都算是“老同事”了,张燕欣然接受,并将尹礼和廖化引为心腹。

事情谈得差不多了,田峻坐回案边,想了一下,又问杨凤道:“当年离开辽东的黄巾志士中,最后与杨兄一起去了黑山的,有多少人?”

杨凤道:“共有八百多人随我等去了黑山,后来,有些离开了,也有些战死了。现在留在黑山的,应该还有五百多人。

田峻点了点头,又问道:“他们现在是怎么想的,是否依旧坚信太平道?”

杨凤叹了口气道:“虽然,大家仍在坚持,但大家都已明白,唯有田将军所走的道,才是正确的。现在大家都心念田将军,都希望能早日归于田将军麾下。实际上,也正是当初离开辽东这些人,将辽东的善政和将军的仁德在黑山军民中传播,才使得大家对将军有所了解,而一心要投将军……”

田峻心下了然。

那些人,正是八年前,田峻在黄巾战俘中故意酿出的“酒”!

那些留在辽东的黄巾战俘是“糟”,而那些走出辽东的“黄巾志士”,才是“酒”!

八年之后的今天,这些“酒”已经是陈年佳酿,那浓烈的“酒香”,已经弥漫了整个太行山脉……

黑山军百万军民,都被这浓烈的“酒香”,醺得醉眼朦胧,头重脚轻,东倒西歪!

田峻无限感慨地点了点头,对杨凤道:“请杨将军代为转告,辽东……永远欢迎他们回来。”

接着,田峻又与张燕在一起谈了一些细节,直至黄昏时份,才带着典韦和雷熊,悄然离开“燕客居”客栈。

来时有四十多辆车,装扮成车夫的亲兵也有五十余人,至离开时,田峻的身边已经只有典韦雷熊两人了。

那五十余名田峻的精锐亲兵,现在全变成了尹礼和廖化的亲兵,将一起随张燕前往黑山,提前布局将来的幽冀并战略。而那收下张燕的五车财物,也暂时寄存在“燕客居”中,待有空再让人去取。

……

夜色降临,热闹了一天的土垠城也开始安静下来了。原本有些拥堵的街道开始变得空旷起来。

此时正值仲春,白天的土垠城阳光和昫,气候宜人,到了晚上,依旧是北风呼呼,春寒料峭。

田峻一行三人走在空旷的大街上,冰冷的月光将三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

田峻实然停下脚步,仿佛想起了什么。

稍稍犹豫了一下,田峻从怀中掏出一方丝巾,在手中随意地晃了晃,又塞进怀中。

很快,在前面大约二十余步的地方,便冒出一个黑衣人来!

此人黑衣黑袍黑头巾,连脸膛……似乎也显得格外的黑。就这样悄然地出现在空旷的街道上,仿佛是黑色的夜幕中突然冒出的一个幽灵。

黑衣人出现之后,便向田峻不疾不徐地走来。

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不疾不徐地飘来!

因为,其脚步迈得又碎又轻,让人听不出半点脚步声,而其行走之时,上身更没有半点起伏,给人的感觉不是在走,而是在飘!

典韦抽出了斜插在背上的双铁戟,雷熊也将手伸向了背上那装着大铁锤的布囊。

黑衣人似乎感觉到了典韦和雷熊那凌厉的杀意,适时地停在了离田峻大约十步远的地方,对着田峻施了一礼,低声说道:“玄蛇五号拜见主公,请问主公有何吩咐?”

第130章 翻脸如翻书

“你是说先予后取?”田峻若有所思道:“先通过刘虞向乌桓人示好,待将来取了幽州之后再……” “再挖坑埋之!”贾诩道:“先结之以恩义,使乌桓对我们失去戒心,再坑之灭之!” 够毒,够狠!提前数年就开始为乌桓人挖坑了。 这就是贾诩的风格——汉未“第一毒士”,每有计出,必伴有血雨腥风,成堆尸骨,风云色变,惨绝人寰! 两人计议已定之后,田峻又回到堂上,对鲜于辅道:“吾最恨胡人劫掠汉人,东部鲜卑常年为祸汉人,已经被我灭了。既然……乌桓人这么乖,那就应该褒奖之。我可以给你十五万石粮草,其中十万石给刘虞刘使君,由刘使君用来结恩于乌桓,另外五万石,请刘使君代我送于乌桓峭王,也算是本将的一点心意。” 顿了一下,田峻又道:“至于给刘使君那十万石粮,也不用还了,就算我送给他的好了。” 竟然……有这种好事?鲜于辅有些发愣。 田峻的答复大出鲜于辅的意料之外! 本来,鲜于辅是不太看好这次出使的,毕竟田峻对鲜卑胡人有多狠,在幽州那可是家喻户晓的。原本东部鲜卑有近一百五十万人口,数年之间,便被田峻给灭了,除了四十多万还在为田峻垦荒挖矿之外,其余的,几乎被杀了个净光! 因此,在来辽东之前,鲜于辅根本就不看好这次出使辽州,认为这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甚至……鲜于辅曾建议刘虞,暂时先瞒着田峻,将借粮的理由改成是为百姓借粮而非借粮送于乌桓。 但是,刘虞这个忠厚长者认为,幽州送粮给乌桓乃是光明正大之事,且这种事情想瞒也瞒不住,万一将来田峻知道被骗了,反而会与因此而结怨。与其去冒与田峻结怨的风险,还不如现在直言相告。 所以,当鲜于辅向田峻告知所借之粮会送与乌桓时,鲜于辅心中很是忐忑不安,甚至做好了承受田峻怒火的思想准备。 没想到田峻会如此爽快地就答应了,并且还答应额外送五万石粮草给乌桓峭王,这让鲜于辅大感意外。 愣了半晌之后,鲜于辅心中狂喜,赶紧对田峻大礼拜谢。 在谈完粮草之事后,田峻又问鲜于辅道:“刘使君与公孙瓒之间,关系如何?如今,公孙瓒据守在卢龙塞的松亭关上,若从辽西运粮到幽州,可有什么问题?” 鲜于辅道:“无妨,公孙瓒此人,虽然在对待乌桓人一事上与刘使君略有不同见解,但对刘使君还算尊重,还不至于公然截留刘使君的粮草。” 看来,这两人现在还没开撕,这就好办了。 田峻点了点头道:“如此的话,本将会立即让鞠义将军送十五万石粮草到松亭关,请鲜于兄通知刘使君尽快前来交割吧。” 此后,田峻又让田丰与鲜于辅谈了一些细节,才将鲜于辅礼送岀去。 …… 鲜于辅走了,走得很开心,完全不同于来时的忐忑不安——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垂头丧气地来,兴高彩烈地走”! 鲜于辅走了之后不久,逢纪便来了,来得很高调,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兴高彩烈,踌躇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