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笑了笑道:“我们也不要等了,由田先生带五千人,将俘虏押回高显城中,其余的人,立即随我出发,进军秽城,灭了夫余国!”
……
当田峻到达秽城时,秽城的战斗已经结束,夫余王尉仇台被鞠义所杀。
原来,在田峻用沮授所献的“假和亲”之策,迷惑尉仇台从秽城调走了简位居的三万人马的同时,管亥和鞠义各率五万人马,分别从绕道吉林郡和鲜卑草原,直赴夫余王所在的秽城。
此时秽城兵力不足三万,又被“假和亲”所惑,防备非常松懈,被鞠义和管亥的十万大军一举攻破。杀敌两万多人,俘虏一万多人,尉仇台及其六个儿子全部被杀,夫余国亡。
夫余国共有人口五十余万,全民皆兵的话有青壮约十二万人左右。此次被田峻灭掉近七万人。其它分守各地的军队和青壮加在一起也剩下不到五万人了。
田峻下令鞠义、管亥、太史慈、张飞各率三万人马,对夫余全境进行扫荡,遍抓其青壮男女送往辽东,男的垦荒,女的嫁与汉人为妻为妾。除少数夫余人逃入深山或极北之地外,夫余人几乎被灭族。
夫余聚住的地区,主要在松花江流域和嫩江流域,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非常适合耕种,后世的吉林大米,其实就是来自这一块区域。
所以,在战事结束之后,田峻便下令往夫余秽城周边移民二十万,彻底控制了松花江流域和嫩江流域这一片富饶的土地。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十二月,田峻将夫余国故地(今吉林高官春市和黑龙江省)改名为黑龙江郡。郡太守则以跟随田峻的元老部将苏勇担任。
至此,后世中国的东北三省已全部为田峻所控制,原本势力庞大的各族胡人已大部分被剿灭,只剩下少部分躲在深山老林里艰难度日。田峻的辽州也变成了下辖六个郡的大州。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正月,在田峻的指点下,黑龙江郡太守苏勇,在漠河流域发现了多处金矿,其金矿矿脉长达五百余里;与此同时,在黑龙江南岸,也发现了多处金矿。
因为此时天寒地冻不便开采,苏勇只好调集人手和设备,以待雪化后,土地表层解冻,再大规模开釆金矿。
不过,漠河及黑龙江发现大规模金矿的消息传出之后,却引发了一波辽州内部的移民浪潮,很多百姓向官府提出移民的请求,使得原本计划的移民二十万变成了移民四十万,足足翻了一倍!
这种大规模的移民,因牵扯到移民安置和补贴的问题,也给田峻的辽州牧府带来了不少的压力。虽然田峻早就做好了充足的钱粮和工具物资的储备,但压力仍然是很大的。
因为,最近两年,辽州的战争和移民几乎就没停止过。
先是与东部鲜卑的战争,接着是与高句丽的战争,再然后是与夫余人的战争。虽说其间奇谋妙计频出,军队伤亡不是太大,但是对于粮草器械的消耗还是非常巨大的。
而除了战争之外,其实移民所造成的影响更大,先是七十多万黄巾移民辽东的安置,再是往高句丽故地吉林郡和乐浪郡移民超过五十万,再又往黑龙江郡移民四十万,这样折腾,就是再大的家业,也是受不了的。所以,一向豪富无比的田峻,也开始感受到经济上的压力了。
辽州六郡现在的总人口数已达到四百二十万人,其中汉族人口三百八十多万,胡人奴隶近四十万人,而现在的粮食年产量也只够养活大约四百八十万人左右。
虽有盈余,但盈余已经不大,这些盈余的粮食,还得留足一部分用做灾年或战争的储备。
按照原本的想法,田峻是想继续出兵灭掉朝鲜半岛上的马韩和辰韩,甚至出兵日本的。但这种财政上的压力,使田峻不得不考虑先稳定内部休养生息的问题。
因此,从秽城回到襄平之后,田峻就定下了:辽州休养生息,搁置朝鲜半岛计划,坐观中原群雄乱斗,并从中取利的阶段性战略方案。
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
田峻在辽州谋求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的时候,中原群雄已经打成了一锅粥,其中最让田峻倍感意外的,便是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的巨马水之战和龙湊之战。
这两战,再次刷新了田峻对公孙瓒和袁绍这两大北方霸主的认识,并使得田峻不得不再次调整自己的中原战略计划。
……
第115章 好大一盘棋,对弈者何人?
信报是沮授让人送来的。一共有两封信。 其中一封是镇守玄菟的太史慈写来的;另一封是沮授的亲笔信。 太史慈的信写得很简单,上面就几个字:“夫余人六万大军入侵玄菟郡”,信中既没有写战争经过,也没有求援。 而沮授的信则写得比较详细。沮授在信中详细分析了夫余入侵军的战力,认为凭太史慈三万军队,守着玄菟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因此,沮授并不为夫余军队入侵玄菟郡而担心。 沮授真正担心的是高句丽和鲜卑! 据沮授在信中反映,高句丽的军队兵分两路向边界集结,一部八万人马已沿鸭绿江南下进入泊汋城,另一部七万人马在向息城(今朝鲜安州市)集结。 虽然高句丽两路军队都未进入辽东境内,但这两路军队加在一起有十五万人之多!可以说是倾国之兵!高句丽突然向辽东边界调动这么多军队,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与此同时,在沮授的来信中,也提到了鲜卑草原的异常情况:柯比能正在集结兵力,甚至还与中部鲜卑首领步度根有勾结,不排除从中部鲜卑借兵的可能,其行动非常可疑! “情况有点严重啊,文和有何计较?”田峻问贾诩道。 “主公,请恕属下直言,正如属下在雒阳所说,属下依旧认为……辽东……并不适合作为主公发展的基业。”贾诩道:“辽东苦寒,且周边胡人势力太大,要想在辽东发展,殊为不易。” 这……就是贾诩的真实想法。 也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真实想法! 当初田峻想要招揽程昱,遇到的便是这个问题——很多有识之士对辽东的艰难处境早就看透了。 便是这个贾文和,若不是被当成“肥羊”抓了,恐怕也是不愿归入田峻帐下的,而且此时,恐怕也未必完全归心。 不过,田峻心中并不着急,因为,这只是时代的局限,这些人现在还看不到辽东而已。 事实胜于雄辩,当初成公英、田丰、沮授等人,不是一样不看好辽东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