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高,他正是体验这北地的艰苦。
一路带军,攀越徐无山,经卢龙塞退出边境进入滦河上谷。
在这片艰难的地区进军五百余里!
又在平冈转而东向,穿越鲜卑的牧地,再次进入边境的山脉。
此时,袁耀军已经包抄了蹋顿的防守营寨,正直线前进,即将把敌军的领地一分为二。
但即使是到了平冈,离柳城还是有百余公里的距离!
这千里之地,可当真不是说说的!
而终于,在耗尽千辛万苦之后,袁耀终于看到了蹋顿那毫无准备的军马!
此时的蹋顿对袁军的动向是压根就不知晓。
袁军开拔的时候,他已经受不住压力,往柳城退回去了。
不过蹋顿也知道,一旦进入柳城,那楼班的压力必定会席卷而来。
索性就以抗击袁耀的接口,屯兵与边地,不归柳城,却根本想不到,袁耀竟然已经寻的一条废弃道路,绕到了背后,把柳城与自己相隔开来!
这会的他还在思量自己这首领的位子。
“当年伯父传位与吾,也没说的待其子成年要将王位交还与其。今日倒是好,那柳城又传的信来,要吾带军而归!”
“哼!那楼班存的何等心思吾如何不知?分明就是见得吾败了两阵,想叫吾送归王位,夺吾兵权!”
驻地内,蹋顿是一脸愤恨。
如今的他是有家不能回!
柳城之中,也不知道那楼板是如何做到的,已经得了不少人的支持。
蹋顿已经听到风声,一些个小部落,竟然已经明说会支持楼板继承乌桓王的位子,甚至在必要时,愿意借出兵马给那楼班。
而那楼班更是发出话来,说蹋顿参与汉人争斗的决定将会使得整个乌桓一族陷入在危险之中。
“简直特娘的就是笑话!”
“当初在幽州四处劫掠的时候怎么不言,一看吾吃的一亏,立马就蹦跶出来了!”
蹋顿心中那叫一个恨啊!
却又无法反驳,只得在驻地中憋屈。
只是这回归柳城,是万万不能了。
现在自己兵权在手,那楼班已经敢如此挑衅,可想而知这柳城的形势如何。
自己一旦回去,必是自投罗网!
只能在外驻扎,再思应对之策。
是以这些日子,蹋顿是当真没心思注意那袁耀。
一来也觉得天高地远,袁耀怎么也不可能追到此地,二来就是因为注意力都放在柳城之中。
要说袁耀打仗的气运是当真不错,面对的对手,从荆州的刘表到河北的袁绍几乎各个都要陷在部分内斗之中。
这打到了乌桓这,万万没想到乌桓也能有内斗。
偏偏袁耀自己的地位还尤其牢固,就算有那么多军功,袁术都没有半点猜忌。
这不说袁耀是有主角光环,老天爷估计都看不下去了。
不过话说回来,穿越成的袁术之子,估计也就这点天然优势了。
而蹋顿在愤恨之时,其余三部唯一侥幸求生的上谷乌桓首领难楼也在其侧。
亦是附和道:“那楼班不知战事险恶,以为向汉人俯首称臣,就能得好。此等软弱性格,安得为王呼?”
“只请大王放心,吾必誓死跟随,决计不叫那楼班得逞。”
蹋顿听得大喜,当即就道:“如今那乌延已死,苏仆延亦是生死不明。然二部不可一日无王,吾看不若就由难大王辛苦一些,合了那二部就是。”
难楼闻言大喜,直呼道:“多谢大王成全!”
二人得了承若,各自暗喜,不想正是欣喜之时,却很快又有人来打破了这和谐气氛。
却见一斥候匆匆来寻,直在外头就高声呼道:“大王!有紧急军情啊!”
蹋顿听得眉头一皱,与那难楼对视一眼,各自心底就冒出一个念头:“是那柳城出兵了!”
快步出的房门,却又很快打消了那念头。
只因那斥候面上皆是惊恐神情,简直就是一副大难临头的模样!
蹋顿心里有数,若是因为柳城,是绝对不可能如此!
心里微微有些感到不妙,立是厉声说道:“何事如此惊恐?”
却见那斥候慌忙的似乎有些过了头,甚至开始结巴道:“是那袁军,袁军就在后头十里地,正是朝着吾军冲杀而来!”
蹋顿听得直是一愣,旋即大骂道:“简直就是放屁!那袁耀能飞不成?如何来的吾军后头!”
只是说完却见那斥候的慌张神情,就知此事定是为真了!
那袁耀,还真杀来了!
第572章 咱们也要有升华
到了这份上,袁耀是怎么“飞”来的,已经无关痛痒了。
如今这敌人就在十里之外,随时就可能冲杀过来,哪里还能叫自己思量那袁耀到底怎么来的,只给的自己准备应敌的时间。
却听那蹋顿稍稍一愣,旋即就高呼道:“慌张个屁!那袁耀千里迢迢来送死,就送其上路,速速准备,莫要坏了乌桓威名!”
那斥候听得蹋顿之言,这才心下算是稳定一些。得了号令,连忙就下去传令做的准备。
边上直是听着的难楼此刻也连忙道:“既然那敌军已至,吾也速速下去做的准备,免得被那袁耀打个措手不及。”
蹋顿显然心思并没有对那斥候说的那么轻松。
听得难楼之言,也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也不多说话。
难楼也不见怪。
这袁耀绕行五百里地,来的自家军马身后,那是何等的气魄!
不说那战力到底如何,就说这坚韧不拔的意志,就算是作为对手,也不由叫人感到钦佩。
而这样的对手,又哪里是能轻松面对的!
怕是一场生死之战啊!
可不就是一场生死之战!
至少对于袁耀,那是当真把自己逼迫到了如此境界上。
毕竟是灭族之战!
不保持这种态度,显然很难真正达到目的。
“弟兄们!大陈的军人们!”
“今日一战,与以往的任何一战皆是不同!”
“昔日,不论是面对何等对手,皆是吾同族同胞,虽兵戎相见,却也手足情深!”
“而今!吾等面对的是屠戮百姓之异族!”
“此战,不为报酬,不为功勋,为的只是吾百姓安危!为的是国家荣誉!”
“此乃军人本职,望尔等皆以本战,日后谨记在心,驱除鞑虏,保家卫国!”
袁耀这话说的那叫是一个相当直白,可这越是直白的话,越是能得到认同!
就说那些兵卒,初时参军的目的可能各不相同。
比如说是在这乱世中活不下,也只能参军。
又比如说是有的些野心,欲要建功立业,立得功勋。
但不管是哪种,这乱世之中,王朝颠覆,谁能想到“驱除鞑虏,保家卫国”?
或许只有张辽这种边塞出身的人物,才能稍稍体会这八个字的重量。
只是那会大汉王朝也在风雨飘渺之中,这种情绪,实在也很难体会。
袁耀也是趁着机会,让这支强军的格局得到一点“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