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0 章(1 / 1)

三国袁耀传 杰克乐福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

“然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袁氏。”

“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迹,今王又光耀明德,以应其期。历数昭明,信可知矣。”

“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

“朕窃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后将军袁公,公其毋辞!”

无耻!

无耻之尤!

刘协忍着心中极大的悲痛,才算好不容易看完了矫诏上的内容。

闭目而叹息道:“若是朕就是不肯,该当如何?”

却听袁耀也是跟着叹道:“陛下放心,汝若是不肯,袁某却也不能害了你性命。”

“只是陛下之实情却也不好叫天下人所知了,说不得,吾还得多费些心神,真把陛下给弄傻了才好。”

“陛下虽然性命是无忧,但痴痴颠颠过的一生,当真是叫人可惜了。”

那刘协听得袁耀裸的威胁,又是不禁痛哭流涕,一把鼻涕是一把眼泪,忍不住对着袁耀高呼道:“汝之狠厉做法,比起那董卓,实是有过之而不及呼!”

老实说,袁耀也是在不想这般的。

日后在那史书上,可不晓得将会如何写的自己。

说不得,百年后的某个诗人写的传世之作,把此事大书一番,自己就遗臭万年了。

然虽不地道,袁耀如今却唯有这一条路可走。

是以这会听得刘协之高呼,也是高声以应道:“非是吾袁耀狠厉,实乃是这刘氏江山已倒,神仙亦难救!”

“若非吾父,天下何人可受这天命?”

说着更是瞪眼狠声道:“陛下若是今日不肯,袁某也不强求。只是日后定然也不会再来寻陛下,只叫神医来此了!”

鲁肃在边上忙也配合道:“陛下!不要逞一时之强而误了终身啊!若是陛下能退位,袁公定会护你一世周全,日后当个等闲公,也算有个好结局。”

袁耀与鲁肃,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默契。

而刘协眼见这话都说的这份上,亦知是无他路可走,只得满脸流泪,哭泣道:“朕愿将天下禅于袁公,幸留残喘,以终天年。”

此言一出,当真是悲喜两重天。

那边伏皇后与刘协是心中悲切,袁耀却是心头狂喜。

直感觉浑身上下的毛孔都张开了一般,一种如释重负,又酣畅淋漓的感觉直上心头。

“大汉四百年的江山,就在当下,就在我袁耀手里,彻底了结了!”

站在这历史的拐点上,亲自把历史的车轮搬到了另一条轨道上。

感受着历史厚重气息扑面而来,袁耀忽然明白老爹为何如此痴迷与称帝了。

就是自己似乎也上瘾了!

第490章 我的王朝(上)

事已至此,自是快马加鞭叫那刘协行禅让之举,以免夜长梦多。

出的宫殿,袁耀就与边上的鲁肃说道:“如今虽已有诏书,然终恐天下后世,不免篡窃之名也。”

鲁肃应道:“此事极易,可再命人赍回玺绶,却教王朗令汉帝筑一坛,名受禅坛。”

“择吉日良辰,集大小公卿,尽到坛下,令天子亲奉玺绶,禅天下与袁公,便可以释群疑而绝众议矣。”

袁耀又道:“就怕众臣见陛下安康,又有思虑。”

鲁肃听得却笑了笑,直宽慰袁耀道:“公子却是关心即乱,有些看不清这群臣心思。”

“如今这群臣皆有扶正袁公称帝之心,天子是痴是明,已非关键之所在。”

“尤其外头那称王的袁绍与张鲁,更不会,也不愿认陛下是明。”

“四下留言纷起,又安能管的那汉帝来?”

袁耀听得连连点头,由衷赞道:“子敬说的是,既然如此,那便按子敬所言,请汉帝筑起那受禅坛来!”

言罢,就一面去寻了父亲袁术,告知其这好消息。

一面又是按照鲁肃所言,择吉日良辰,筑起受禅坛,欲要行禅让大典来!

袁术收到袁耀的好消息,那简直就是人都快笑歪了。

大喜道:“好好好!如今总算是要成就大业,不算吾等的多年来!”

袁耀听得真想是高呼一句:“不过才是短短五年尔!哪用如此着急!”

然都到了这份上,袁耀却也不会坏了父亲的好心思。

直应道:“如今就等道长算的吉日,等那受禅台修缮完毕,即可叫吾袁家代汉而立矣!”

袁术已经是激动的情难自禁了。

这毕生的愿景就在前头,马上就要开启一个袁家的王朝来,哪里能叫人不激动呢!

见得父亲都有些激动的控制不住自己,袁耀又是说道:“只是称帝之后,这三公之位,还当要父父皇好好思量一番。”

袁耀这改口的本事,那一向都厉害的很。

袁术这才反应过来,按下激动心思道:“此事吾早有打算。”

说着也是缓缓言道:“三公之位,地位显赫,自不好随意处置。”

“按照如今吾账下诸臣,我意以阎象为太尉,袁涣为司空,至于那司徒之位倒是还未有的太好人选。”

袁耀听得父亲安排,也是连连点头。

心里不由也是感叹道:“咱们的阎主簿,终于是苦尽甘来,飞黄腾达了。”

这一下就窜上了三公之位,可不就是飞黄腾达么!

不过要说三公,地位显赫,所管辖的范围,到底还是有些差异的。

一般而言,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工程。

三公各自行使所负责事项的监察权,分别开府,置僚佐。

如今袁术欲要以阎象为太尉,袁涣为司空,一个管军事,一个管工程,倒是还算合理。

至于这司徒嘛

袁耀心里有个人选,也是建议道:“父亲若是无有太好人选,这司徒,可叫王朗为之。”

袁术听得就心下不喜,迟疑道:“那王朗不过才来的几月罢了,如何可叫其为司徒?”

袁耀却劝道:“王朗为那汉家老臣,闻名与天下,今迫使刘协退位,其也冲锋在前。”

“虽与儿臣有些旧日间隙,然霸业之前,这些旧隙又算的何?”

“而若是请那王朗为司徒,一来好安朝中老臣之心,一心为吾袁家王朝做事。二来也是证吾袁家之正统所继,可叫人信服。”

袁耀说的有理有据,袁术又对自己儿子是信任有加,自然是不会多少反对。

直说道:“既然吾儿执意如此,那为父就好好考虑考虑。”

袁耀知道,这老爹说是好好考虑考虑,其实基本也是应了。

当即就言道:“父皇三思而为,自是应当!”

几日后,到的于吉算好的黄道吉日,受禅坛下集大小官僚四百余员。

众人心里都和个明镜似的,谁都晓得,今日是所为何事。

虽然也有消息,称那天子刘协已然被神医华佗所医治好,然到底只是传闻。

再说了,就算那刘协当真好了,到的今日这一步,那还有人能上前反对不成?

就说那得了消息,知道自己日后就要被封为司徒的王朗,这会更是庆幸,当日在宫殿之中,那电光火石之间,自己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