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贵女身份,她就得一辈子活在担心秘密被人揭穿的惶恐之中?
况且,她曾在张正灵前立誓,要让张义出人头地,她岂能让张义跟着她去寄人篱下?如今的张家正朝发家致富的正确道路上拔足狂奔,岂能说放弃便放弃?
杜萱娘不论是前世今生都不可能是依附男人的菟丝花,只能说崔颖对杜萱娘真的不够了解。
丽春院二楼临街的一扇窗户前,李进与曲翠栊并排而立,看着大街上杜萱娘与崔颖旁若无人地说着话,然后杜萱娘拂袖而去。
“没想到萱娘能入了崔郡守的眼,萱娘好似对崔郡守也与众不同。”曲翠栊在一旁小心地说道,李进从她的房间离开后,便没有正眼看过她。
“的确与众不同,我警告你,不许再对杜萱娘用心思!”李进冷冷地说道,然后转身离去,留下面色苍白,呆若木鸡的曲翠栊,这是李进为了杜萱娘第二次对她不假颜色了。
而大街上正站着不知所措的崔颖,他不明白自己刚才到底是哪句话让杜萱娘不高兴了。
在远处警戒的护卫首领王宝上前来请示,“大人,我们现在是去张家肉铺,还是回果州城?”
崔颖想了一下,长叹一声道:“你立刻跟上前去,对萱娘说我有要事暂回果州城了,去洛阳之事可以再议,然后送她安全回家。”
王宝领命而去,崔颖催马急奔果州城,如今赖在他家的那位贵女才是最要命的,偏偏他什么都可以和杜萱娘分享,唯独这件事启不了口。
心乱如麻的杜萱娘回到家中,却见赵梓农与赵韵儿在院子里坐着,周玉娥正在赵梓农身后用手比划着尺寸。
“婶子,你回来了?”周玉娥与赵梓农都红了脸,赵韵儿则笑盈盈地扑上前去拉着杜萱娘的手亲热。
“哦,赵大哥真是稀客呢,快晌午了,你们都在我家吃过饭再回吧,韵儿,你来帮我做饭。”
杜萱娘没心思去管赵梓农与周玉娥二人的事情,今天丽春院里发生的意外与崔颖的那番话就够她消化几天了。
饭桌上,大家都遵循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唯有赵韵儿好奇地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被张义用筷子敲了手背,二人便开始用眼刀互相砍杀。周玉娥低头小心的拨着碗里的饭粒,眼神却不时地往赵梓农碗里飘,一旦发现他碗里空了,便将空碗抢过去进厨房重盛。
杜萱娘忍不住心里嘀咕,果然是女生外相,幸亏她多煮了两个人的米饭,否则还不够周玉娥盛的,也不怕将人撑坏了。
下了饭桌,赵韵儿直接对张义嚷嚷起来,“你母亲称我大哥为赵大哥,所以我比你长了一辈,你以后再打我便是以下犯上!”
杜萱娘抚额,这丫头还挺会钻空子呢,照她这样算起来,赵韵儿还真比张义和周玉娥都高了辈份。
反应最激烈的却是赵梓农,立刻正颜对杜萱娘道:“亏得韵儿提醒,杜婶子对韵儿如女儿一般,以后我可不敢再受杜婶子那句大哥的称呼!”
杜萱娘心中暗笑,不就是不想硬生生地比周玉娥长一辈,宁愿自降辈份么?
“也罢,就随你们,义儿,以后韵儿便如你妹妹一般,不可再欺负她!”
------------
七十二读书习字
张义老老实实地称“是”,等杜萱娘转过身去,拽了一下赵韵儿的头发便迅速跑走,气得赵韵儿哇哇大叫,满院子追打张义,不过到了张义回屋读书写字的时间,赵韵儿又乖乖地蹭过去为张义磨墨,一脸的羡慕。
杜萱娘看着心生不忍,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文盲绝对是难有出息的。
老王头,张富贵,还有燕青都只读过几天书,简单地记个帐都成问题,如果将来肉铺,养猪,种植忍冬花这几样有了发展,他们这种文化水平就难堪大任了。
而赵小六,赵韵儿,周玉娥这些人简直是连蒙都没有启,赵小六与赵韵儿是孤儿就不必说了,而周玉娥则纯粹是受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毒害,大字都不识的她居然还要嫁一个有望科举的夫君,很难想象他们将来该如何过日子。
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杜萱娘脑海里出现,教这些人识字,手下的人强大了,她才能在短时间内赚足够多的钱,将来他们这群人也才更有希望生存下去。
“梓农,你可想要韵儿与小六读书习字?”杜萱娘突然问。
“如何不想?父母亲俱在的时候,我也进过几天学堂,小六与妹妹从小就羡慕别人能读书习字,可是……,婶子也是知道的,我们有时连饭都吃不上,哪有心思去想这个。”
“既如此,每天午饭后我会亲自教韵儿和小六识字与写字,还有记帐与算帐,好歹让他们趁年纪不大学点本事防身,你觉得如何?”杜萱娘将赵韵儿拉到自己面前说道。
“婶子,你说的可是真的?”赵梓农与赵韵儿大喜,随即又黯然道,“可是我们没有多余的钱买纸和笔!”
“无妨,婶子自会给他们准备沙盘与书。”
赵韵儿跳着去找赵小六了,赵梓农忙着上船也告辞而去,张义不解地问杜萱娘:“母亲,小六倒罢了,你真的让赵韵儿也识字?”
“嗯,我还会亲自去和你周五叔说,让你玉娥姐姐也来学,不但他们几个要启蒙,老王掌柜,张管事与燕青这几人也要让他们学会记帐,至于教他们写更多常用的字的事便交给你了。”
想到便做,这是杜萱娘一惯的风格。
张富贵被兴奋得不行的赵小六从修建猪舍的工地上的叫了下来,忍冬藤已经移植下去,只需隔几天浇浇水,胡氏每天的工作便是上山巡视,捡些干树枝回来供两家人炊饭,同时防止有人偷上山去将忍冬藤砍去当柴火,因此他们两个人每天下午要做的事情也不多,听说东家娘子要让张富贵几人学记帐与识字,十分高兴,最起码此事证明杜萱娘已经当他们是心腹。
张富贵忙从工地上叫来一个木匠,找来燕青与赵小六帮忙,只用了半天的功夫便做了几张粗糙的桌子与条凳,放在杀猪棚子的角落里,光线倒是不错,只担心下雪后会冻着人,不过好在有碳盆可用。
杜萱娘又让木匠做了一块平整的木板,涂上黑漆,权当黑板,又去找了山上的一种白灰石当笔,准备好后,第二天下午杜萱娘便让张富贵等几个有基础的,包括张义都先来学记帐,赵小六则继续守着肉铺。
杜萱娘决定教他们现代复式记帐法中的最简单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