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7 章(1 / 1)

明末无敌特种兵 万字旗下的大清帝国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乱的骑兵,都停滞了步伐,惊恐地观察着前面的景象,恐怕,那是他们根本沒有想过的。

毛仲随即发起了反击,将步枪都收起來,挂到马鞍桥上,挥舞着大刀,催促战马,向清军冲锋,只有少数步枪军,在冲锋中还保持了武器装备,一些人则暗暗地拽手榴弹。

清军惊慌不已,少数人转身逃遁,多数人亮出武器准备战斗,有的则拉开了弓,搭箭瞄准。

当时视野非常开阔,大家都能够看清对方,明军已经冲刺,明明看见清军的弩箭,也不畏惧,继续冲,少数步枪军,则开始准备射击了。

这是一片距离辽中二十余里的旷野,寒冷的冬天,田野里一片萧条空旷,坚硬的草地,沟壑,道路,让骑兵可以飞快地跳跃,而一些枯萎的灌木丛的遮掩,也有利于清军的隐藏。

清军在沟壑边沿里,灌木丛里,射出了纷纷乱乱的箭弩,将几名明军骑兵射成了刺猬,直接在马上就死掉了,但是,更多的明军,或者在受了些伤的情况下,仍然顽强地冲锋,钢刀一闪,就将附近隐藏的清军砍杀。

“嗨!”刀光闪过,鲜血飞溅,干净利落,沒有半点闲话。

明军的冲锋,很快就踹到了清军队伍中,展开了乱战,人声鼎沸,刀枪撞击,一些明军官兵杀红了眼睛,有炸弹也不用,非要用刀将敌人砍烂不可。

清军的野战主力损失太大了,骑兵基本上报销,能够接战的主要是步兵,通常情况下,步兵是无力面对骑兵强大的冲击波的,于是,清军在抗争之中,纷纷向着后面退却。

明军士气振奋,紧紧咬住不丢,凌厉的攻势之下,清军坚持了十余分钟,忽然雪山般崩溃,哗啦一声,向着后面逃窜了。

原來,王海生的支队,已经从侧翼赶到,敌我双方太近,迂回绕道任务非常轻松。

清军大败。

明军追杀十余里,大获全胜,清军一路上,留下了无数的尸体,最后一股清军,簇拥在一员清将周围,以一道沟壑为凭借,一面喘息,一面抵抗,射箭呼喊,恐吓明军追兵,毛仲本來还沒有注意到这股残敌,他追得太快,已经超前,于是转回來,带领三十余骑兵,从后面对敌人展开了攻击。虽然有些很酥软的庄稼地,阻碍了他们的速度,可是?一出现在清军背后,还是让清军惊恐得哄然大乱。

清军沒有逃走,而是集结起來反击,场面极为壮烈,毛仲等人要求清军投降,可以免死,清军不听,乱七八糟冲上來。

明军稍稍退却。

“怎么了?将军,我们怎么能退!”士兵疑惑。

“穷寇拼命,很危险啊!”

“是啊!可是?我们就放了敌人!”

“在后面追嘛!”

明军退让,放清军过去,然后,在后面追赶,采用的是磁性战术,不远不近,以步枪子弹射击,有时是弓弩射击,结果,沒追出一里远,清军就绝望了,反身向明军杀來。

毛仲一路三十余骑,另一股明军二十余骑,左右夹击,齐齐呼喊一声,向着清军冲去,仅仅马蹄之下,就死了十几个清兵,其余清军,迅速被圈定,四面砍杀。

清将见势不对,将刀一转,引颈自杀了。

最后,八十余名清军被全歼灭,三名战俘投降,战斗极为惨烈。

战俘供认:“这位爷就是岳仛贝勒!”

毛仲大喜,岳仛也是清军的一员虎将,还是皇族身份。

明军稍加休息,继续追赶,一直追到了辽中城南的一座大寨子里,看看敌人的残余轻骑,还有五六十号人,于是,明军逼近,试图迅速打开寨子,歼灭敌人。

不料,寨中忽然乱箭齐发,让明军损失了十一个士兵,十八匹战马。

毛仲眼睁睁吃了大亏,自然愤怒异常,立刻吩咐骑兵四面里将这个孤立的寨子包围,然后,以步枪军压制敌人,一部兵力向敌人靠近。

让人意外的是,寨子是个木寨,只有少数砖石,基本为巨木栅栏,高达一丈五尺余,外面有沟壑,简单而坚固。

不过,毛仲以西班牙大望远镜子,却看到了一个惊喜的情况,寨子里的清军很多,很可能是守军,这么小的一个寨子,能有这么多守军,肯定不寻常,一座座高高的东西覆盖的是什么?一定是粮草之类,很可能是马料。

明军掩护一些士兵,來到了栅栏边,点燃了栅栏,同时,以手榴弹投到近处的草堆上,将之引爆。

不久,整座寨子,就笼罩在一片烟火之中。

在大火中试图拯救的清军,多被步枪子弹打得抬不起头來。

大火烧了三个小时,寨子荡为灰烬。

少数逃出來投降的清兵说,城里有士兵六百余,三千匹马一年的草料。

------------

八十五章 ,杰书的空城计

看着满天的浓烟和清兵的惨叫声,缭绕的火苗儿,是件非常痛快的事情,许多明军官兵大声地叫好:“你们也知道痛,知道的话就出來投降!”“对,我们国姓爷喜欢俘虏,优待你们,快出來投降吧!”“里面舒服吧!是不是暖和和的!”“呀,怎么一股烧烤的肉香味儿呢?”

毛仲纵马而來,大声地训斥士兵:“都给老子闭上乌鸦嘴,如果你们都和清兵一样真刀实枪的本领,我们根本不会用火攻,打仗就打仗,嘴皮子工夫不要比手上工夫更强!”

“是是是,将军!”“将军,您的意思,我们知道了,优待战俘,他们也是人嘛!”

官兵们急忙应和,但是,心里边老大不爽的人大有人在:“这么虚伪呀,打仗不就是整死人吗?”

当火势减弱以后,毛仲召集士兵:“看看清军,所谓的靼子,多么勇敢,这么大的火,明知必死,还是坚守在里面,六百余兵马,逃出來的只有区区四十余人,其余的,宁可在火里烧死,也不投降,这才是军人的气质,是军人的风范,是军人的耿骨,为了国家,民族,甚至是长官的意志,将生命置之度外的,这才是军人,这也是我们大明军人,大汉官兵,最最缺乏的,这就是铁血精神,凡我大明官兵,一定要从敌人身上学习这种精神,男人,就是有种的人,真正的军人,就是死了,也要站着,当年,大汉朝的伏波将军马援,七十多岁了,还要坚持出征越南,他说,军人的最终结局,应该马革裹尸,死在战场上的军人,才是光荣的军人,死在枕席之上的军人,那是耻辱,每一个人活着,最大的不是活着的长度,而是宽度,为尊严而战,为荣誉而战,这是军人的使命!”

“谨听将军教训!”明军官兵大为感动。

“将军,您说的太好了!”王海生感慨。[就爱读书]

“是啊!将军,我们明军更多的人,是为了军饷,混日子,哪里还有一丁点儿的军人气息!”罗列咬牙道:“以前,我也是这样的,甚至进特战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