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江枫伸手示意崇祯皇帝坐下,然后说道:“我看得出来,你的心情似乎不是很好,还拿来了一坛子酒?
这是要陪我大醉一场?”
崇祯皇帝点头,直接站起来从王承恩的手中拿过酒坛,自有人已经拿来了酒碗。
崇祯皇帝倒了两碗。
“我不明白好好的一个大明,怎么就突然变成这个样子?”崇祯皇帝端起一碗,直接仰头一口干了。
经过了洗髓伐经,崇祯皇帝的身子骨,绝对比普通人要强很多很多。
江枫则是端起来,轻轻地小抿了一口。
“那你说说,好好的大汉,为何就变成了三国鼎立?”江枫反问道。
崇祯皇帝想了一下,说道:“皇帝无能、宦官乱政、天灾不断、百姓反叛、平叛大军拥兵自重。
大汉虽然强大,可是自光武之后,便无明君。
献帝年幼,无兵权、无声望、无手段、无能力、无人臣,最后只能亡国。”
这是很多年前,他看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的想法。
“你说的也不错,却也只是说对了一半。”
崇祯皇帝不解,自己看完这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便觉得东汉的灭亡,本就是如此。
如果汉灵帝乃是明君,必然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江枫则是解释道:“你忘掉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百姓。”
“正所谓千年的王朝,万年的百姓。不管王朝如何更替,这中原之地的百姓始终是存在的,他们需要生存,需要安定、需要发展,也需要有人来带领他们发展,能够提供一个安定的大环境。
所以王朝便应运而生,秦变法、一统六国,然而,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何为失其鹿?
便是因为大秦失去了这百姓的支持,筑长城以低于蛮夷、征夫百万、重徭役、最开始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是谁?
是一个农夫,是一个被剥削、被压迫、被比走投无路的人,是大秦的百姓。
可是大秦何曾注意过这些百姓的感受?
圣人有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治国理政非是一日之功,也非一世之功,而是代代帝王为之努力和奋斗。
才能够让一个王朝一直行稳致远,才可能出现一个万世之基业。
然则,没有人能够保证每一代的帝王,都是一位明君。
所以也就有了天下大势分分合合,因为明君很少,昏君倒是太多了。
古往今来,真正的明君屈指可数,而昏君,却是数不胜数。
百姓就像是这些片片桃花,盛开的时候的确好看,可是却也并不是一直都这么好看。
百姓的力量也不会一直凝聚,但是凝聚起来,却可以毁灭一个王朝。”
崇祯皇帝已经没了心思喝酒。
沉默地思考着江枫刚刚的所言,也在通过整个中原大地的历史来看现在的大明。
第六百二十三章 他来了、大明时代周刊来了
春秋战国的七雄争霸。
中原大地上面除了战争,好想也就只有战争。
直到后来秦变法,使得自己强大起来,拥有了一统六国的实力。
秦始皇自然而然地便应运而生。
六国之中不乏惊才艳艳之人,然而最终还是没能抵抗大秦的铁骑。
这是为什么?
大秦之后则是大汉王朝,汉高祖起于微末,本就是一个亭长,却能够建立一个大汉王朝,已经实属不易。
汉武大帝更是历史上比肩秦始皇的存在,可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呢?
大唐虽然说是以武犯忌,可是抑武重的大宋不还是被关外的蒙元给灭了?
到了现在的大明,同样是起于微末的太祖至高皇帝结束了蒙元的统治。
把蒙元直接赶出了中原大地,恢复了中原大地的正统。
可是现在,似乎也面临着大宋时候的困境,被关外的蛮族所威胁。
大明现在的状况似乎可以从历史之中看到一些相同的影子,却还是不能找到一个答案。
江枫喝着崇祯皇帝带来的上等美酒,经过了蒸馏之后,读书不是很高,最起码却是提纯了的。
再加上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味道,纯正的粮食依靠先进的良久技术做出来的。
味道的确香醇,还有一些淡淡的甜味儿。
崇祯皇帝想了差不多六盏茶的功夫,这才抬起头,开口说道:“国师,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明君。”
思考了好一会儿人生的崇祯皇帝,憋了好一会儿,也就只能是说出来这句话了。
江枫给崇祯皇帝倒了一杯酒,对方端起来便是一口干完。
“你的确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明君。”江枫实话实话了,也没必要说什么好听的话安慰。
因为有一些好听的安慰,那也仅仅是好听而已。
只不过,亲自听到大明国师说着这样的话,确定了他当真不是一个明君。
自己这么伤心难过,对方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也就更加伤心难过了。
“然而古往今来,真正的明君本来就少,都是应运而生,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其实你虽然不是合格的明君,却是一位合格的大明天子。
大明的贪、官、污、吏还有很多很多,如果仅仅是因为国丈的事情,便如此,那你以后岂不是直接要找个歪脖子树了结此生算了?”
崇祯皇帝稍微收拾好心态,平整好心情,用真诚的目光看着江枫,说道:“国师放心,我一定会谨遵国师的教导,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君王。”
江枫回道:“教导谈不上,辅佐你本就是我当初定下来的修道之心,也算是各取所需了。”
这也是江枫给自己降世找的一个理由。
他不能以什么长生不老、白日飞升来诱惑崇祯皇帝,让他成为一名千古一帝。
因为崇祯皇帝的志向根本就不在此。
唯有大明中兴,可能才是唯一激励崇祯皇帝成为合格的君王的条件。
而江枫自然就不能把自己的身份放的很高很高。
其实以他现在的身份来看,就已经算得上是很高很高了。
但是这里是大明。
而不是大宋,更不是大唐。
“御史台清查完了锦衣卫之后,又开始清查国丈,这件事情必须要让天下人知道和明白,大明现在的作风。
也要让天下人明白和知道,你对肃正朝堂、正朝纲的决心和毅力。
只有百姓见到你是当真在整治那些贪、官、污、吏的时候,才会觉得你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你也能够收获民心。
这民心就像是这一坛子美酒,看起来没有什么,喝起来,却是香醇无比。”
崇祯皇帝点点头,见到江枫手中突然变出来一个奏章。
便知道应该是有什么事情要他去做。
“这是我想出来的一个法子,大明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之时,唯有求变才能更强。
默守陈规的结果,很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