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青雀那般,为大唐开疆扩土的亲王。
成为一个被人称赞的好晋王。
这才不会弱了李二陛下的名誉,也不会弱了她一代贤后的声誉。
回到了自己寝宫之后,李治便一个人在书房里面,出神了好半天。
直到内侍提醒,要用午膳了。
李治这才回过神,走出了书房。
长孙皇后又亲自下厨,为李二陛下做了一碗米粥。
其实长孙皇后也没有加什么食料,现在的食料比以前要多的多。
也是因为国师,毕竟拥有一手非常好的厨艺的国师,也是大唐最讲究吃的人。
一个十三香,就让大唐的饭食上了一个档次。
更不用说,现在已经有了更好的卤肉香料,鸡精香料、花椒、辣椒等等。
长孙皇后做的就是很早很早以前,她嫁到了李家,给李世民煮的米粥。
也是她经常煮的米粥。
所以李世民之所以觉得长孙皇后做的米粥很好吃,也是因为这是当初那个味道。
偶尔吃那么一次,便能够久久回味。
本来也想要为李二陛下做午膳的武昭仪,听到长孙皇后亲自下厨了,便没去御膳房。
她也知道贪多嚼不烂,自己要是经常做饭食给李二陛下,说不定到最后,李二陛下记住的只是她做的饭菜,而不是她这个人。
真要是那样,她岂不是成为厨娘了。
所以武昭仪也没有太过频繁,并且也是时长关注李二陛下的饮食。
陪伴在李二陛下身边的内侍,她可是给了很多很多好处。
打听一下李二陛下近几日吃的好不好,也算是关怀陛下的龙体安康,并不违背了什么规定。
“娘娘,皇后娘娘这是什么意思?”
徐慧不明白,怎么这快要大半年了,怎么长孙皇后突然又亲自下厨了呢?
难道,是对她们有什么意见呢?
武昭仪也在沉思,但是不到一会,就说道:“无碍,皇后之贤德,可是被世人夸耀。
如今本就身子虚弱,还能坚持亲自下厨,实属不易啊。”
徐慧并没有听清楚武昭仪话中的意思,那就是长孙皇后身体虚弱,已经不能侍寝。
李二陛下去长孙皇后那里的次数也越发的少了,而来万秀宫的次数就比较多了。
除此之外,便是长孙皇后身体不好,她的希望也就越大。
可惜,这肚子实在是不争气。
临幸了这么多次,却没有什么反应。
武昭仪也知道,自己的机会不多了,李二陛下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
后宫这么多妃子,李二陛下也不是每一个晚上都在她这里。
所以以后的精力也会越来越少了。
她要是等到最后,还没有显怀,而且还不是一个皇子,那人生也就差不多到头了。
长孙皇后提着食盒,来到了御书房。
李二陛下还在批改奏折,现在各地的石路都在建设之中。
而一些苦力每一天都会有一些反抗,最后都会被强势镇压,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方式并不太好。
竟然出现了一些百姓为这些苦力说话,觉得大唐有一些太残暴了。
虽然声音不是很大,却也不能继续下去。
国师已经说过,趁着这一次建造大型蒸汽机和石路,建造更大很多的高楼,消耗完这些苦力之后,大唐就不需要用这些苦力了。
继续下去,的确会让本来歌舞升平、繁花似锦的大唐,留下一个骂名。
说这个繁华不是大唐人创造出来的,而是几十万的苦力创造出来的。
第两百六十八章 老夫老妻
正在思考如何回复手中奏折的李二陛下,闻到了一种清幽的香气。
这才回过神,看了看身边。
身穿青衣莲花裙子的长孙皇后,站在身侧前,盈盈地看着他。
“朕的观音婢来了。”
李二陛下顿时舒心地说道,脸上带着微微笑容。
长孙皇后也是温婉地笑着,说道:“妾身得知二郎这些时日,有着很多事情要做,便亲自下厨,熬了一碗粥。”
看着食盒里面的米粥,李二陛下便想到了当初少夫少妻那些时日。
便伸手拿起碗,用勺子搅了搅,闻了闻香气。
“每一次吃着观音婢熬煮的米粥,就让朕顿时神清气爽了一些。”
长孙皇后自然知道自己的手艺,说不上很好,却也一直用原来的方法熬煮出来,味道一直没变。
“妾身记得当初二郎回来的时候,也是喜欢吃妾身熬煮的米粥,这些年,妾身也一直用原来的方法熬煮这米粥,从来没有改变,坚守自己的方法才能不至于变了味道。”
李二陛下抬起头,柔情地看着长孙皇后。
他那里不明白长孙皇后话中的意思,两人也算是老夫老妻了,感情也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变得更加浓厚。
长孙皇后的心没有变,始终如一地顺从着他。
李二陛下的心也没有变,和长孙皇后也算是举案齐眉、和和睦睦的度过了这么多年。
“观音婢说的是,朕喜欢的就是这最开始的味道,当年朕常年在外征战,吃不饱也吃不好,回到家中,能吃上观音婢的一碗热粥,顿时就觉得温暖。
这些年,每一次吃上一碗观音婢熬煮的粥,朕就像是回到了少年时。”
李二陛下用实际证明了自己的心意。
一碗不算是很多的米粥,吃了个干干净净,一点儿也没有浪费。
见着李二陛下躺在了太师椅,长孙皇后便悠然地走上前,开始给李二陛下按摩舒缓一下精神。
“妾身有时候也觉得,这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承乾长大了,青雀长大了,稚奴也长大了,小兕子已经是个小姑娘了。”
李二陛下闭着眼睛,享受着长孙皇后轻柔地为他按摩。
“是啊,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朕以前也从未会想到过有今天这样的盛况。
少年时候的雄心,现在依然还在。可是这精力却大不如从前了。”
长孙皇后轻声道:“二郎在妾身心中,还是那个高大威猛的二郎,是勇冠三军、奋勇直前的二郎,从未变过。”
“哈哈哈,人啊,不服老不行。”李二陛下轻声笑了一下,又感叹了一句。
“当初朕和如晦、辅机三人被仙人带上仙岛的时候,那一幕一幕,朕还记在心中呢。
那时候,仙人弟子根本就不相信朕的身份,也不相信如晦和辅机的身份。
仙人竟然直接就讲出来了原本的那个历史,大唐的后来,以及这中原大地后面的几千年历史。”
长孙皇后手一顿。
这件事情,李二陛下一直很少和她说起。
就算是两个人这样交流,那也是说了说仙岛之上的其他事情。
就算是长孙无忌,也从未向她这个妹妹说起这些。
李二陛下也知道这样的话,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但是如今的大唐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