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1 / 1)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一种大唐被挑衅,有一种自己引以为自豪的大唐受到了欺负。

总之,对于西南道的那些僚人,现在的大唐百姓,都有一些忿忿不平,觉得他们太坏了。

平叛大军于九月初离开了长安。

等到到达西南道益州的时候,已经是大半个月之后。

而在这期间,僚人竟然已经占领了桂州、埮州、雅州还有宝洲等地。

益州城外,李道宗亲自迎接了支援队伍,见到了大唐国师江枫,然后进城商讨怎么平叛的事宜。

而在桂州,宁家祖宅。

他们也得到了消息,大唐国师江枫带着十万大军南下,到了益州。

宁家家主宁毅之看完书信,便给了身边一位身穿青衣的中年。

“他来了。”

青衣中年并没有看书信,只是吃着桂州的特产水果,然后不急不慢地说道:“来了就来了,难道你怕了?”

宁毅之冷哼一声,说道:“自然怕,百里外能够一箭取敌人性命,这样的仙术,谁又敢真的在百里内奋勇杀敌?

然而,此事不得不为,我知道你们想要做什么,不过,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大唐的皇帝和国师太无情了,僚人也是大唐子民,然而每一年,却要送五百苦力去中原。

我的族人就算是杀了人,那也应该按照族规处置,岂可直接送去当一个苦力!”

青衣中年心中不屑,这借口,也太蹩脚了。

一年五百个苦力,对于现在的僚人来说真的不算多,这一年时间,不知道多少僚人犯错。

而且,一年时间,僚人的出生的婴儿,都已经不止五百了。

说什么如此下去,僚人将会彻底不存在,这简直就是妄言,就算是一年一千人,僚人也不会因为苦力而不存在。

只不过,宁毅之说得对,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们有着差不多的目的。

“不过是一个箭术而已,百里外取人性命,的确很可怕。然而,大军压境,身陷绝地之中,箭术却也是这位仙人弟子的致命弱点!”

青衣中年对宁毅之冷言道。

宁毅之并不清楚这青衣中年的谋划,但是却也希望他们能够成功杀死这位太过强大的大唐国师。

“希望你们能够成功。”

第144章聪明人的谋划

青衣中年目光坚定,直接看着宁毅之,说道:“不是希望成功,而是一定要成功!”

说完之后,又叹了一口气,“自从陛下带回来这位国师之后,大唐的确改变了很多很多,也非常繁华强大。然而,这些都是建立在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的基础上建立的盛世。

我们已经没有了退路,上一次的吐蕃,如若不是那个松赞一意孤行,那位国师早就自刎谢罪了。”

唐吐之争虽然不是他们挑唆的,但是在后期吐蕃明确要谋乱的时候,他们也给了很大的支援。

可惜,派出去的人,并没有接触到松赞,他只是接受了物资,却不愿意接受他们的谋划。

因为松赞根本就不相信他们,不相信中原之地的读书人。

所以他们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如果二十万大军全部都埋葬在了高山之上,那位国师,还有什么脸面回到大唐?

不过,他们从唐吐之争也看出来了,国师也就一个能够百里外取人性命的最强箭术。

除此之外,对于领兵作战等等,其实也并不是非常精通。

更没有什么神仙手段,又或者是霸王之勇,直接带着大军勇猛无前。

宁毅之并不知道这青衣中年于唐吐之战中的谋划,也不知道现在又有什么谋划。

他只知道,在青衣中年的谋划之下,僚人已经占据了大半个西南道,已经掌握了不少地方。

如果能够以西南道为战线,抵御大唐的平叛,而青衣中年真的能够困住或者是杀死那位国师。

那么,他们僚人就能够翻身了。

双方算是互相协作的关系,都有着非常一致的目标,那就是大唐国师。

罗州地处大唐西南道之南,如今还在大唐的掌握之中。

只不过,按照僚人攻城的速度,怕是也不用几天,僚人的兵马就可能兵临城下。

而秘密潜心到了罗州的江枫和薛仁贵还有王玄策等一万将士们,蹲在了罗州城外的一处山地上。

这里地靠深山老林,所以也有一些瘴气。

再加上南方的蚊虫比较多,在山林之中,如若没有很好的驱虫剂,必然待不下去。

幸好,江枫在系统中兑换了一下。

如此一来,也就没有人能够想到在这山林之中还存在着一支队伍。

自从知道对方在军中还有细作的时候,江枫就知道,这一场战争就不能明着来。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而现在,对方完全知晓大唐大军的动向,而大唐却不知道对方的意图。

这样的不对等信息作战,最后输的必然是大唐。

“斥候可有消息传来?”

江枫直接对副将问道。

“启禀国师,未曾。”

江枫看了看王玄策和薛仁贵,一个已经上过一次战争,表现非常不错。

一个还是初出毛犊,战场新人。

“半天的时间,还没有斥候的消息,你们作何感想?”江枫问道。

王玄策直接回道:“应该是已经遭遇不测了。”

斥候就算是再遇到什么难题,不清楚形势,也会把自己见到的写下来,然后安排人送回来。

可是到现在,还不见斥候的消息,也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遭遇不测了。

“看来,对方应该已经快要到罗州城了,能够出手杀了斥候,对方也算是劲敌。”江枫沉声道。

到现在,整个西南道都是战火四起。

再加上对方有着细作,而大唐大军派出去的斥候还有细作,少有能够传回来消息的。

根本就不知道对方的主力大军在什么地方,更不知道对方下一次攻城的目标。

李道宗当初率领六万大军平叛,结果在明州遇到了僚人,差一点儿就被同样是六万的僚人大军给围困在明州,最后乃是拼死突围,杀出一条血路。

这一战,也导致西南道的军力减弱不少。

而之后张士贵在眉州一战,更是身死战场,三万大军最后只剩下一万不到的溃军逃回了益州。

完全就是因为对方知道大唐大军的动向,从而能够很快做出部署,调动大军埋伏、设伏、阻击、偷袭等等。

江枫想着,如果这个时候有无线电发报机就好了,如此一来,大唐传递消息更快,也更加安全。

可惜,这种设备在现在看来,那绝对是高科技中的高科技。

而且,无线电发报机,也要搭设电线等等设备,岂能是随便就能够建立起来的!

如今,派出去的几位斥候,一个都没有回来。

而身在益州的李绩还有李道宗,也没有传来消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