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 章(1 / 1)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夜半蝉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年入伍的。”

江枫觉得自己刚刚的话有点言重了,所以又稍微解释了一下。

但是却也让李二陛下等人重视起来。

“国师,这一次平叛,朕想要以你为主帅。”李二陛下对江枫的提议记在心中,然后又对江枫商量道。

上一次西征吐蕃之后,江枫就已经出现了不想再去战场的想法,还当着他说了出来。

那种亲眼见证惨烈的战场,见证大唐将士们血战沙场的滋味,非常难受。

李二陛下也能够感觉到,当然,也并不能很好理解,一个生于太平盛世的人,突然面临一个惨烈的战场的心态。

江枫沉思了一下。

到底要不要放弃这一次的任务。

他是真的不太像去战场,见到大唐将士们在浴血拼杀,最后血腥冲天的战场。

然而自己的最终任务,还是要建立一个盛世王朝出来。

现在已经完成了差不多百分之六十。

江枫也不想让着好不容易完成的百分之六十直接掉下去,更不想那些暗中谋划的人,损害了更大大唐将士们的生命。

至于那像是人间炼狱的战场。

其实在上一次过后,江枫又适应了一下,再加上回来之后,直接借助郑丽琬宣泄了心中的复杂情绪。

“国师,如今也只有您能够解开这个谜底,且有能力带着大军平叛,还请国师看在大唐好不容易到来的盛世,为了大唐将士们,答应下来。”

房玄龄朝着江枫深深地施了一礼。

到现在,还能够统领三军的,也就只有李二陛下和大唐国师江枫。

至于李靖,现在差不多已经是年迈之际,力不从心了。

长孙无忌和李靖也同时行礼,对于江枫不愿意再去战场的心思,他们也听说了。

并不能说,国师就是一个懦夫。

对方乃是仙人弟子,自然是不想见到那战场上的人间惨景。

这乃是心怀仁义。

李二陛下也看着江枫,等待着他的回答。

“臣,愿意。”

江枫最终还是答应下来,不仅是为了任务,也为了着盛世繁华,更为了大唐万民。

当然,对于这些阴谋诡计,江枫也感兴趣。

人生嘛,总要有一些挑战。

他现在已经贵为大唐国师,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老婆孩子也有了。

人生已经是巅峰,总有些高处不胜寒。

胡乱地想了想,江枫最后还是答应了。

而李二陛下也松了一口气,其他人倒也是放松了一些。

国师手段高明,再加上有着仙术,在战场之上可是能够直接于百里外,取人性命的能力啊!

只要是国师出马,这件事情就能够有六成的机会解决。

至于剩下的四成,自然还是要看对方到底在谋划什么,到底想要做什么。

是简单的挑起西南道僚人之乱,还是让整个大唐乱起来。

又或者是其他目的。

第143章再起战火

江枫回到府上的时候,长乐公主和郑丽婉还有一些意外。

怎么夫君这才去玉山书院几天啊,就回来了?

等到他们见到江枫手中的圣旨还有帅印的时候,差不多也就明白了。

大唐时代周刊她们两个人也看过了。

知道僚人在西南道之地开始谋乱,已经接连攻下了好几座大唐都城。

连大唐名将李道宗都没有办法抵挡。

可见这僚人谋乱的态势有多大了,还以为李二陛下会派遣李靖或者是李绩,没有想到却是自己的夫君。

长乐公主和郑丽婉互相看了一眼,就上前默默地接过江枫手中的圣旨和帅印放好。

“唉,本来还想着陪陪你,谁知道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江枫对长乐公主有一些歉意地说道。

已经怀孕的长乐公主,也不过是四个月,正在强烈的孕吐时间,等过了这个时间,也就舒服一些。

因为长乐公主的体质和郑丽婉差了一些,所以这孕吐的反应也就强烈一些。

长乐公主依偎在江枫的怀中,此刻,就属于他们两个人的独处时间,至于郑丽婉,她已经抱着江昭,丫鬟抱着江烨去了后花园。

“夫君乃是大唐国师,自然是国事要紧,妾身会在府上等着夫君凯旋归来。”

如若说心中无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当初新婚燕尔没有多长时间,江枫就带着大军去征讨吐蕃。

现在正好有了身孕没有几个月,江枫又要带着大军去平叛。

在这样的情况下,长乐公主就算是再通情达理,却叶因为有了身孕,所以心中稍微有一些低落和失望。

江枫明显感觉到了。

从小就是青梅竹马,一起玩到大。

长乐公主什么心思,他还是明白的,所以这几天都是尽量陪在长乐公主身边。

而经过了三天的讨论,最终确定了由天策军和左武卫、左屯卫、左侯卫共十万人一起南下支援西南道。

以国师江枫为大元帅,以李靖、李绩为左右军司马,以苏定方、程咬金、薛万彻、裴行俭为先锋将军。

之后则是由大唐时代周刊对于这一次的平叛进行了报道,其中,把僚人的几位主要首领做了批判。

毕竟大唐已经如此强盛和繁华了,而对于那些僚人,也算是非常不错了。

在西南道,教导那些僚人种植甘蔗,然后熬制蔗糖,最后通过官道运送到北方。

可以说,西南道的僚人凭借着蔗糖还有一些特有的水果,大赚了一笔。

不少隐居山林的僚人,都搬了出来,然后通过这些收益养活了全家人。

没有想到,大唐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也是尽显礼仪之邦,而僚人竟然还不满足。

听了大唐时代周刊的百姓们,也觉得这些僚人实在是可气。

对于那些为了自己的野心,竟然带着僚人谋乱的那些个首领,也是谩骂不已。

“现在的日子过得多好啊!真想不通,那些个僚人,怎么还跟着那些直娘贼谋乱,简直是不想过好日子!”

“是啊,好日子不过,非要谋乱,挑起战争,到时候受苦的还是西南道的那些僚人。

想到年,中原之地战火纷飞的时候,那场面,到现在,我都不敢去想。”

“你没听到那些个学子说嘛,这是有人在中间挑拨僚人和大唐的关系,有人啊,就见不得大唐繁华起来,见不得我们这些穷苦了半辈子的人,过上好日子。”

“是啊,真要是让俺知道了这挑唆的人是谁,俺,俺就拿着菜刀剁了他!”

一群聚在一起的码头脚夫在谈论着西南道的战火。

他们一部分是听着大唐时代周刊,一部分是听着那些来往的学子,还有一部分,是南方的一些商人或者是脚夫。

总之,对于僚人突然谋乱,西南之地战火四起感到愤怒,这种怒,有一种好日子被影响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