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5 章(1 / 1)

我大哥叫朱重八 南城二爷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男儿志在四方。山东,爷爷来啦!”

徐达跟着站起来,“爷爷来啦!”

海面上,数万人齐声高喊的声音,犹如海啸。

吼声中,朱重八站在船头大笑。

船舱里,马秀英看着自家男人。

他眉头上那些在南京带出来的仇怨,不翼而飞了。现在他的脸上,又是原来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气。

~~~~~

“俺要坐五果怀里!”

“俺挨着俺三哥!”

“蓝玉,你个儿最小,边去!”

“二虎,你站小五身后!”

花园里,席应真指挥着人,按着顺序作好。

朱五在第一排,怀里抱着秀儿。他的兄弟们,或是站在他左右,或是站在他身后。

席老道架起了画板,铺上了纸。不停有手里的碳笔,比量着。

“等会!”朱五喊了下,冲远处和胖丫儿,看热闹的谢莲儿喊,“你们来!”

“对,瞧我这脑子!”席应真也笑道,“你俩也是咱家人了,过来,道爷给你俩也画上!”

谢莲儿和胖丫儿不敢,笑着躲避。

“块过来!”朱五笑道,“这是好事。朱玉,给你娘和三婶子,拿两个凳儿!”

刚排好的顺序又乱了,一群人有乱哄哄重新排列,你挤我一下,我推你一把。

半天,才重新座好,站好。

这一次,一群男人中间,多了两个拘谨的女人。

“对了,老头!”朱五想道个事,坐在那笑道,“改天给我和莲儿画一张婚纱照!”

“行,没问题!”

老头笑笑,“别动了,道爷开始画了!”

说完,碳笔在纸上勾勒出线条。

“说不定几百年后,我们哥几个谁的墓被挖了,这画都是国宝!”朱五心里想着。

不过,想着想着,他笑不出来。

看着老头阳光下,瘦小的身影。

画画的人,从来没把自己画上去过。

“主公!”

院外,忽然传来李善长的呼声。

“元廷派使者来了,尚书张昶!”

~~~

情节没那么刺激,都是前戏

三更。

五十三 海船

“张昶乃元廷户部尚书,此次为招安而来。”

李善长在朱五身侧,边走边道。

招安?

朱五冷笑下,“有时候,我真不知道元廷这些人脑子里想的什么?他给的再多,能有我头上这个汉王大?招安了,我就是大元之臣,不是贼了?”

李善长面色怪异,自家主公不学无术。招安这事,其实等于变相和谈,停战协定,对双方都有好处。

可不是话本演义里,皇帝给几个官职,那么简单。

其实如今蒙元不得不招安,天下大乱,兵马捉襟见肘是其一。

如今天下连年用兵,元廷最大的财源之一,就是江南的盐场。

盐本是普通人家,不可或缺之物。元廷为了筹集军费,一再提高盐引价格,致使盐价大涨。

朱五兴兵攻陷高邮,周边六合,兴华,泰州等地的盐场,尽数纳入怀中,使元廷断了一条财路。

最可恨的是,朱五卡住了京杭大运河。

北方大乱,河南汉中等地连年战火,那些地方连大军所需的粮草,都供应不全,那些统兵大将还要像朝廷要,哪里能反哺大都。

京杭大运河,从元廷定都大都以来,就是大都的命脉。每年江南的盐税,财税,稻米,丝绸等物,通过运河送往大都。

以养活元廷皇室,官员,贵族,兵丁,乃至更北方,上都辽东等处。

朱五早就把运河卡住了,商船加以重税,但只能是商船,粮船,想都不要想。

如此一来,元廷不急才怪。大都那些存粮,也就坚持一两年。还得说,是精打细算。

招安,对于元廷来说,已经是丢了脸面的下下策。但,又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况且,元廷的大臣们以为,造反无非就是荣华富贵,朱五再怎么厉害,也只是一贼。许诺高官显爵,假以时日,在江南花花世界,这样的贼军必将堕落。

他们不知道的是,朱五根本就是不是这个年代的人。

你大元这艘破船,都他妈快沉了,老子不亲手砸沉你,都算不错了。

汉王府西花厅中,元廷户部尚书张昶,正襟危坐。

长须儒雅,典型的汉家儒生模样。此次南下,他是报着必死的决心来的。

来之前曾想,江南繁华之地,不知道被朱五那贼祸害成什么样子,只怕早变成了地狱。

城池残破,尸骸遍地,女子被蹂躏于军中,百姓如同行尸走肉。

可是,当他坐船靠岸的那一刻,却呆住了。江南繁华依旧,百姓安居,商业兴旺。

传说中穷凶极恶的反贼,不但没大开杀戒,反而与民休息。

张昶不是迂腐的读书人,他顿时明白,这次招安恐怕是一厢情愿,痴心妄想。

在看这汉王府里的环境,陈设。简朴得还不如大都五品官员的家里,待客的茶具也是普通的货色,连茶都是茶叶沫子。

“朱五其人,所图甚大!”张昶心道,“大都城以为朱五是打了胜仗,得意忘形称王建国。但是身处江南,才知道,其人善待百姓,经营地方。约束士卒军纪,更不骄奢。”

想到此处,不由得叹气道,“难,难,难!”

随后抬起头,见窗外两个人影说笑着走来。

前面一人二十出头的年纪,留着短须,一身布衣,走路大步流星。

张昶忙站了起来,这人一定是朱五了。

“张公,这位就是我家主公!”

李善长先进来,笑着介绍。

对于招安,这些文臣们的态度是欢迎的,慢慢谈慢慢聊。尽可能的给初生的大汉,争取更多的和平时间。

张昶肃然道,“在下张昶,见过朱公。”

朱五脸上的笑顿时垮了,这他娘的啥称呼,朱公?

不过,只是一个称呼而已,朱五也没指望他磕头叫大王。

淡淡的笑道,“先生请坐,远道而来辛苦了,用过茶饭没有?”

“有劳朱公挂怀,在下用过了。”张昶笑道,“久闻朱公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少年英雄!”

”英雄?哈哈!”朱五笑道,“怕是恨不得,吃我的血喝我的血才是真的吧?”

张昶顿时尴尬不语。

“说笑而已,张先生不必如此!”朱五又笑道,“我这人说话,快人快语。先生远道而来,是为招安?”

张昶正色道,“正是,在下此次受天子诏命前来。”

说到这,看了朱五一眼,对方却毫无反应。

“说呀,想招安我,不得拿出好处来吗?”朱五笑道。

张昶一肚子说辞,给朱五堵得死死的,不知道从哪说好。哪有一见面,直接这么谈的?

但是又不能冷场,“在下来前,丞相召见。朱公若肯归顺朝廷,封淮国郡公”

“哈哈哈哈!”朱五那边忽然笑了起来,前仰后合,好似听到了什么笑话一样。

在张昶不解的目光中,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张先生,咱们实话实说,我根本没”

“咳!”

话没说话,旁边的李善长重重咳嗽一声,然后直勾勾的盯着朱五。

“我这人是个武人,不懂这里面的弯弯绕!”朱五笑道,“招安的事,你和老李谈!”

李善长含蓄的,微微一笑。

当下,也不想多待,起身告辞。

其实要不是李善长一直说,要让自己出面,见一见。朱五根本,来都不来。

瞎耽误功夫!

刚出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