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但却是半点不显,面色红润,声音更是底气十足,周边的文武百官,以及离得近的百姓都是听得一清二楚。
“除服!”
“着太上冠服!”
“太上皇为新皇加冠!”
公孙度郑重的将刚刚换下,尚有余温的帝冕戴在了早已准备好的公孙毅头上,满是严肃的说道:“有道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今皇儿既已为一国之君,则应每日三省,谨言慎行,不忘初心。”
“孩儿必谨记父皇之言,不忘初心,谨言慎行,每日三省。”公孙毅满是的郑重的回道。
公孙度拍了拍公孙毅的肩膀,然后退到一旁,静静的看着貂蝉官为其穿上龙袍。思绪渐渐的飘远……
“将来……帝国能先一步进行新世界吗?还是……”
在公孙度的思绪下,退位大典历时近两个时辰,总算是有序完成了。
其间,公孙毅宣布朝政即将改组,军队也将发生改变的消息,引起了不小的动静,不过在场的人也没有乱来,连嚷嚷都没有,只是低声议论。
来的时候,公孙度在前,回去的时候,公孙度还是在前,额,不管怎么说他也是皇帝他爹,当了皇帝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啊。
回到宫内,公孙度没有再回乾清宫,而是去了西北角的一处宫殿。这里的宫殿分布相对密集,彼此又都连在一起,看起来就像一个十分庞大的四合院,只是房间多了很多,面积也大了很多。
搬到这里的,不仅是公孙度,还有张芷、黄晴等女,以及年纪尚小的公孙昭等子女。
乾清宫、坤宁宫等宫殿,自然全部交到了公孙毅手中,用以安排他的后宫众女。没几年就要行冠礼的公孙齐则是住到了毓庆宫,这也标志着待其成年,又没有做出出格的事情的话,便会成为太子,成为下一位接班人。
翌日。
公孙毅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朝政。
群臣施礼毕,公孙毅扬声道:“帝国浩荡,事务繁忙如积雪,有赖众卿操劳。然,百姓嗷嗷待哺,或有迟焉,又累及众卿。故,朕欲扩大内阁,使政令及时通达,不致百姓生怨。”
“又,帝国疆域辽阔,区区三五大军难以固守,朕意,扩军增编。”
“陛下圣明!”
这些是公孙度在时就已经做好的铺垫,自是无人反对。如今也不过是走一个过场罢了。
“很好,既如此,宣荀彧、顾雍……”
第七百八十章 扩编与爵位
首先是内阁,由三人增至十人。
荀攸依旧为首辅,戏忠和张纮为次辅。增补田豫、田畴、张昭、荀彧、顾雍、诸葛瑾、步骘七人为大学士,辅助荀攸三人处理政务。
田豫七人初审,若有大事,则七人投票,不决,再由荀攸三人共审,而后再呈递公孙毅。
是的,想要完全丢掉政务在短时间内是不成的,尤其是帝国扩张迅速的情况下。不过需要公孙毅亲自处理的,也非大事不可。
刑部,以满宠为尚书,刘晔、董和为侍郎。
户部,以毛玠为尚书,钟繇、蒋琬为侍郎。
礼部,仍以孔融为尚书,陈琳为侍郎,增补黄权为侍郎。
工部,以马钧为尚书,着华歆、王朗相助马钧处理工部公务,好让马钧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器械的研究之中。
吏部,由新进大臣诸葛亮担任尚书,虞翻、阚泽、杜畿、陈群为侍郎。由于疆域的扩大,官员的数量大增,若不增加吏部的人数,公务将难以及时处理。
新增商部,以糜竺为尚书,司马懿、国渊为侍郎。
以上,为六部变化,兵部则被裁汰,也标志着大军的控制逐渐远离朝堂。
都察院,仍以田丰为都御史,副都御史则是李儒,以及好不容易请出山的贾诩,赵云、郭嘉等十余人则为监察御史。
新设军武部,也可视作新的兵部,但控制力比以前在某些方面强了很多。
以徐荣为部长,黄忠、程普、高顺、吕布、郭嘉为副部长。
其下各军改变甚大,首先是各军的称号不再以方位为号,也改变了原本人数不齐的状态,出少数几个外,各军合有三十万正规军,以及二十万后补士兵。后补士兵寻常时候一半时间训练,一半时间种地,为所有大军提供后勤保障。
白虎军,都督张飞,副都督轲比能、张绣、胡车儿,以徐庶为长史。
朱雀军,都督庞德,副都督颜良、高览、于禁,以马良为长史。看着后来的庞德坐上都督之位,颜良和高览虽然有些不服气,但也对庞德能力感到敬服,倒也相安无事。
玄武军,也即是水军,都督周瑜,副都督程咨、吕蒙、陆逊,无有长史,故周瑜权柄甚重,但水军因为编制问题,仅计有二十五万人。
周山军,也即是山地军,以褚燕为都督,臧霸、田续、徐盖为副都督,以辛毗为长史,又因其年事已高,不堪山林之苦,又增设副长史一职,以郝昭担之。因挑选培养不易,仅有十五万人,后补士兵更是只有三万左右。无论是总人数,还是后补士兵,仅比麒麟军稍多。
烈虎军,都督张辽。此前征战大月氏,公孙毅最后还是觉得张辽更为稳重,遂马超只能作为副都督。马超倒也没有什么怨言,也明白张辽武艺不比自己差,又深通兵法谋略,服之。另有张苞因擒拿波调有大功,得为副都督,黄杨因相助赵云镇守沙州多年,又有赵云推荐,亦任之。以阎圃为长史。
雪狼军,以张郃为都督,严颜、凌统,以及这几年华丽转身的吕离为副都督,向朗为长史。
麒麟军,又称羽林卫、御林军。即原中军。前军,即内卫,以典满为首;后军,又称外护,以黄叙为首,文丑为辅,陈登为其长史,负责长安及周边的安全。若迁都,麒麟军亦随之转移驻地。
鉄翼军,乃空军前身,以太史慈为都督,马岱、高显、曹彰为都督,仍以陈宫为长史。
海鸪军,乃海航前身,以甘宁为都督,文聘、周泰、蒋钦副都督,荀堪为长史。
九大军,合计有正规军两百三十二万,后补士兵一百三十余万。
合在一起,已经超过了三百六十万,堪称数量庞大,十分庞大。
与已经成为历史的大月氏相比,他们总共都才五百多万人,由此可以想象大明帝国的强大。
为此,公孙毅还特意询问过户部,想知道这是否有穷兵黩武之嫌,待得知帝国的人口已经超过两万万三千万,超过四十比一的时候,总算是放下心来。
“父皇鼓励生育的办法真是不错,令帝国强盛无比。只是……”
公孙毅在高兴的同时,也有疑虑:“照这样下去,怕是不出百年,就会超过十万万吧?”
思及此处,公孙毅心头多有忧色,但现在还在朝堂之上,急是急不来的,只能等退朝之后再说。遂向一旁的黄门侍郎使了个眼色。
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