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8 章(1 / 1)

三国之公孙大帝 独孤龟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的。

此前花剌子模一直没有出现,一个是一开始的时候本就是大月氏自己出兵东进,不想他们分割利益;一个就是明军的凶猛暂时震慑住了他们。

而当赵云占据马拉达之后,波调不想花剌子模趁机做大,最后甚至反过来咬他一口,遂着人威胁花剌子模,并宣扬明军有对他们花剌子模下手的意思。

如此,于公于私,花剌子模都不可能再无动于衷。

赵云没有想这么多,但是花剌子模挑衅之后就像逃跑,是他绝不能忍受的。于是又下令从军中抽调两千精锐探骑,往北、往西追寻花剌子模踪迹。

大月氏、安息、花剌子模三方,一覆灭,一退兵,一逃逸的消息传回长安,公孙度大悦,当即招来公孙毅。

“大月氏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置?”

面对探问,公孙毅只是稍作思索就回道:“按照惯例,俘虏贬为苦役,进行修桥铺路?”

“还有呢?”公孙度再问。

公孙毅顿时有些明白了,说道:“父皇是想彻底将这些地方纳入治下?”

“不错!”

公孙度眼底闪过一丝赞赏,说道:“要不然若是仅仅为何威慑敌人,完全没有必要加派二十万大军西进。”

这不是为了挑选下一任西军都督?

这话公孙毅是没有问的,而是道:“那应该如何将其彻底的纳归己有?”

“一切的根源,不在其他,而是在人。”

说完这句话,公孙度径直起身,出殿游花园去了。这个时候,宫内的花园里已经有很多花开始争奇斗艳了。

“人?”

公孙毅低声说了句,仍是有些不解,扫了眼公孙度消失的背影,独自细细思索了起来。

三日后,一道急令飞出长安,然后各地相继沸腾了起来。

“搬迁?这是什么东西?”

“根据抽签的形势,每个村镇根据大小选择五到十户?”

“城池根据大小选择一百到一千户?”

“可千万不要抽到我们家啊!”

“行了,少废话了,告示上不是写了吗,从上到下,哪怕是各地的官员,被抽到都要搬,你有啥好抱怨的?”

“就是!而且陛下不是说了,但凡搬迁的,每户可以得良田五十亩,还将享有乘坐火车前往,以及每年三次乘坐火车回中原探亲的机会么?”

“火车?就是那个咕噜咕噜冒白烟的车吗?那为何叫火车啊?也没见冒火啊?”

“这谁知道,指不定是陛下的手笔。”

“是了,陛下乃神仙临凡,有此手段也是正常了。不过这么一看,要是能抽上我家就好了。”

“你?王麻子,你就不怕你家婆娘这样?”说着,做了个捏耳朵的动作。

“哈哈哈!”周围的人闻言无不大笑起来。

“胡说八道,谁不知道咱老王乃一家之主,怎么会是……耙耳朵呢!”王麻子脸上涨得通红,大胜反驳道。只是,怎么听,这话都有些底气不足。

第七百七十九章 传位

转眼,三年时间过去。

而早在两年前,各地的搬迁就已完成,也即是仅仅花费了一年时间就将合计有一百二十万户,计有四百三十六万余人,从中原搬到了月州,也就是原大月氏所在。

三年里,得益于大月氏人民,哦,不,现在算是大明帝国的子民,他们的努力,筑造二十座新城,令月州的城池数量一举超过了三十座,使得更多的土地得到应用。

此二者,无不证明了大明帝国的强大!

此次迁徙到月州的百姓也都是坐着火车搬了过去,第一次的时候,他们还有些畏惧与好奇。在后来的两年里,这些家伙回乡探亲的时候,却是嘚瑟的不行,一一拉着曾经的亲友诉说了火车的神奇。

“这火车好是好,就是有点吵。”

“吵?是何人吵架吗?”

“额……不是,就是动静有点大,晚上有些睡不好。”

“啊呸!别他的,他就是嘚瑟。”

“嘚瑟?咱嘚瑟啥了?呵,咱就是嘚瑟了,有本事你也去坐啊!”

“……”

“当当”的锣声响起,随即传来人声——

“都快去看啦,陛下和太子殿下有新的命令啦!”

“走走走,快去看看!有专人喊话,必定是有大消息。上一次这样,还是某些人搬到月州的时候。”

“没错,快走!不然等会在外面看不清了。”

一群还在争吵的人顿时都停了下来,吆喝着往城门口或是官府门口走去。、

“这么多人?”

他们还是慢了些,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围在城门、官府张贴告示的地方,里三层外三层都不足以形容的那种。

不过也没关系,告示贴得高,眼力劲好的,能看清。只是看了一眼便不由惊呼起来:“陛下要退位?”

“这?不是还没到五年吗?怎么陛下又要退位了?”

“是啊,还有两年呢!”

……

大部分感到惊诧,还有不安。却也有明眼之人,张口道:“要咱说啊,你们就是瞎操心。”

“瞎操心?”

“没错啊!陛下退位了又如何?难道真有什么事情的时候陛下还会不管不成?”

“额……好像是这么个理儿。”

“再说了,太子殿下这些年做得也挺好的,相信继位之后也是一代明君,不是吗?”

“也对啊!如今陛下早已不管朝事,一应事务都是由太子殿下处置,也做得挺好的。”

“有道理!现在太子殿下其实也就差一个名义了,陛下现在退位倒也无妨。”

……

经过三年的缓冲,各地的百姓终于不再对公孙度退位反应那么激烈了。

除了百姓口中的议论,也有公孙度刻意淡化自己,又暗中加大对公孙毅的宣传有关。要不然,就凭帝国如今的强盛,怕是没人愿意这样一位大帝退位。

时光辗转。

来到告示上所提示的时间——

退位大典!

原本此事只需在宫内即可,但是这段时间里,无数百姓自各州各郡先后赶来,又有无数长安百姓热议,公孙度决定在城外举行。

高台早已由荀攸安排妥当,计有九丈五尺高,又分九层,每层五级台阶(别管台阶高度合不合理),与九五至尊相合。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公孙度刚一出现,乌泱泱的百姓们相继跪倒,大声呼唤起来。

往日里,公孙度也不是没有见过这般阵势,但是今时今日,此情此景,他很想吟诗……咳咳,错了,再来——

公孙度竟有种洒泪之感,狠狠的眨了眨眼睛,好不容易才将其憋了回去,扬声道:“诸位平身!”

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扬开去,一些人不由的又说起了“陛下正值春秋鼎盛,不应退位”的话来,好在也有明白事理之人开口劝解,方才没有引起大范围的骚乱。

不得不说,公孙度之前做的准备足够充分。

接着,公孙毅也出现在众人眼前。众人再拜:“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这一声呼喊,也成了最后一次呼喊!

“有劳诸位久候,诸位请起!”公孙毅亦高声以应。

……

“劳高庙……”

告天祭文一如既往,由德高望重的孔融高唱。此时,孔融已是年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