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那为何皇帝一死,无有继承人,天下便会大乱,为何?若是不重要,如何会引起这样的情况?”
公孙毅只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虽觉公孙度有强词夺理之嫌,但这话未尝没有道理。
公孙度面色恢复淡然,徐徐解释道:“要想治理好国家,关键在于什么?在于吏治!如何维持吏治清明,才是长治久安的主要影响因素。”
“百姓追求的是什么?最基础的便是吃饱穿暖!只要能做到这点,普通百姓谁会愿意冒着杀头的大罪去造反?”
公孙毅肯定的点点头,道:“父亲所言极是,普通百姓并不会想那么多,只要能吃饱穿暖,他们唯一在乎的就是自己家人的性命。”
顿了顿,公孙毅又道:“所以父亲便会先行组建吏部,为的就是保持吏治清明?”
公孙度点点头,又摇摇头,在公孙毅诧异的眼神下,解释道:“有道是‘水至清则无鱼’,绝对的吏治清明是不可能的,人有七情六欲,必然会遭受一定的影响,不同的人,遭受影响的程度又是不同的,所以能做的应该是维持一定的吏治清明。”
“这……”公孙毅听得此语,是真有些不理解了。
公孙度却不做理会,只是道:“这些,你只要记住就行了。以后自会慢慢理解的。”
公孙毅只能点点头。
“说完百姓,又来说公侯。”
公孙度徐徐道:“要说造反,你看古往今来有谁是寻常百姓完成改朝换代的,即便是本朝的高祖,也是泗水一亭长,也是个小小的官。况且,说句不好听的,刘邦得天下只是偶然,否则根本不能轮到他,没有楚霸王,刘邦亭长之徒,焉能推翻大秦?所以,没有了百姓造反的可能,就要注意这些公侯。”
“公侯一般来说,不是颇有家财,便是卓有声望之辈,甚至兼而有之,若是这些人有些造反,想要蒙蔽底层的百姓,办法简直不要太多,随便说些对朝廷统治者不利的话,就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鸣,然后拉开造反的序幕。”
“那应该如何解决此事?”公孙毅好奇道。
“最好的办法就是少封公侯。”
公孙度的话让公孙毅感到愕然,不等再问,便又听到——
“少封不等于不封,只是敕封的难度上升了而已,但同样的也会让得到封赏之人获得更加多的声望,算是有利有弊。但是总的来说,利大于弊,因为人少人,便更好控制,无论是放在身边,还是外放,都要方便监视得多。”
公孙毅想了想,觉得有理。
“不过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那什么才是最好的办法?”公孙毅问道。
公孙度缓缓吐出八字——
“文安天下!”
“武镇八荒!”
接着,公孙度又解释起来:“治理地方依靠的还是文士,而不是武人,只能算是从旁相佐。”
“但是只要手中有着足够的力量,无论是想要造反的人,还是被蛊惑的人,都要掂量一下才行。当明知不可为的时候,谁会愿意去做呢?公侯数量少了,仅凭他们能做到?最后还不是要靠底层的百姓。但是百姓能吃饱穿暖了,又向来爱惜自家性命的他们,会愿意被蛊惑,去造反呢?”
这就像是一个圆,从这头出发,来到了那头,结果还是这头。
可是这样一来,亚圣的那句话不就是对的了吗?
公孙度看着公孙毅一脸的迷惑不解,哪能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心中轻轻摇了摇头,提点道:“千人千面,为父认为不对,但你认为是对的,难道会影响这句话吗?不会!”
言毕,不等公孙毅应话,公孙度又道:“年中将至,袭取徐州的计划即将开始,到时候,一应政务就要压在你身上了。”说着,又拍了拍公孙毅的肩膀。
公孙毅忙道:“父亲,孩儿请命随军出征!”
公孙度瞥了他一眼,道:“齐儿还小,你还是留在家中多陪陪他吧!”顿了顿,又道:“齐儿作为公孙家的长孙,将来是要继承你我的衣钵的,不趁着还小多加教诲,将来如何能承担得起相应的责任。”
“这……”
公孙毅还待迟疑,公孙度眼珠子一瞪,道:“这什么,就这么定了。”
“是,父亲!”公孙毅只能苦笑着应下。
公孙度面色一缓,说道:“当今天下纷乱犹自纷乱,待再次一统,不知还需何等年月,即便是为父,也不敢说在有生之年有着绝对的把握能做到。而待为父去了,你恐怕年岁也不小,到时候就要看齐儿的了,所以,你明白了吧?”
“是,孩儿明白!”
公孙毅忙应道,接着却又说道:“父亲多虑了,以父亲之康健,必然长命百岁;以父亲之英明神武,必然能够一统天下。”
“少拍马屁!”
公孙度说完就笑了,道:“好了,回去吧!”
自公孙度称公,公孙毅便被立为世子。既然是世子,自然就不能呆在明公府了,就搬到了左近的世子府。
“是,父亲!”
公孙度望着公孙毅离开的背影怔怔出神——
“毅儿,为父有心在有生之年统一天下,但等为父离世,或者退位,到时候你还在不在还是个问题啊!即便是在,以你的年纪,又能在位多久呢?”
公孙度却是发现了自己身体的异常,就他和公孙毅站在一起,看起来年纪相仿,不是父子,而是兄弟啊!
公孙毅现在已经年过三旬,公孙度有把握比原本的历史更早一统,但是以如今的情势来看,怎么也得二十年往上了,到时候,公孙毅就是花甲,甚至古稀之龄,还能活多久呢?
公孙度想不透是什么原因导致,只能将这一切归咎于系统,那个自他武艺尽数大成,连黄忠都可以轻易击败以后,便已经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系统。
第五百零五章 徐州(一)
敌袭~”
泰山郡北部茌县、赢县、莱芜三县;琅琊郡北部姑幕、诸县、东武三县,几乎同时遭到袭击,一番大战,前后不到一个时辰,六座城池先后被下。(今天翻地图发现泰山郡属于兖州,但是既然前边将其划到了徐州,也就只能将错就错了)
拿下六城,公孙度并不就此满意,他这次亲自率军南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
徐州!
公孙度看上徐州,而不是兖州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徐州的盐!当初公孙度为了脱离洛阳,献上的制盐方法,便是应在徐州,可是让朝廷好好的富有了一把,也因此让董卓那家伙多活了两年。
当然,更多的是让徐州富了。而如今徐州属于曹操,虽然时间尚短,又有去年的灾难,但是时间稍长,曹操便能借徐州休养生息,甚至因为徐州海盐的问题,比之历史上曹操坐拥北方八州时的实力还要更强一些。
“如此,必须斩掉他!”
公孙度恶狠狠的想着,也用实际行动做着,号令大军继续南下,一举夺下徐州。
同时,幽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