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抢功(1 / 1)

无人知晓 在南方的毛豆 2673 汉字|1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54章 抢功

  陈利群突然呻吟一声,捂住了流着血的脑袋--痛,头好痛,不仅仅是因为撞击受的伤而痛,而是因为脑海中不可思议的想法,让他头痛欲裂。

  这时,有一个医护人员匆匆赶了过来:“快来,这儿有个孩子受伤了。”

  立刻就有人小跑过来给陈利群包扎,边包扎边安慰道:“孩子,别怕,你只是受了点皮外伤。阿姨给你消点毒,洒点消炎粉,都不用缝扎--”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人突然大声道:“这位医生,请你照顾好这位小英雄,是他及时拉下了刹车闸,他救了我们好多好多人。”

  是列车长。

  他的左臂以古怪的角度扭曲着,此时正勉强站在人群中,抬起完好的右臂指着陈利群。

  旁边,更多的旅客嚷嚷起来:“没错没错。这孩子手脚可利落了。列车长刚嚷嚷刹车,他就已经窜过去拉下刹车闸了。如果不是他下手快,这两列火车撞得还要厉害呢。”

  很快,陈利群是救人小英雄的事迹传开了。

  那些幸运的没有受伤的旅客,和正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救援人员,都在传扬陈利群的事迹。

  不一会儿,车站方面就安排了几个人,执意把陈利群护送到候车大厅。沿途,许多旅客自发聚拢过来,感谢陈利群。

  陈利群被无数的赞扬声、夸奖声、感谢声包围着,整个人晕晕乎乎,仿佛在做一个离奇的梦。

  但是他很喜欢这个梦,不愿意就此清醒过来--

  他下意识地想起有一次偷偷跟着父亲参加一个全区大会。

  当时父亲在台上讲话,台下上千人鸦雀无声地听着,突然齐齐鼓掌,无数道目光热切地投向台上的父亲。

  那种万众瞩目的感觉,让小小的陈利群既敬畏,又向往。

  但是现在,他切身感受到了父亲在台上的俯视众生的感觉。

  不对,现在的自己比父亲还威风,毕竟父亲从来没有亲手拯救过这样多的生命。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现在陈利群面前,是王宇辰。

  他裹着一条小毯子,正拉着一位铁路工作人员的手匆匆而过。

  陈利群下意识地顿住脚步,微微抬起右臂,张开嘴,就要呼唤王宇辰。

  可就在这时,他却看到,王宇辰冲着自己飞快地抬起手,摇了摇,手指比在自己嘴唇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最后,王宇辰回手点了点自己的胸膛,再次摇了摇手。

  陈利群张口结舌,即将出声的呼唤堵在了喉咙口--

  王宇辰这是什么意思?

  他分明是不让自己当众相认,甚至还示意自己不要说和他相关的事--也就这一迟疑间,王宇辰已经拉着铁路工作人员的手走远了。

  攒拥着陈利群的人们并没有发现他小小的异常,他们半扶半推着陈利群,一直将他送进候车大厅的车站长办公室。

  有人给他递上热气腾腾的麦乳精,有人打听他的家庭住址、亲人联络电话,人们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一口一个“小英雄”“好样的小伙子”。

  甚至有人在隐隐约约地说“这是又一个欧阳海式的英雄”。

  陈利群知道欧阳海的事迹,父亲的书架上就有一本关于欧阳海的报告文学--《欧阳海之歌》。

  欧阳海是一个战士,一匹惊马拉着炮架跑上了铁轨,而一辆列车正在驶来,欧阳海冲上铁轨奋力推开了惊马,而自己却身受重伤牺牲。

  陈利群毕竟是干部家庭出身的孩子,他完全明白欧阳海有着怎样的政Z地位,那可是与雷锋齐名的英雄榜样啊,而自己,也将获得如此高的荣誉吗?

  陈利群呼吸突然急促起来,沉重起来,各种思绪在他脑海里交织在一起,他下意识地想到一个念头--这样的功绩,不应该让别人分享!

  只有自己独占,才能享受因此而带来的所有的好处。

  可是,王宇辰他--不不不,王宇辰只是才上小学一年纪的孩子,他懂什么?

  他在铁轨边放火肯定只是图个好玩,没人能事先知道两列火车会突然相撞。

  对了,刚才在站台上,王宇辰示意自己不要呼唤他,甚至示意自己闭上嘴,一定是他害怕在铁轨旁放火的事被人知晓。

  那句“陈利群,刹车”肯定也是自己的误解,当时车窗外的风那样大,其实自己根本没听到王宇辰的嚷嚷声。

  没错,没错,一定是这样的,一定是这样的。

  王宇辰再怎么聪明,他也只不过是个小学生,一个小屁孩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胡闹。

  在危急关头拉下刹车闸的是自己,自己的功劳是列车长和其他旅客一致公认的,没有人能从自己这里抢走哪怕一分功劳。

  王宇辰并不知道陈利群内心突然暴发的天人交战,一个十多岁的少年,面对巨大的功绩和荣誉时,完全迷失了自己。

  不过,就算是他知道陈利群的内心戏,也完全不放在心上--

  拯救杨庄事故,只是王宇辰这一生将要拯救的灾难中的一件,甚至并不是伤亡最惨重的一件,他根本不在意功劳归到谁的头上。

  事实上,王宇辰甚至还刻意隐蔽自己的行踪,不想让自己的所做所为被人所知--他的一切,都应该是无人知晓的。

  所以,如果陈利群想抢功劳,甚至把所有的功绩归于自己一身,那就让他抢吧,正好转移有关部门的视线,让王宇辰悄然而退。

  王宇辰突然爆发出如释重负的笑声,甩脱不明所以的铁路工作人员的手,向站台另一端跑去,那儿,蒋阿婆正张开双臂迎了上来--

  ----

  甬城,中山西路,青石巷,市政府宿舍院,呯,哗啦,一阵摔碗敲桌的声音从一幢房间里传出来。

  同时传出来的还有一个女人尖利的哭叫声:“陈名宪!你还我儿子!”

  陈名宪看着一地的碎碗碎杯子,长叹一声:“你这摔摔打打的有什么用?我不是已经派人去找儿子了吗?”

  一个披头散发双眼哭得痛红的女人又往陈名宪脚下扔了一个杯子--那正是他的发妻茅莉。

  茅莉咬牙切齿道:“都怪你。是你让利群跟着那个叫王宇辰的小怪胎学习的,现在倒好,那王宇辰居然把咱们儿子拐带跑了,居然一口气跑到什么兰考去了。”

  “儿子长这样大,出的最远的门就是杭州,那还是我带着的,现在居然跑到人生地不熟的兰考。”

  “谁知道那王宇辰会对咱们儿子下什么毒手?没准就卖到山沟沟里去了。”

  陈名宪一皱眉:“你不要无理取闹,没错,利群他是和王宇辰还有他奶奶一起坐上了火车,铁路工作人员也反映他问过前往兰考杨庄该怎么坐车,可是这并不能证明就是王宇辰拐带了他。”

  “王宇辰才6岁大,他的爸爸妈妈也是我们市里的干部,怎么可能做出拐带孩子的事?”

  茅丽像母老虎一样吼道:“陈名宪,你少给老娘打官腔。咱们儿子已经失踪了好几天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你派出去的人在西安、兰考等地也没找到儿子的踪迹,儿子要是找不回来,我们就离婚。这日子没法过了。”

  陈名宪也有些心虚,陈利群离家出走当晚陈名宪和茅丽就发动了所有关系寻找儿子,也因此发现陈利群和王宇辰、蒋阿婆一起买了车票登上了火车。

  陈名宪虽然动用了自己能动用的所有权力,可是他的关系网在出了浙东一带后,就不太管用了。

  有关人员追查到西安车站,就失去了陈利群的踪迹--其实是陈利群坐过了站点。

  陈名宪虽然安慰着茅莉,其实也是心急如焚,他倒是不担心王宇辰会害陈利群,可问题是,王宇辰虽然聪明,可本身就只是个6岁大的孩子。

  随身陪同的蒋阿婆又是个经常神智会犯迷糊的,自己儿子陈利群年纪稍长,可他从来没去过兰考。

  所谓在家千日好,出门步步难,万一儿子在外面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可实在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就在这时,传达室的门卫在楼下呼唤:

  “陈副区长,陈名宪副区长,有你的长途电话。”

  陈名宪眼睛一亮:“一定是西安那儿有儿子的消息了。”

  茅丽顾不上摔碗砸盘,抹了把泪,跟着陈名宪小跑下楼,来到传达室。

  门卫递过电话,陈名宪喂了一声,然后,他就僵在那儿,嘴里只是嗯嗯啊啊,半晌,他缓缓放下了电话,眼中满是震惊和迷茫。

  茅丽在旁边早就等急了,摇着陈名宪的胳膊一迭声问道:“是西安来的吗?是不是有利群的消息了?孩子他没事吧?你倒是说话啊?。”

  陈名宪看向妻子,迷离的目光总算有了焦点,他喃喃地道:

  “不是西安的电话,是从兰考县杨庄车站打来的,那儿发生了两列火车相撞的重大事故--唉唉唉,老婆你别倒下啊,咱们儿子没事。”

  “他不但没事,还救了好多好多人,利群他现在是英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