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神探传奇(1 / 1)

无人知晓 在南方的毛豆 4434 汉字|4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37章 神探传奇

  在场所有的人,包括派出所所长、质疑的老同志和局里接送的同志,都瞠目结舌,说心里话,他们虽然对部里来的领导神态恭敬,其实对林千军这样的小年轻心里不以为然,说不定还以为他是靠裙带关系上的位,要不然,怎么可能如此年轻就领导一个部室?

  这可是部委的部室,不是基层的派出所,没有三两三,谁敢上梁山?

  可是没想到,林千军根本没到案发现场,只不过看了案卷,就指出了众多疑点,更是隐隐指明了破案的大致方向。

  派出所长所长兴奋地道:“我这就去取教养人员的名单。”

  名单很快拿来了,相比服刑人员,教养人员数量就多了不少,如果一个一个排查,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干不完,林千军也懒得蘑菇,顺手翻了翻,很快看到了罗树标这个熟悉的名字,他一指名单:“这个叫罗树标的,你们了解吗?”

  派出所所长看了看名单,摸着下巴:“这个小年轻我记得,嗐,从小就不是好东西,读书时就喜欢小偷小摸,学校根本管不了,等年纪稍大一点,就偷校外商店的钱物,被扭送到我们所里好几次。不过他爸爸是个老实人,每次都向人家说好话、赔钱,这才把他领回家。两年前这小年轻偷了工作单位的木料,被教养--怎么,林股长认为案子是他干的?不能吧,这小年轻长得瘦瘦小小的,小偷小摸的我还信,这杀人--”

  所长所说的情况,和蝴蝶的来信如出一辙,林千军坚定了信心:“不管是不是,咱们到他家里走一遭不就行了?这样吧,麻烦所长带几个人和我一起去。”

  派出所是没有车的,但局里接送林千军的吉普还在,当下林千军和所长带着另三名干警,直奔罗树标家中,派出所对教养人员都是要定期回访的,所以熟门熟路,很快来到了罗家。

  林千军让三名干警留在屋外,隐隐包围了前后门,自己和所长前去敲门,门开了,一个中年人探出头来,一看到两名警察站在门口,先是一怔,忙问道:“两位同志有什么事?”

  派出所所长低声对林千军道:“这是罗树标的父亲--”他扬头高声问道:“罗树标在不在?”

  罗父忙道:“在在在,在家里睡觉呢,同志,我儿子自打回来后,一直很老实的,虽然没有找到正经的工作,但从来不在外面惹事。”

  派出所所长惯常与三教九流打交道,一看罗父的神情就知道他对儿子犯的案一无所知,他装出随意地样子道:“你儿子老实不老实,有没有惹事,你说了不算,我们今天是来回访的,叫你儿子下来。”

  罗父佝偻着背把派所所所长和林千军请进了屋,匆匆向卧室走去:“树标,树标,赶紧起床,派出所的同志来访了。”

  卧室内一阵响动声,一个干瘦的青年揉着眼睛走了出来,就在这时,林千军一个虎扑冲去将他扑倒在地,大吼道:“罗树标!你在市家电研究所宿舍犯下的杀人案发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听到这声怒吼,在门外警戒的三个同志也一涌而入,瘦巴巴的罗树标在林千军强有力的手掌中抖得如同筛子一样,旁边的所长经验丰富,一见罗树标没有矢口否认,就知道这是抓到正主儿了。

  派所所长所冲着三位同事一挥手:“搜。仔细搜,一个角落,一张纸头都不要落下。”

  罗父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目瞪口呆,直到三个干警冲进儿子的卧室翻箱倒柜才清醒过来,手足无措地道:“这、这是怎么回事?几位同志,你们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派所所所长瞟了眼这个可怜的父亲,沉声道:“我问你,某月某日,你儿子罗树标有没有在家?有没有什么异常?”

  罗父皱眉思索着:“那一天树标到外面散心--等等,他、他回来时,身上的衣服换了一件,我问他旧衣服去哪里了,他说随手扔了--”

  罗父突然说不下去了,一张脸变得纸一样白,林千军摁着罗树标,淡淡地道:“不光他的衣服换了,他脸上还有伤吧?瞧瞧,虽然时间过去个把月了,但你儿子脸上的抓挠痕迹还隐隐看得到呢。”

  就在这时,一个派出所的干警从罗树标卧室里冲了出来--正是那个此前曾讥讽过林千军的老同志--他满脸兴奋,高举着手里的一本笔记,大声嚷嚷着:“林股长!所长!找到了。找到了。TMD,你们不会相信,这小子居然把犯案的过程全写在日记里了。”

  --这并不奇怪,在王宇辰后世的记忆中,罗树标把每一次做案过程都详细写在日记里,时不时拿出来欣赏、回味,以此满足他变态扭曲的欲望,后来警方就是根据这些日记,破获了一桩桩陈年旧案。

  林千军长长松了口气,他知道,从现在起,自己的官位保住了,自己领导的新部室将再一次得到部委领导的高度重视--自己从下飞机到抓获犯人,前后不足两个小时,这简直就是神探传奇了。

  接下来的事,就非常简单了,除了罗树标亲笔写下的日记,现场还有他留下的血指纹,将罗树标的指纹采集后一对比,这就是铁板钉钉的铁案了。

  这些案头工作自然由羊城的同志们去做,林千军躺在专门给他安排的招待所的床上,思绪万千,这段时间的大起大落让他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找到蝴蝶!

  蝴蝶是自己一生中可遇而不可求的贵人要。

  无论如何,自己一定要和蝴蝶建立起固定的联系渠道,谁知道蝴蝶还写过多少封信,那些信如同无头苍蝇一样在各部门收发室乱飞,而王芳和自己不知又错过了多少。

  更重要的是,也许有一天,有别人也会认识到蝴蝶来信的不可估量的价值,一想到也许有人也在到处收集蝴蝶的来信,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甚至导致自己今后再也收不到蝴蝶的来信,林千军就不由自主一阵恐慌--他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蝴蝶的来信给予的,他天然地希望垄断蝴蝶的来信。

  找到蝴蝶,一定要找到蝴蝶。

  但是,这何其难啊。

  从邮戳上看,蝴蝶寄信之所在平湖县、上沪和杭城一带,这一带人口密集,就算是动用公安的力量进行排查,也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何况,林千军只能在暗中寻找蝴蝶,无法动用正规的渠道和力量,否则的话,林千军的秘密同样会公之于天下。

  林千军突然发现,自己和蝴蝶就如同两个正在一片黑暗的丛林里摸索的陌生人,双方都企图找到对方,可是却又不知道对方在何处,同时又要隐藏起自己的身影,不让自己冒然暴露在不怀好意的目光之中。

  难,真难。

  正当林千军在羊城闷热的招待所辗转时,王宇辰乖乖坐在甬城鼓楼的冷饮店里,眉花眼笑地品尝着三色冰淇淋,朱明在他身边笑着道:“这冰淇淋好吃吧?平河县就是有钱也吃不到这样的好东西。”

  三色冰淇淋装在碗里,是三个不同颜色的小球,朱明还给王宇辰买了杯酸酸甜甜的酸梅汤,喝一口酸得眉头都皱起来的酸梅汤,再尝一勺子激得牙齿发抖的冰淇淋,这个酸爽--美。太美了。

  王宇辰细细吃光了一只冰淇淋球,把小勺子舔了又舔,恋恋不舍,却又坚决地放下了勺子:“妈,我吃好了。”

  朱明一怔:“这不是还有两个冰淇淋球吗?”

  王宇辰强行把自己的视线从剩下的冰淇淋上拉回来,认真地道:“东西再好吃,也不能一下子吃太多,要拉肚子的。”

  朱明有些失笑:“哟,咱们辰辰长大了,懂事了呢,居然能忍住馋嘴不吃好东西了。没关系的,吃吧吃吧。”

  王宇辰却坚决摇头,开玩笑,在他后世的记忆中,就是因为第一次吃冰淇淋太过馋嘴,结果当天晚上就拉肚子拉到虚脱,抬到医院挂盐水,虽然如今自己身体比记忆中的更强壮,可万一吃坏了,倒霉的依然是自己。

  朱明没想到儿子这样有自制力,不禁有些好笑,只得自己把剩下的冰淇淋给吃了。

  牵着妈妈的手回家时,王宇辰边走路边在脑海中思索着,自打迁居到甬城后,他便面临着一个大问题--要准备上学了。

  王宇辰虚岁快到6岁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就该上学了,原本朱明是想让儿子在7岁时上学的,那也是王宇辰记忆中后世自己“正确”的上学年龄,可是没想到,重生后,因为王宇辰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学习能力,以至于身为教师的母亲朱明信心大增,决定提前让王宇辰上学。

  朱明是有很现实的考量的,提前上学并不是为了炫耀王宇辰的聪慧和早熟,而是在那年月,早上学就能早毕业,早毕业就能早工作,早工作就能早领工资,一步先步步先,以后入D提干都能先人一步。

  可问题是,王宇辰不想提前入学啊,不,他甚至不愿意上学。

  王宇辰保留着后世的记忆和学识,对他而言,读小学、初中根本就是浪费时间。这段时间,正是他积累资本的黄金时间,同时,他还要做很多很多事以拯救生命,哪里有时间呆坐在教室里,和一群真正的小屁孩背拼音练大字?

  不行。自己一定要从学校这个牢笼里逃出来,获得自由。

  逃学那是不可能的,如今的老师管得可严了,所以,王宇辰必须找一个正当的理由或借口,让自己不用蹲在学校里读书。

  嗯,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神童怎么样?或者少年天才?这样就能顺理成章不去读书了。

  也许自己可以鼓捣一些华而不实的小发明,或者在报刊杂志上发些豆腐干的小文章,以缴文名,如今这年头大家对作家特别尊敬,如果自己头上戴个天才小作家的名头,应该能得到不少特权吧。

  王宇辰在脑海里翻着报纸,尤其是副刊版面,想看看有哪些文章适合自己抄袭的,突然,他的视线扫过一篇报道,顿时怔在当场。

  这是一篇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空军逃到蛙岛的回忆性文章,其中历数了多起重大逃亡事件,这其中范园焱驾机逃亡是性质最恶劣的一起。

  范园焱的经历非常特殊,他曾经是战斗英雄,被选送参加保卫西沙群岛战事,参与“7713”工程打捞阿波丸沉船任务。

  可是正是这位英雄,却因为自己的妻子相貌丑陋深怀不满,在偷偷收听了蛙岛方面的电台鼓动后,对对岸纸醉金迷的世界特别向望。

  于是,他不惜抛弃妻子和两个女儿,驾驶1架编号3171的歼-6(米格-19)战斗机从福建晋江起飞后,以超低空飞行直飞台南机场。

  蛙岛对范园焱的到来欣喜若狂,因为当时中美关系改善,蛙岛正担心被主子抛弃,范园焱成了一剂强心针,而范园焱用自己的背叛得到了4000两黄金。

  他甚至厚着脸皮要求给自己配一个美貌的妻子,蛙岛方面还真把美女特务彭启钰嫁给了他。

  这起事件,当年是严格保密的,一直到后世才逐渐被披露出来,但当年对部队士气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后续的多起逃亡事件。

  一定要阻止这个背叛国家的罪人。

  王宇辰突然顿住了脚步:“妈妈,我不想回家,还想在外面逛逛。”

  朱明一皱眉:“你一个小孩子乱逛什么?小心迷了路。”

  王宇辰笑道:“妈,这路我早记在心里了--往前走是药行街,左拐是解放路,右转就是开明街,沿着开明街看到缸鸭狗,左转就是大梁街向阳院了。”

  朱明轻抚额头,自己真不能把辰辰当普通孩子看,自己这是第一次带他去鼓楼冷饮店,这孩子却早把来路记得清清楚楚。

  孩子早熟,当妈的自然欢喜,朱明也有心锻炼王宇辰,便道:“那行,妈先回家,你慢慢逛街,记住啊,如果真迷了路,就叫警察叔叔。”

  王宇辰笑道:“知道了。马路上捡到钱,也要交给警察叔叔。”

  朱明拍了拍儿子的小脑袋,匆匆回家,家里有不少事要做,她还真没时间陪着王宇辰。

  王宇辰看着母亲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再不迟疑,转身就向记忆中的东门口邮局狂奔而去。

  王宇辰在邮局里买了些信封信纸,趴在给顾客写信用的长条桌上埋头书写起来,邮局的工作人员忍不住用疑惑的目光再三打量着这个小屁孩,如果这信纸不是王宇辰自己买的话,估计工作人员都要喝斥他浪费纸张了--谁见过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奋笔疾书,写了厚厚一迭信的?这肯定是涂鸦吧?

  王宇辰这封信写得异常认真,细致。

  因为他知道,此事非同小可。

  不同于此前揭发的凶杀案,这可是剑锋直指部队,直指最可爱的人啊。

  这年头,军人是全国上下最受尊敬的人,威望极高,年轻人争相以穿上国防绿为荣,一颗红星头上戴,两面红旗挂领间,那是最美的英姿。

  可是王宇辰的信中,却直指一名战斗英雄是背叛者、逃亡者。

  如果没有扎实的证据,他的信根本没有人信,只会被有关方面认为是诬告。

  可问题是,王宇辰根本没有明确的证剧指控范园焱--不同于钱永昌、罗树标案是早已经发生的事实,范园焱的逃亡并没有发生。

  在他驾机飞越海峡之前,包括他最亲密的战友、亲人,都不知道他心中那见不得人的计划。

  直说吧,王宇辰根本就是空口无凭。

  所以,王宇辰需要大量的旁证来证明自己对范园焱的指控。

  幸运的是,在后世的报纸上,对范园焱逃亡的心路历程描写得非常详细,这其中不少材料,是蛙岛方面的新闻媒体根据范园焱的亲口述说进行的公开报道。

  王宇辰一笔一笔将极隐密的材料写在了信中:

  1974年,范园焱调到海南岛水陵机场,准备支援西沙作战,此时接触了对台湾详细介绍的“敌情资料”,对对岸的“强大军力”心理产生了羡慕之情。

  1974年6月,他因学习发言不当,受到批判及停飞处分,2个月后恢复飞行。从此后,他就在笔记中暗自发泄不满。

  1977年6月12日,范园焱参与“7713”工程打捞阿波丸沉船任务调晋江沙堤机场。他经常收听对岸的广播,并且偷偷做了笔记,策划逃亡时的飞行路线,以及对岸承诺的重重好处。

  1977年7月7日,身为第2侦察机团1大队2中队中队长的范园焱正式逃亡。

  只要相关部门收到了王宇辰的信,顺藤摸瓜,就能把范园焱揪出来。让那曾经耻辱的一幕,再不发生。

  王宇辰突然一怔,等等,这些信,自己该寄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