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平河县里无好人
自打成婚以来,王建设从来没向朱明撒过谎,因为在大学里同窗时,朱明是整个班,不,整个年纪最出挑的姑娘,有很多追求者,甚至在毕业前获得了公派前往法国留学的资格,只是后来发生了嗡嗡嗡,才没能赴法。
朱明在众多追求者中最后选中农村出身,其貌不扬的王建设,就是看中他老实本份。
可是、可是,王建设怎么向朱明解释自己的母亲蒋宝儿靠卖皮蛋赚了大钱--甚至比两夫妻的工资收入还高!
王宇辰和蒋阿婆手术康复后从上海回家,王建设曾经私下问过蒋阿婆卖皮蛋的详情,可每当他问到关键处,蒋阿婆神智又迷糊了,说一堆谁都听不明白的胡话,以至于王建设不得不了了之。
不管怎么说,自己的母亲不偷不抢,能够赚钱总是好事,话再说回来,她现在已经不再做皮蛋生意了,再追究下去,自己可就成了不孝子了。
这时,朱明略带内疚地对王建设道:“建设,对不起,是我连累了你。我被抓起来之前,你们文化馆原本已经在考察你,准备提拔你了,为了我的事,你的前程也黄了。不过你要相信我,我从来没觉得你混得不够好,咱们俩只要陪着辰辰健康健康长大,就是我唯一的期盼。”
王建设暗叫糟糕,知道是自己话中无意的一句“他们比我们混得好”触动了妻子敏感的内心,朱明一向优秀,隐隐有些心高气昂,以她的G命家庭出身,其实当年毕业分配时,是可以到娘家的大城市工作的,只是为了陪自己,才来到了平河县这个小县城。
王建设忙握住了朱明的手:“你想到哪儿去了,那个提拔原本也只是风传,又做不得准,再说我们还年轻着呢,以后只要努力,一定有进步的机会。就象你说的,咱们一家三口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才最重要。”
朱明突然脸一红,抚着小肚子道:“是一家四口。”
王建设一怔:“什么?”然后他很快清醒过来,乐得把朱明整个儿抱了起来:“你又有了?!”
朱明红着脸点了点头,轻声道:“前两天刚刚到医院检查了一下,是怀上了。”
王建设哈哈大笑:“我早想再和你生个孩子了!辰辰一个人实在是太孤单了!”--那年头,独生子女非常罕见,一般家庭都生三两个孩子,甚至生五个也不少见。
这时,王宇辰擦着汗跑了过来:“爸爸妈妈,你们在玩什么?”
朱明羞涩地挣脱王建设的怀抱,把王宇辰搂在怀里:“看你跑得一头汗,嗯,妈妈问你,你想要个弟弟还是妹妹?”
王宇辰眼也不眨地道:“妹妹。”
朱明失笑道:“那等妈妈把肚子里的宝宝生出来,万一是个弟弟,你可不要失望。”
王宇辰摸着朱明的肚子:“妈妈肚里有小宝宝了?太好了!肯定是妹妹!”--那是肯定的,因为后世王宇辰就有一个小四岁的妹妹王璐璐。
王建设在旁边笑道:“如果真是个女儿,那也好,儿女双全嘛。”
一家人正在说笑,沙老师匆匆而来,远远打了个招呼:“王老师,朱老师。”
王建设和朱明忙回应,朱明身陷囹圄时,沙老师意外地给了她不少帮助,让她度过了最难熬的那段岁月,所以得到自由重回教职岗位后,朱明和王建设与沙老师一家特别亲厚,当然,还有同样施以援手的柳涛。
沙老师笑着对王建设和朱明道:“陪辰辰锻炼啊?唉,我可真是羡慕你家的辰辰,不但认字有天份,小小年纪写得一手好大字,现在身体也锻炼得越来越棒了。不象我家那两个傻小子,光长个子,不长脑子。”
听到沙老师夸王宇辰,王建设和朱明心里乐开了花,朱明谦虚地道:“沙老师太过奖了,辰辰只不过是努力了点。”
话虽然如此说,朱明其实心里蛮得意的,因为王宇辰的学习之优秀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朱明重获自由后原本很担心王宇辰的教育问题,她身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自然懂得幼教的重要性,早在刚刚怀上孕时,她就开始胎教--那个年代民间没有胎教一说,但朱明在杭大读书时,可是知道国外一些先进的育儿理念的,等王宇辰出生后,她又很早就开始启蒙。
--可惜的是,在原本的后世时空,朱明的这一番心血全都白费了,王宇辰贪玩不爱读书,母亲盯着倒是能认真点,一放手就出溜下去了。
可是因为朱明自己突然被捉,王宇辰的学前启蒙教育中断,朱明担心在大字不识一个的蒋阿婆手里,这孩子可就彻底荒废了。
所以一得自由后,朱明不顾王宇辰连幼儿园都没上过,就加大了对他的学前教育力度,颇有点拔苗助长的味道。
不过,重生后的王宇辰自然清楚学习的重要性,他能开金手指让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但他所谋者甚大,加强自身的实力--比如说考一所好大学,搏一个比后世更光明的前程同样重要。
因此,朱明想着加强王宇辰的启蒙教育和暗中努力的王宇辰一拍即合,这段时间,王宇辰的学前教育进展飞速,不仅沙青沙林谢玲比不上王宇辰的进度,就连小学一年级生也不一定比得上王宇辰的知识量。
朱明喜出望外,她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居然是个天才--她哪里知道,这已经是王宇辰暗中强行压住自己的“早慧”表现了,否则的话,妈妈朱明非把自己当怪胎不可,他只能暗中配合朱明的教育进度,稍稍打点“提前量”。
做一个少年天才,这对王宇辰而言是必须的。
他要做的事很多很多,在后世的报纸上,每一年都有那样多的无辜者因为种种天灾人祸丧命,王宇辰需要绞尽脑汁才能拯救他们,他不可能象个乖宝宝一样坐在教室里,和普通孩子一样把时间浪费在重复学习上。
王宇辰想当一个天才,一个神童,摆脱枯燥的学校生活,最起码,不能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小学、初中的填鸭式教育上,至于高中嘛,咳咳,那教室走廊里花季少女的笑声和背影,还是很让王宇辰向望的,那可是无暇的青葱岁月啊。
啊,那曾经的梦中的罗丽塔,你可依旧还在时光的长河之中等着我?
重生后的世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的,母亲朱明怀孕了,她将给王宇辰生下了一个妹妹,这个“未来”并没有因为王宇辰的重生而改变。
但是,其他的事物必然会有所变化,王宇辰那些无人知晓的秘密行动,那一个个被拯救的生命,就是改变。
世界在变,所谓的未来或者后世,同样在变,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改变会被放大、扭曲、传递、偏振,以至于影响到王宇辰自己的人生。
这其中,就包括王宇辰的婚姻。
在后世,王宇辰和妻子结婚后,育有一子。
但是,王宇辰的妻子并不是他的初恋,他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那段恋情,因为种种原因而成了落花流水。
重生后,王宇辰曾经纠结过,自己是依然与后世的妻子结婚呢,还是挽回曾经有过的遗憾和失误,与初恋重续?
甚至,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寻找一份新的情缘?
可问题这样一来,自己后世与妻子生的儿子呢?难道为了自己的新的人生选择,儿子就再不能来到人间吗?!
见鬼!好纠结啊!
算了算了,反正自己如今只是个四岁的孩子,这些麻烦的问题以后再考虑吧。
这时,沙老师和朱明、王建设又寒暄了几句,话风一转:“星期天我带沙青沙林到乡下玩,让辰辰跟着一起去吧。”
王建设一怔:“哎呀,那可太不好意思了,我和朱明事多,没功夫陪孩子出门,已经麻烦沙老师带辰辰出去玩好几次了。”
朱明也道:“是啊是啊,辰辰这孩子只知道疯玩,每次都很晚回家,这不是耽误沙老师的时间嘛。你也要备课,做家务的啊。”
沙老师不以为然地挥挥手:“没事儿,反正我原本就要带着沙青沙林出去玩的,多带个辰辰不算什么,再说辰辰很乖的,从来不给我添麻烦。”
沙老师把沙青沙林和谢玲拎回家时,朱明一边冲着他的背影挥手,一边对王建设低声道:“沙老师经常带辰辰出去玩,一去就是一整天,问他把辰辰带哪儿去玩了,他又嘻嘻哈哈一带而过,从来不给我们一个准信儿。”
王建设大大咧咧道:“嗐,你这有啥好多操心的,难道还担心沙老师把我们家辰辰给拐卖了?”
朱明把王宇辰搂在怀里亲了亲:“有你这样胡说八道的爸爸吗?再说了,咱们辰辰可聪明了,就算是被人拐卖了,也会自己找回家的。”
夫妻两又说笑了一阵,朱明突然情绪低落地道:“建设,自从我重获自由后,虽然沙老师、柳涛妈对我们一家很关照,可是别的老师依然若即若离,我向学校领导申请恢复待遇,领导也总是顾左右而言他,说什么虽然证明我是清白的,但毕竟在群众间影响不好--真是无耻!真正犯了错的是他们!他们之所以至今暗中打压我,就是因为彻底给我恢复清白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王建设长叹一口气,拍了拍妻子的肩膀:“慢慢来吧,急不得,我听说很多人如今都在写信给上面反映自己受冤屈的情况,和那些长期关在牛棚里的人相比,我们一家的境遇已经算是幸运的了,有的人甚至已经离世,再也等不到公正--算了,不说了。”
朱明轻轻咬着唇:“建设,我想离开平河县。”
她的声音虽低,但意志却极坚定,王建设禁不住大吃一惊:“什么?!离开平河县一中?你不想当老师了?离开了一中,你又能去哪儿?”
朱明直视着王建设的眼睛:“我说的不是离开平河县一中,而是离开平河县!这个地方给我留下了痛苦的记忆,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依然坐在位置上,如果我留在平河县,一辈子不得翻身!”
王建设沉默下来,他想起妻子关在仓库楼上,自己到处奔走时遇到的种种冷遇甚至难堪,是啊,用平河县里无好人来形容有些过了,但是,至今为止,也只有沙老师、柳涛两家人对自己一家表现出了善意,更多的人是冷漠和无视,就连瘦猴子这样仗势欺人打砸仅有老人和幼儿苦守在家的畜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王建设从心底最深处吐出一口闷气:“朱明,你有什么想法?你知道,无论你想怎样做,我都会支持你!”
朱明从丈夫眼中看到了一抹绝然,她知道,自己刚才说的话,对王建设而言是一种无言的伤害,平河县是王建设的老家,当年他以县里状元的身份考进杭大时,曾经是家乡父老的骄傲,毕业后,在文化馆的工作也顺风顺水,指日就要提干,却受了自己连累前途灰暗。
如今,自己居然要劝他离开从小长大的家乡,实在是不忍心--可是,不离开平河县,夫妻俩就要背着沉重的包袱,永世不得翻身!
朱明低声道:“我想回甬城,找爸爸的关系,给你我找新的工作。”
王建设的脸顿时一变,找甬城的岳父吗?
岳父是从军队上转业的,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一身战功赫赫,省内省外有许多老战友老朋友,给女儿女婿找一份新的工作,并不是什么难事--事实上,当年毕业时,岳父就曾经提议小两口在甬城工作。
但是王建设多少有些男人的自尊,他知道,岳父给自己找的工作肯定比自己分配到平河县的文化馆要好得多,别的不说,甬城是中外有名的大城市,而平河县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县城。
然而,让岳父安排工作,让王建设隐隐想到一个词,一个古代专用的词--入赘。
在种花家的传统文化中,只有最没出息的男人才入赘!
虽然说,岳父不会说出让未来的孩子改姓这样的话,但是一个大男人,靠娘家人讨生活,实在是太过丢脸,自己好歹是杭大毕业的骄子,如何能寄人篱下?
当年,正是怀抱着这样的心思,王建设拒绝了岳父的好意,带着朱明回了平河县,可是现在,自己又要走回头路了吗?在亲戚们面前,自己的腰干还硬得起来吗?
朱明看出了丈夫眼中的痛苦之色,她完全明白王建设心里正在经受怎样的痛苦,那种痛苦不亚于自己困守于仓库楼上。
朱明抱起了王宇辰:“建设,我只是托爸爸找些关系,但是,能不能在甬城发展,最后还是靠我们自己的实力。更重要的,你不为我们自己考虑,也要为辰辰的未来考虑啊。”
王建设一怔:“辰辰?我们调到甬城和辰辰一个四岁孩子又有什么关系?”
朱明抚摸着王宇辰的头:“建设,我这段时间给辰辰启蒙,意外发现我们的孩子比同龄人都要聪明--不,是聪明得多!如果在平河县接受普通的教育,那就是耽误了孩子的一生!可是甬城不一样,那可是大城市,辰辰在那儿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能遇到真正的名师!我们的孩子,将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一条真正能出人头地的道路!”
王建设沉默下来,久久注视着王宇辰,他也早就发现了儿子的过人聪明,他被妻子的话打动了,如果只是为了个人的前途,他还有些迟疑,但是,现在却是为了王宇辰。
是的,与大城市相比,平河县的舞台太小太小了,那会埋没辰辰的未来的--
王建设重重点了点头:“好吧,老婆,我听你的,你想怎样做就去做吧。”
朱明大喜,抱着王宇辰扑到了王建设怀中,一家三口在落日的余辉下紧紧相拥在一起。
“出发喽!”沙老师蹬着三轮车缓缓离开教工宿舍楼,重新修整一新的后厢里,沙青沙林兴奋得象两只猴子一样蹦个不停,王宇辰则老老实实坐在软皮包的凳子上,向送行的朱明、王建设挥着小手。
谢玲站在门口,眼巴巴地看着三个男孩子外出游玩--她倒是向妈妈求了好几次,让自己也去,但却被妈妈断然拒绝了。
妈妈嘴里还嘀咕着:“辰辰是去办正事,沙青沙林是打掩护,你去算什么,添乱吗?在家练大字!”
在朱明和王建设的注目中,三轮车消失在街头的人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