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再见故人(1 / 1)

无人知晓 在南方的毛豆 2692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102章 再见故人

  干瘦制服女又一指那些粽子:“这些也要统统打开!”

  粽子打开后,粽叶很难重新包裹上去,那糯米又极粘,很快就会沾上脏物,这一打开,可就再也吃不了了。

  可干瘦制服女人似乎还不罢休,举着金属杆对着粽子指指戳戳,似乎等蒋阿婆打开粽叶后,还要用金属杆捅一下。

  排在后面的人们都清楚她的意图--她这是故意恶心人,糟蹋东西呢。

  有人不平地嘀咕道:“这粽子里包的是豆沙、猪肉、咸蛋黄,拿杆子捅过以后,还能吃吗?这也太糟踏东西了。”

  干瘦制服女猛地转过身,趾高气扬地尖声道:“我们执行的是国际规则,不要拿你们内地落后的眼光来看待。”

  国际规则那可是很牛逼的,在内地,从上到下都嚷嚷着要和国际接轨,要不然,就要永远落后于人,所谓的接轨,其实就是全面学习西方,做个好学生。

  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质疑国际规则。

  人们顿时沉默下来,他们转而开始担心,自己随身的行李能不能经得起这样粗暴的检查,看样子,有好多东西带不过关了。唉,香江的亲人就想尝尝这些家乡口味呢,怎么就这样难。

  正当蒋阿婆笨手笨脚剥着粽叶时,一个孩子气的声音响起:“奶奶,我来帮你。”

  是王宇辰,只见他一手举着啃了小半个的粽子,一手去拿一个捆扎得严严实实的小陶罐。

  可他手突然一抖,呯一声,陶罐摔碎在地,里面的东西洒了一地不说,汁水甚至溅到了正在旁边高声大气的干瘦制服女身上。

  一股奇特的臭味飘散在关口,旁边嗅到气味的人们纷纷掩鼻。

  陶罐里装着的是甬城特产臭冬瓜--甬城特产有三臭,臭冬瓜、臭苋菜管、臭菜心。

  其实是一种沿海地区特有的腌菜,和绍兴臭豆腐齐名,外地人根本尝不惯这些臭哄哄的玩意儿,稍一嗅到味道,就掩鼻而走,但正宗的甬城人却将其视为佐饭的美味。

  干瘦制服女尖叫起来,她拼命擦拭着溅在身上的臭冬瓜汁水,可是根本擦不去身上的异味,反而连手上也粘上了汁水。

  干瘦制服女暴出一连串的粗口,逃一样奔向了旁边的洗手间,显然是想用自来水清洗身上的脏物。

  但那肯定是徒劳,她就算是将制服统统洗一遍,臭冬瓜的味道依然如同核辐射一样随影附形。

  蒋阿婆被这番变故吃了一惊,正要责备王宇辰,旁边的检查人员不耐烦地挥着手:“快走快走!你们还想再打翻几样东西臭死人吗?!”

  蒋阿婆连声道着歉,胡乱把东西塞到箱子和包裹里,拉着王宇辰匆匆过了关口。

  关口外是大量举着牌子迎接的人,王宇辰正想找写有蒋阿婆或自己名字的牌子--谢老先生表示他会安排人员迎接他们。

  就在这时,一个小小的身影穿过人群扑了过来,挽住了王宇辰的胳膊:“辰辰,我们又见面了!我好想你啊!”

  王宇辰一手还托着一只打开了粽叶的粽子呢,他吃惊地打量着挂在自己胳膊上的人:“谢玲?是你吗?”

  挽着王宇辰胳膊的,正是平河市的“老朋友”谢玲。

  只不过,她如今打扮得洋里洋气的,穿着带泡泡纱的短裙子,脚上是红色的小皮鞋,头上还戴着顶小帽子,像极了海报上的港台明星。

  谢玲笑嘻嘻地道:“当然是我啦。怎么样,吓你一跳吧?你没想到我会来接你吧?我和爸爸妈妈到香江已经有两三个月了,我去了好多好玩的地方,到时候我带你去海洋公园,那儿有海豚表演--”

  谢玲小嘴呱拉呱拉说个不停,这时,停靠在路边的一辆宝马车副驾驶座上下来一人,正是谢玲的爸爸。

  他穿着笔挺合身的西装,冲着蒋阿婆打着招呼:“蒋阿婆,辰辰,你们来了,快上车,谢伯伯他早就在等你们了。”

  谢亚国爸帮蒋阿婆把行李塞进后备箱,看到王宇辰把手里吃剩下的半个粽子也要放进去,忍不住道:“辰辰,香江有的是好吃的,连外国菜也吃得到,快把这粽子扔了吧。”

  王宇辰笑嘻嘻地道:“我不,我就喜欢吃这家乡的味道。”

  他手一划拉车后厢里的那一堆粽子:“这些粽子都是我特意带到香江给自己吃的,我怕吃不惯这里的饭菜。”

  谢亚国爸一阵无语,只不过,王宇辰曾经救过他一家人的命,他的举止再古怪不堪,上不了台面,自己也不好当众指责他的不是--唉,算了,王宇辰还是个孩子嘛。

  宝马车缓缓驶入车道,穿行在滚滚车流中,谢玲坐在王宇辰身边,沿路指指点点介绍着各处高楼大厦,王宇辰嗯嗯啊啊装出乡巴佬进城的样子。

  他在另一个时空曾经多次到过香江,实在不感兴趣。

  他支着半个耳朵,听蒋阿婆和谢亚国爸聊天,听了一会儿才明白,谢文华老先生自从寻回在平河市的亲人后,一直想把谢玲一家迁到香江。

  谢亚国爸妈妈自然是喜从天降,只不过相关手续办起来较为麻烦,拖拖拉拉一直到1980年过年后才算是办妥。

  谢亚国爸感慨道:“到了香江,才知道人家过的才是人过的日子,哪像我们在平河市,买个酱油都要拿碗装,营业员打少了还得吵上半天。都是没钱穷的!”

  “可在香江,扫地工人都比我们校长的工资高!现在谢伯让我在他的工地里熟悉情况,等我学会了其中的门道,就让我挑大梁,独立负责工程项目。”

  蒋阿婆道:“那可恭喜你们了。对了,孩子他妈如今在干什么?”

  谢亚国爸道:“柳涛如今是谢伯的生活助理,主要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你知道,谢伯年龄大了,原本的菲佣虽然勤快,但做的饭菜不合他老人家的口味,柳涛烧得一手好菜,谢伯如今连饭都能多吃一碗,一个劲说离不开柳涛了。”

  王宇辰心里嘀咕,这柳涛说好听点叫生活助理,其实不就是一个高级保姆吗?她以前可是平河第一中学的老师啊。

  不过,改开初期,多少内地大学教授跑到西方各国端盘子当厨师,甚至嚷嚷出“吃不着苦的苦比吃得着苦的苦还要苦”这样的话来,就可以知道,面对金钱没有人还能端着以往的架子。

  不过无论如何,看谢亚国爸谢亚国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子,他们对自己在香江的生活非常满意,根本不留恋在平河市的过往日子。

  也好,别的不说,谢玲今后在香江就能受到国际化的教育,若干年后,就是妥妥的一个都市白领。

  宝马车穿过市区后,转而上了山,行驶在盘山公路上。

  王宇辰知道,香江地皮金贵,住在半山区别墅的,非富既贵,这谢文华老爷子既然受到内地省市领导的重视接待,又在甬城有大笔投资,的确并非普通归国华侨。

  自己当年不顾年小力弱煞费苦心救了这位大佬,还真救对了,自己接下来的一连串行动,也只有谢文华老爷子才能助自己一臂之力,要不然,自己光有脑海里的那些报纸信息,受客观条件所限,却难有更多的作为。

  宝马车稳稳地驶入岔道,进入了一个院子,车道尽头是一幢三层的西式洋楼。

  二楼的阳台上,谢文华老先生正手持一杯红酒,依栏而立,淡淡地看着王宇辰、蒋阿婆等人从车上下来。

  旁边的柳涛端上来一盆切好的水果,笑道:“谢伯,蒋阿婆和辰辰到了,你这段时间一直念叨着他们,咱们下楼去打个招呼吧。”

  谢文华轻轻抿了口红酒同,思索了片刻,淡淡道:“我有点乏了,回房休息一会儿,你帮我招呼他们吧。”

  柳涛一怔,她身为谢文华生活助理,自然知道谢伯把蒋阿婆和王宇辰请到香江来有多不容易。

  国门初开,各项规定依然很严,蒋阿婆、王宇辰与谢伯非亲非故,把他们请到香江来,颇费了不少功夫。谢伯甚至亲自打了几个电话,才疏通好关系。

  可为何蒋阿婆、王宇辰到了香江,谢伯反而找借口避而不见呢?

  柳涛正在迟疑,却又听到谢文华道:“如果王宇辰有什么要求,都满足他。你如果觉得为难,就来问我。”说着,端着红酒,转进了卧室。

  柳涛忙应了,快步下楼迎接蒋阿婆和王宇辰,走到半道,突地回过神来--刚才谢伯专门提到王宇辰是什么意思?

  辰辰虽然救过谢伯和自己一家人,有点早熟,可毕竟只是个孩子,他就算有什么要求?

  不过是孩子气实足的吃喝玩乐,就如同自己的女儿谢玲刚到香江一样,看什么都像看西洋景一样,哪里有自己对付不了的,还需要谢伯亲自出马?

  柳涛满怀着疑惑下了楼,一进客厅就重新堆起笑容迎了上去:“蒋阿婆、辰辰,你们可来了,这样久没见,我可想你们呢。哎呀,辰辰个子又长高了,是个帅小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