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0 章(1 / 1)

重生千禧时代 繁华时代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们白杨村大兴土木。

  建造祖祠的时候,请他们过来帮忙,人家眼高手低的完全不把他们白杨村放在眼里。

  有些人甚至还口出狂言说:你们就一个小村子嘛,连镇子上县里都没有这么搞,你们凭什么这么搞啊,意思你们很厉害是吧?

  这些话自然而然传到了老村长的耳朵里,身为整个白杨村的老村长,当然对于他们的行为异常生气了,但没法子嘛。

  人家想不想过来帮忙,那是人家的自由。

  他们就算是只能在后面多说几句,也不能在别的地方指责别人,这不是一个什么很好的习惯。

  而且白杨村的这帮人比较淳朴,也没有背后嚼人舌根的习惯,要不然这么长时间为什么几乎没人出去打工呢?

  这一来是因为老村长的威慑力比较强。

  二来也是因为他们现任老村长对自己的村子有一种神圣的向往感和信赖。

  所以说,对于外界的那些花花绿绿的世界,他们宁愿不过去,也想待在村子里面,就是这么一个习惯和信仰的问题,在脑海中滋生着。

  一帮镇上的人被老村长说的是面目耳赤的,却没有一个人敢反驳。

  事实正是如此。

  他们镇上的人确实对于其他村子的人,有一股天然的鄙视感。

  但没有想到的是,风水轮流转,今天到了人家白杨村。

  现在眼看着人家白杨村有了,从京东那边来了,大老板愿意对他们的农业发展进行帮助,往后整个白杨村,说不定会一跃成为比镇上还红火的村子呢。

  这个时候,人们对于村子的想法,其实并不是固有的那种思想去作祟。

  就比如说,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华西村,人家虽然只是个村子。

  但党支部书记,甚至比县长还要牛。

  而且那位曾经在华西村当政的大人物,当时还曾经口出狂言,哪怕给他一个县长的位子都不去,就要安安稳稳地待在他们村子里面。

  那确实很厉害,家家户户有小车,家家户户住别墅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再或者说,有小商品之都之称的义乌,虽然只是一个县级市,压根就没办法和那些地级市相比。

  但谁让人家是小商品的中心呢,发展起来的GDP,甚至能够和一些沿海地区的强力城市相提并论。

  说白了,这年头只要有钱,那就是正义。

  而要怎么有钱,首先得有知识,所以说,周正打算从白杨村的教育入手。

  其实能看得出来,白杨村和其他的村子差不多,对于学校的重视程度并不高。

  整个学校位于村子的一个侧方,身后的一帮镇上的人为了巴结周正,为了巴结了村长,那是活生生地把车给推了进来,而且害怕底盘受到摩擦。

  那帮人甚至想到,用一些布条把底盘包住的想法,当然,周正其实也并不是那么咄咄逼人的。

  他当场就否定了这个提议,车这个东西嘛,就是开的底盘摩擦肯定也是有的,再说了,如果他往后买车,肯定是要买越野类型的。

  毕竟,以后如果搞农业的话,肯定是没少去别的村子里跑,到时候,如果光顾着开豪车,在那些村民身边炫耀,其实就没什么意义了。

  二十多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推着一辆崭新的小轿车进村子,确实引起了一个不小的轰动!

  坐在车上,周正喝了口水转头看向王平说:“王老师,你家在哪儿呢?”

  “呃……我家前年刚盖的房,原本老家在学校那边,现在已经搬到村子中心去了……”

  “那你不介意去老家那边看看吧?”

  “当然不了,其实我是巴不得现在赶紧把村子里面的学校给修好。”

  在他看来,如果以后想有发展的潜力的话。

  那再怎么说,肯定也是要围绕着学习来说的,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学习这个东西,几乎是贯穿了他们这些穷苦人家的一生。

  如果他们不能在年少的时候学习更多的知识,那么以后,就不可能有致富的可能性了。

  “那行,咱们走吧……”

  周正说着话,老村长则向外面的那帮人吩咐,说:“往村子那边的学校方向推……”

  白杨村没有什么所谓的幼儿园,只有一个小学,小学也只有一个老师。

  这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毕竟,在2000年这个时间段里。

  除非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才有可能有有钱人让孩子上幼儿园,至于农村地区的那帮人,基本上能够上小学就已经不错了。

  这还是在村子里,要知道,这会儿连镇上都没有初中,等6年的小学上完了,想上初中,那还得考上县里的中学。

  要是实在考不上,学习之路就只能止步了!

  说是让那帮人推,也不能真的让人的推啊,刘云栋在前面小心翼翼地开着,到了后面有些平坦的道路上,那帮人基本上就不用推了。

  说白了,他们也就是过来也要见识一下,周正嘴里的这些话到底是真是假。

  白杨小学,一个听起来有些勃勃生机的名字,只是等周正刚一过来,结果就看到所谓的小学,竟然只是几间土坯房。

  和村子里的那几间砖木结构的房子相比,学校这个地方看起来非常简陋。

  像这种土坯房其实特别特别危险,尤其是如果一下雨的话,很容易倒塌的。

  这一想到里面都是那些孩子们,如果他们在上学的过程中遭遇到了暴雨或者什么别的灾害,说不定会有危险的。

  上一世,他就曾经采访过一些因为泥石流,而失去家乡的孩子们。

  那些小孩很可怜,尤其是那些父母丧生在了泥石流里,只剩下了孩子的那些人。

  看着孩子单纯的眼睛,周正甚至都不太好意思告诉他们,他们的父母其实已经没了。

  下去,搀扶着老村长走进学校。

  周正看着几间土坯房边上,还有一片空地,只是在空地上,已经长满了杂草。

  看样子这里应该是所谓的操场了,不过光是打眼一看就知道,这个所谓的操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用过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朗朗读书声,从土小房子里传了出来。

  周正有些诧异,转头看向老村长说:“村长爷爷,我听说咱们村子是不是还有个老师?”

  老村长点了点头,眼神里有些愧疚,说:“是啊,他叫杨铁林,是当年上山下乡来的我们村子的高级知识分子。

  其实按道理来说,以他的资历吧,当年如果往上报的话,其实是很有可能被招到京城那边去的,也不至于在我们这穷乡僻壤这个地方待这么长时间。

  可是啊,当时县上有人过来找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