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1 / 1)

重生千禧时代 繁华时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本上也都是国内顶尖的。

  比如,最新投入运营的柴油动力火车。

  可能在其他比较落后的城市,绿皮火车依旧是主流。

  这个划过了国家三十多年的历史,从50年代就开始运营的大众化火车,在京都,已经开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从科技上来讲,柴油机车替代蒸汽推动,也是历史的必然现象。

  而有幸能感受到这个国家快速发展步伐的他,却当真有些发愁。

  春运大潮,最终还是没让他躲避过去,并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回家的这天,刚好是大年二十八。

  在电子化产品还不能成为大幅度的娱乐性产物时,华夏人的年味,还是很足的。

  几小颗腊八蒜里,就能体现出点点年味儿,也正如民谣里讲的好: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

  一路公交坐过来,才办年货的人们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

  小孩手里拿着零食,牵着大人的手,小脸红扑扑,兴奋的来回看着。

  而他呢,在喧闹的人群中,显得很轻快,身上也没提什么行李。

  只是背上了他那被洗的有些发白的背包,里面装了两三件衣服,以及一个记满小说资料的本子。

  “呜呜,呜呜!”

  挥手告别的人们,对告别的那股淡淡的哀愁,像是有散不尽的执念似的。

  火车渐渐开动,坐在窗边的周正,则庆幸着前几天,就已经很聪明的,早早买好了车票。

  当然,就算他没有买票,凭他现在和梅姐的关系,也能被塞到仓车里。

  一条长龙一般,连着十几个车厢的火车头,带着他心里的那抹思念,渐行渐远。

  回首,看着眼前不断变换的景物。

  周正的心情有些孤寂。

  他甚至很难想象,自己十八岁那年是怎么一个人孤独踏上火车,来到了这么一个他完全陌生的城市。

  念书,生活,玩乐,奋斗!

  似乎短短的一句话,就能囊括他现在所做的事情。

  但这是他做出的选择。

  人的一生,势必也要做出很多选择。

  比如说,是安安稳稳的待在老家上大学,出来凭着爸妈的关系,在县城,或是省城当个小公务员。

  亦或是为了自身最实际的利益,追求前途,嗯,迈着大步子来到这机遇遍地的京都。

  “唉!”

  一声长叹,似乎是能够囊括他现在所有的情绪一样。

  很难想象,一个十分稚嫩的面庞下,会有一个极其老旧的灵魂。

  他像是早就已经失去了青春的荣光一样,太过于成熟。

  岁月的痕迹,也难以抹平他身上的伤痕,正如他现在思考着回家要和父母怎么相处。

  他不敢去想。

  因为一旦这样去想,他就害怕自己会陷入尘封的记忆碎片里,而这一段记忆也难以被找回。

  套用后世一个比较火的词来解释,他的家庭,就是所谓的原生家庭。

  即,父母、爷爷奶奶,七大姑八大姨的,都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

  就算是相互有距离,并不遥远。

  可就是这么一个庞大的家族里,亲戚们却总是打着所谓的相互帮衬的旗号,对他那在县城财政局办公室里,当个副主任的老爹,经常哭穷。

  亲戚的百般要求,与妻子陈月华的鄙夷,使得矛盾双方的两个点,似乎永远也无法构成一条直线。

  先不说改变,光是想想,周正就觉得心很累。

  老爹还是太单纯了,太善良了。

  又或者说,他其实知道亲戚到底是些什么人,却苦于感情牵绊,而没有办法下死心。

  所以说,他这次回去,就是要解决这一切。

  ……

  列车行驶的速度,还算是蛮快。

  身为西部大省的陕省,身份和地位在这个时候,因为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在全国都算是能排得上号。

  整整两天时间,京西铁路上穿行的新式火车,驶过了风景迷人的草原。

  也去到了风沙较多的林地,伴随着车窗外景物的不断变化,归途,已经越来越快。

  ……

  下车,出站口。

  顺着人流的裹挟,背着一个破背包的周正,显得很平静。

  可这看似不设防的动作,却是没有人清楚。

  除了小说大纲的本子和几件破衣服之外,书包最后方的夹层里,还放着三千块钱。

  毫无疑问,这钱是裴玉拿过来的,说是齐总编为了感谢他,做出的一点小小的表示。

  至于稿费,单论!

  周正推脱不要,他又不是为了钱。

  却被这小辣椒一句,“就当是你给出主意的报酬,这总行了吧?”

  给堵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三千块,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些钱,可丝毫不亚于在以后,随手揣着两万块的现金,在街上晃荡的感觉。

  在人流里,他的目光不断的朝一旁望着。

  这会儿的春运大潮,蛇皮袋子,还有什么化肥农药的袋子,已经变少了。

  更多的替代品,是那种几个颜色交织在一起的编织袋。

  可能农民大哥们不会知道,往后会有一位来自于华夏的国际超模,会这这玩意,背出上万块的时尚感觉!

  直接背着包出站口,看着举着牌子,一道道期待的目光,他莫名觉得有些讽刺。

  一点都不指望家里会有人过来接他。

  又谢绝了身旁几个宰客的出租,周正挎着包,熟练的来回转,寻找出口。

  他的步伐很娴熟,毕竟是回家了嘛。

  等到转过了四五个出租车聚集的地方,周正来到了一个中年男人身边。

  “牛哥,出活啊!”

  周正笑着,裤兜里的“红梅”牌香烟,已经被掏了出来,送到男人的手边。

  牛山一愣,小眼睛睁得大大的,稍加辨认,黝黑的脸上,才露出笑容。

  “小周?你小子啊,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熟练的接过香烟,牛山瞅了一眼,直接踹在兜里。

  又从口袋里摸出半包金丝猴,斜斜拿出一根,憨厚的笑了笑:“嘿嘿,到咱这,还是抽这东西带劲!”

  也不点破他的小心思,周正指了指他身旁的黑三摩,“您这车,有客吗?”

  一脚跨上车,叼着烟,牛山含糊不清的说着:“说那些干嘛,见外了不是。就算是有客,你牛哥也得给他踹下去。快,上车!”

  像这种有棚的黑三摩,曾以物美价廉出名。

  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也曾对交通产业,有过很重要的补充作用。

  但随着后来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发展产业的诞生,它们才慢慢在大城市走向没落。

  说起来,可能有人不相信。

  这年头的出租车司机,身份地位丝毫不亚于国企工厂里的职工。

  社会地位高不说,就像古都这种省会城市,跑的勤一点,赶上人多的时候,一天两三百都是少的。

  别问,问就是市场经济的伟大魔力。

  “你咋这个时候才回去,学校那边,有什么事儿耽搁了?”

  一般像这种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