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1 / 1)

重生千禧时代 繁华时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背景这么硬。

  竟然是名牌大学的学生,而且还是在读生!

  领导就是领导,不仅是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有所部署。

  哪怕整件事,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程度,他也只是小小的发了一通脾气,就马上下达了准确的指令。

  “去,向外张贴公文。就说经过我们京都新闻出版署的检查,那人大学生写的小说,系原创作品,不存在任何与其他作品相似度重叠的情况。”

  “嗯……至于说上一次出现的情况,是其中的一个检查人员失职,拿错了报告单。”

  “另外,你找几家有影响力,报风比较正派的报社,把咱们的公文挂上去。”

  “是,领导!”

  大领导的气魄,自然不是底下人可以轻易揣摩。

  或许,那些不可一世的大报社,还没有看清整件事情所造成的极其恶劣的影响。

  又或者,他们以为凭借自身的身份,就可以摆平一切。

  却忽略了在民众的影响下,舆论的压力足以使得他们不可一世的势力灰飞烟灭。

  天平,也逐渐开始往周正这边倾斜。

  要说在整件事情中,周正所扮演的角色,那可一直都是受害的那一方。

  而他本人也以这样的一个姿态,出现在了普罗大众的面前。

  在网络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想要让一个人堂堂正正的站在大众面前,并非设想的那么容易。

  很多人以后追求理科,忽视了文学的作用,最终沦为赚钱机器,内心空虚的不行。

  但就是这种文化产品,才更能牵引住人们的心情。

  就像是有句话说的那样:物质财富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精神财富引导人们的思想意识。

  可他是怎么,在这一天的时间里,就把整个事件传播出去,让民众进行广泛传播的呢?

  其实很简单。

  光是刊登报纸广告,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这一切。

  说起来,那天下午他并非只是傻乎乎的请了律师事务所,发布律师函。

  同一时刻,也做了好几手的准备。

  半数报纸广告的刊登,虽然花费了上万元,但总算是得到了裴玉的认可。

  制作简单,传播覆盖面大,实效性强的报纸广告,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时间段里,就是扛把子的消息散步渠道。

  正如那个时候经典又让人忍俊不禁的征婚广告,可不就是一个时代缩影下的特色产物?

  有了报纸广告的选取。

  再加上,他选择了后世以业界良心著称的洪瑞律所。

  以及他故意把自己身份公布出去,也是因为知道了学校的那位传奇人物,马上要出任央行副行长的消息。

  这三个条件全部加在一起,连带着他小说的读者们,就是他硬气的表现。

  善于做议程设置,将一切资源利用到极致的周正,在这次和京都报社的对抗中,利用几步点睛之笔的布局,可谓是大获全胜!

  ……

  “怎么样裴姐,我就说嘛,我们伟大的祖国,公正的上级领导,怎么可能放任那群害人之马在那里胡作非为啊!”

  周正很得意,手上拿着刚刚传真过来的文件,脸上的笑容,在不断起伏!

  【“关于对人大学生周正,乃其作品的重新调查结果公示!”

  京都新闻署:经我司核实调查,并多方比较,《飘渺至旅》系作者周正原创作品。

  我司对上一次的调查结果,产生的巨大漏洞,向作者本人,以及受到误导的群众,报以深刻的歉意。

  同时,也很高兴大家对这件事情的关注,对很多群众的一些信件,我司也做了相应的参考,以后在相似的时间过程中,会有更加公正的评判。

  诸如此是产生的结果,今后将严厉排查,尽量降低出现事故的机率……】

  京都新闻署的文案人员,真的是要加鸡腿了。

  洋洋洒洒几百字,却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深刻作用。

  就连周正,忍不住都赞叹了一句。

  甚至连他本人看完整个公告,心里有那么一刹那,都差点被骗了。

  以为在这件事情的发展过程中,京署是蒙在鼓里的。

  以为他们就是个背锅的。

  那么那些比较单纯的人民群众,十有八九也会上钩吗?

  他们也很可能,不仅不觉得京署是故意而为之。

  反而以为他们虽然工作上存在失误,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能在这种事情上态度公正,就已经很不错了。

  文字啊,当真的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

  它通过奇妙的排列组合,可以扭转民众的思想,亦可以,产生舆论风暴。

  或许老爹当年把他送到这里,也存在这种想法吧?

  只是说起来,要怎样进行信息正确的把控。

  最终取决的,可不仅只是肩上那沉甸甸的责任,还有胸腔里的那抹火热吧?!

第二十七章 归来,已不再是少年

  关于《飘渺至旅》所掀起的狂风骤雨,在整个圈子里所得到的关注,无疑最巨大。

  上层领导亲自审查,还不惜自行打脸,做出了和上次截然不同的答案。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各大报社里的总编,难道还不清楚吗?

  他们可都是真正的人精。

  而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也正如快刀斩乱麻一样的节奏。

  京都日报的领导,只能“自断双手”,黯然退场被停职调查。

  就算是以后还能被启用,基本上也不会被任命在比较重要的职位了。

  而诸如她一样的大佬,虽然没背上那个大锅,但因为参与这件事,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上头领导的警告。

  谁也不知道华夏是个人情社会啊!

  在领导面前如果印象不好的话,以后就算是你干的再出色,除非到达了一个行业顶尖的水平,不然都很难让领导正眼相看。

  只是相比于他们的遭遇,其他的一些私人的小报社,那就更处于寒冬之中了。

  后来,有人统计过这样一个数据。

  说是因为这本小说所引起的报社相争,导致京城将近百分之五的报社,都面临破产,或者被收购的局面。

  很多人最后也是回过神来,大骂青年周末居然如此狠毒,一点情面也不留。

  就是在给他们挖坑,让他们乖乖往里面跳。

  但他们却忘记了,自己当时何尝不是以这样一个狰狞的面孔,对待青年周末。

  青年周末报社。

  总编办公室里的齐云,狠狠的攥着拳头,心情是止不住的兴奋。

  他忍不住抬头看向一旁的裴玉,这小妮子也是一幅喜不自胜的模样。

  “对了,咱们的大功臣呢?要是没事,叫他出来高兴一下。”

  “嗯,可能不行。他今天早上给我打电话说,回家乡去了……”

  ……

  京都市。

  身为这个国家的门面,定位在国际化大都市的它,除了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一些基础设施,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