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从战术上来说,华沙会战普军赢得非常漂亮,一举扭转了华沙地区的不利局势。
可在战略上就不一样了,华沙会战后俄军丧失了在华沙地区的兵力优势,接下来俄第三军、第六军恐怕就要谨慎、再谨慎。
普军想要寻找机会围歼剩下俄军,几乎没有可能。以伊万诺夫的作风,接下来俄军多半不会主动发起进攻,而是远远的吊着普军。
俄第三军、第六军加上前面的第七军、第五军残部,总兵力仍然高达六十万。想要击败他们,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前面的战斗,普军也不是没有损失,毛奇手中的兵力恐怕和俄军相差无几。想要分兵增援其他战场,也很难做到。
普军一旦分兵,这些俄军就会立即扑过去,夺取华沙地区。
毛奇不敢放弃华沙地区,丢了华沙地区也就丢了波兰。无论是政治影响,还是军事影响都不是柏林政府能够承受的。
战前总参谋判断普波联邦的两分胜算,那是建立在华沙会战普军全胜的前提下,毛奇必须要把俄第三军、第六军一起干掉。
正常情况下,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毛奇应该是意识到了没有把握,才会提前动手,不给俄国人集结兵力的时间。”
从军事上来看,毛奇的做法肯定没错。等俄军集结了起来,就算是送上门来了,他们也吃不下,先下手为强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
正确的选择不等于最后的胜利,实力上的差距,不是靠个人就能够弥补的。
如果只是考虑军事,现在放弃华沙地区,先干掉南线的俄军,再回来决战才是最佳选择。
实际上,这根本就做不到。普军中还有大量的波兰士兵,毛奇敢不战而弃华沙,波兰士兵就要哗变了。
财政大臣卡尔质疑道:“这恐怕未必吧!普波联邦已经全面动员,很多退役的老将都重新回到部队,军校的学生也提前毕业,进入了军队服役。
这些新编部队训练不足,战斗力堪忧,可是用来守城、拖延时间总是可以的。”
阿尔布雷希特点了点头:“柏林或许能够守得住,但是波兹南绝对守不住。战争进行到现在这一步,波兰人已经靠不住了。
东普鲁士会战俄国人有海军优势,普军也没有胜算,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普波联邦输不起,无论是哪里被俄国人突破,华沙地区的普军都会变成孤军。”
人心是最复杂的,忠诚也是有价的。
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而不是政府说出来的。俄国人都兵临城下,政府还说坚持就是胜利,谁会信啊?
普波联邦才建立几年时间,国民忠诚度根本就没来得及培养。人心乱了,那就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沙皇政府统治波兰地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在当地也不是完全没有根基,资本家、贵族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俄国人暗地里有勾搭,再正常不过了。
……
略加思索过后,弗朗茨做出了决定:“既然大局已定,我们就不要插手了。让移民署做好准备,新一轮的移民潮那是就要爆发了。
这次移民非比寻常,里面有大量的退役士兵,必须要做好筛选工作,不要让极端主义分子混进来。”
没办法,这年头欧洲思想界就是一团乱麻,各种思想横行,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空想主义。
尤其是战乱地区,更是各种极端主义思想的高发地。奥地利吸收移民是为了发展殖民地经济,可不是为了试验新思想。
“是,陛下!”
……
第两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锅
柏林王宫,刚刚结束了一场庆功宴会,作为宴会的主角,毛奇被威廉一世特意留了下来。
宾客们散了,威廉一世的喜色也荡然无存。看得出来,刚才的轻描淡写、成竹在胸都是装出来的。
作为普波联邦的国王,威廉一世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在面临的危机,华沙会战只是战术上的胜利,并没有扭转战场上的不利局势。
只不过民众需要信心、需要胜利,为了稳定人心,才有这场自欺欺人的庆功宴会。
威廉一世关心的问道:“元帅,华沙会战什么时候能够结束?”
“不知道!”
普普通通的三个字,用在这里就有些沉重了。似乎耗尽了毛奇全身的力气,说完神色瞬间黯然了下来。
这是真实答案,华沙会战什么时候结束,已经不是普波联邦说得算了,决定权早就转移到了俄国人身上。
停顿了一下,威廉一世加中了语气:“如果我硬要一个时间呢?”
毛奇摇了摇头:“陛下,这不是我能够决定的!想要结束华沙会战,也要看俄国人答不答应。
俄第四军、第五军都残了,他们第的七军还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第三军、第六军正在赶来的路上,要不了多久就会抵达前线。
这只是一个开始,据我所知俄国人还有七个新编军,敌人至少可以抽调四个军投入到华沙战场。
就算他们都是炮灰饭桶,我们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击败他们。何况敌人现在根本就不急着决战,我们要主动出击难度就更大了。
从军事上来说,敌人已经进入我们的腹地,华沙地区已经丧失了继续守卫的价值。
如果可能的话,我建议先放弃华沙地区,集中兵力先解决南北两线的危机,专心进行普鲁士王国保卫战。”
见威廉一世久久没有说话,毛奇知道他犹豫了,继续补充道:“我们退守普鲁士王国,除了化解战略上的被动外,还可以利用德意志民族主义影响维也纳政府的决策。
奥地利支持俄国人不是没有底线的,如果让他们发现沙皇政府有侵吞德意志地区的意图,情况就要发生变化了。
没有奥地利人的支持,沙皇政府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只要他们兜里没钱了,这场战争也就结束了。
如果进展顺利的话,我们还有可能在普鲁士地区围歼俄军主力,重新收复失地。”
表面上看来,奥地利支持俄国人就是为了剔除普波联邦这个竞争对手,为统一德意志地区扫清内部障碍。
一旦俄国人对德意志地区流露出兴趣,俄奥翻脸是分分钟的事情。就算是政府能够顾全大局,民族主义者也会挑起纷争。
威廉一世摇了摇头:“这是最坏的打算,放弃波兰地区容易,想要再拿回来就难了。
伊万诺夫的用兵风格,你是亲身领教过了,你觉得他又多大可能上当?
俄国人要是继续稳扎稳打,我们是撑不了多久的,没准都等不到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