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5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损失惨重的部队中,以保障主力部队的战斗力。

普波联邦的1668万军队,真正能够投入一线作战的,勉强也就一半。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了,足以证明柏林政府的组织能力。

兵力不足,战场上自然容易吃亏。伊万诺夫虽然用兵保守,却不缺乏“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狠辣,疯狂的玩兑子游戏。

消耗战的背后是俄罗斯帝国即将突破三百万大关的总兵力。即便是俄军在战场上的交换比吃了亏,可是凭借数量上的优势,在战略上他们还是占了便宜。

……

毛奇:“我反对现在进行极限动员,战争不是靠人多就行的,拼人力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是俄国人的对手。

战场上的不利局面只是暂时的,俄国人看似占据了优势,但优势的背后伊万诺夫面临的政治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中。

胜利最容易使人迷失,按照伊万诺夫的打法,俄国人即便是赢得了这场战争,也会元气大伤。

付出上百万人的伤亡,最后收获的一片白地,外加负债累累。

据说所知,沙皇政府可是把俄属巴尔干地区和大半个乌克兰抵押给了奥地利。

以俄罗斯帝国现在的实力,如果他们不想把这些地区割让给奥地利,就必须要想办法还清债务。

伊万诺夫的战术看似稳妥,实则是在奥地利人打工。战后沙皇政府无力偿还债务,势必要割让大量的领土抵债,我不信沙皇政府能够接受。

只要再打几次胜仗,看似大局已定,沙皇政府就会逼着伊万诺夫出来和我们决战,或者是换人。”

政府主张扩军,军方的老大却反对扩军。这样诡异的事情,在世界历史上都不多见,现在却真的发生了。

毛奇非常清楚,他这个决定会令很多军方将领不满,毕竟扩军是大家最好的升官机会。

但是没办法,这场战争进行的非常激烈,普军每个月都要付出少则数万,多则十几万的人员伤亡。

极限动员看似解决了兵力不足的问题,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普波联邦人力有限,极限动员只是在消耗后期的动员能力。

本来就是在诱敌深入,搞一大堆军队出来,放在家里不动,沙皇政府怎么可能放松警惕?

不放松警惕,让伊万诺夫那家伙继续指挥,双方一直拼消耗,最先撑不住的还是普波联邦。

况且,新编部队短期内无法形成战斗力,想要主动发起决战都做不到。除了增加消耗外,对战局的帮助并不大。

外交大臣杰弗理·弗里德曼:“元帅阁下,我承认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不要忘了还有国际势力。

我们和伦敦政府的谈判,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外交上他们已经出手了,北欧联邦的威胁不复存在。

假如我们动员三百万军队,沙皇政府想要继续保持兵力优势,势必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动员。

那么他们要动员多少部队,究竟是五百万、还是六百万?

军队是吞金兽,我们有英法的财力支持,再坚持一年也不成问题,沙皇政府能够坚持多久?

我不认为奥地利会无限度的支持俄国人,他们投入的资本已经够多了,必然要考虑收回成本的问题。

外交部已经向维也纳政府释放了善意,我们做出了重大让步,不在谋求俄国人抵押给他们的领土,并且支持他们获得君士坦丁堡。

当然,这些可能打动不了他们,不过稳住奥地利还是够了。只要维也纳政府动摇了,沙皇政府就会因为缺乏资金,无法继续保持兵力优势。

敌人没有了优势兵力,我相信元帅阁下有得是办法击败他们。这比等着敌人犯错,风险要小得多。”

看似平淡的背后,实则是权力的博弈。按照政府的意图扩军,靠财政托死俄国人,那么主导这次战争的主角就由军方变成了政府。

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背后还有英国人影子,伦敦政府的突然出手,给了柏林政府抢夺主导权的机会。

毛奇咆哮道:“疯子!杰弗理,你真是一个疯子!

居然把希望寄托在英国人身上。莫非你真的以为英国人,就会一直支持我们了?

稳住奥地利?

啊,上帝!

杰弗理,你还真敢想啊!

参合到英奥博弈之间,还想把他们玩弄于鼓掌之中,你是嫌我们的麻烦还不够大么?”

不是毛奇悲观,实在是杰弗理的计划太理想主义了。一切都建立在英奥两国,跟着他们剧本走的前提下。

假如英国人不继续提供贷款,又或者是因为英奥两国博弈,维也纳政府继续向沙皇政府提供贷款,都会给普波联邦带来灭顶之灾。

国家和国家也是不一样的,英奥两国的财力不是普俄能够比的。只要利益足够大,拿几个亿进行一场代理人战争,并非不可能。

杰弗理·弗里德曼冷笑道:“元帅阁下,你多虑了,风险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大。

如果你知道我们欠英国人多少钱,你就明白伦敦政府为什么会支持我们。

光本金就高达21亿英镑,这还只是贷款和债券。我们欠英国企业的货款,还有14亿英镑,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天60万英镑的速度增加。

如果计算上利息,我们需要偿还英国人近6亿英镑的债务。债主们如果不想血本无归,他们就会想办法让伦敦政府支持我们。”

这个解释令毛奇瞠目结舌,他做梦也想不到柏林政府居然会欠下如此巨额的债务,更想不到欠债还有如此大的好处。

当然,好处只是暂时的。到了还钱的时候,就轮到他们哭了。

停顿了一下,缓和了情绪毛奇问道:“那么奥地利呢?不要告诉我,我们也欠他们巨额债务。”

杰弗理·弗里德曼微微一笑:“自然不会。奥地利的银行家根本就不看好我们,他们把钱借给了俄国人。

没有债务影响,但是可以进行利益交换。在国际政治中,只要利益够了,敌人和朋友是可以发生转变的。”

杰弗理·弗里德曼的自信没有令毛奇再次动容,只是摇了摇头:“伯爵阁下,你的梦该醒了。

理论上,我们退出德意志联邦后,确实可以和奥地利进行交易,用支持他们吞并德意志联邦,换取他们在这次战争中保持中立。

不过你认为我们有得选择么?英国人会答应么?法国人会答应么?”

这是债务过多的后遗症了,英国人的钱不是好拿的。拿钱不办事的国家确实有,但普波联邦却不是其中之一。

伦敦政府现在愿意扶持普波联邦,除了打击俄国人之外,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