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政府哪里有这么多粮食?
要知道他们的产粮地,大都在沿海平原地区,打烂了沿海地区,同样也摧毁了奥斯曼帝国的农业生产。
当然,理论上奥斯曼帝国是不可能被完全封锁的,他们还可以从波斯地区进口粮食。
看了一眼中东地图,弗朗茨就知道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铁路,靠牛车、马车运输,估计一车粮食从波斯运到安卡拉,半路上就吃得差不多了。
即便是英法两个金主,也负担不起这个恐怖消耗量。奥斯曼帝国能够坚持一年时间,那都要靠****保佑。
弗朗茨皱了皱眉头:“这么一来的话,奥斯曼帝国就元气大伤了,后面的戏又怎么演呢?”
这是问题的关键,奥斯曼帝国被折腾废了,那么怎么让英法相信奥地利后方不稳,短时间内没有能力争霸欧陆?
阿尔布雷希特脸色一沉,缓缓的吐出了两个字:“仇恨!”
“只有俄国人在奥斯曼帝国干得天怒人怨,让奥斯曼人恨不得食其肉、碎其骨,才能够让他们坚持下来。
不一定要是苏丹政府,换上一届新的政府也一样。奥斯曼帝国内部矛盾严重,一旦局势恶化爆发革命的可能性非常大。
一个新生政权出现,改革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让他们表面上变得强大了起来。这个结果,应该可以让英法做出误判。”
见众人陷入了沉思,阿尔布雷希特又补充道:“战争不是儿戏,如果我们故意对奥斯曼帝国留手,谁都能够看出有问题。
这项作战计划并不难,俄国人同样也可以想出来。到时候他们主动提了出来,我们也没有合理的借口拒绝。”
弗朗茨点了点头,表示了认可这个说法。这么简单的作战计划,估计有点儿军事常识的人都能够想出来,无非是迟早的问题。
明明有海上优势却抛弃不用,还要傻乎乎的硬干,传出去弗朗茨都丢不起那脸。
“先和俄国人进行沟通,看看沙皇政府有什么不同意见。如果大家计划差不多,那就这么办吧!”
把拉仇恨的任务交给俄军,弗朗茨是一万个放心,都不需要做什么,让他们本色出演就行了。
血海深仇带来的后遗症,已经被弗朗茨忽略了。债多不压身,双方都积攒了几百年仇恨,还有什么好怕的。
按照既定的战略,这么折腾下去,奥斯曼就算是侥幸存在了下来,未来也注定是一个小国。在奥地利的眼皮子底下,他们根本就没有回血的可能。
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东战争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乏聪明人。奥地利军方的计划,很快获得了俄国人的认可,双方在对土作战问题上达成了协议。
经过了一番激烈争夺后,联军指挥官还是落到了奥地利手中。不是因为奥地利出力大,主要是沙皇政府穷。
“拿人手短,吃人口短。”俄军的作战物资要维也纳政府出,在谈判中沙皇政府自然底气不足。
说是联合作战,实际上还是各打各的。奥地利负责解决敌人的海军,并且掩护俄军登陆,保障海上运输通道畅通。
到了陆地上,俄国人就可以自由发挥了,打生打死都和奥地利没有关系。必要的时候,双方进行配合就行了。
比如说:敌人被调动起来后,突然转移战场,进攻新的目标,这就需要奥地利派船。
时光匆匆而过,1874年3月1日,弗朗茨以“复仇”为名,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哈布斯堡王朝再次和奥斯曼帝国开战了。
同日,沙皇政府也以“奥斯曼帝国干涉俄国内政,阴谋策划保加利亚叛乱”为由,向奥斯曼帝国宣战。
苏丹政府还没有给出回复,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第二次近东战争全面爆发已成定局,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
弗朗茨以“复仇”为由的宣战借口,在国际上还是遭到了非议。对比俄国人的战争借口,这个借口简直就像是在凑数。
幸好敌人是奥斯曼帝国这个欧洲公敌,大家议论几句也就完了。除了个别人外,大多数欧洲民众还是做起了幸福的吃瓜群众。
少数几个替奥斯曼帝国叫屈的,不等维也纳政府理会,就有人在报纸开喷了。弗朗茨非常欣赏这种热心群众,就是不知道,这是不是报社的托。
新闻总是需要炒作的,都只有一个声音,报纸怎么能够有销量呢?所以一般情况下,遇到了大新闻,欧洲的报社都喜欢分成两波,大家一起发财。
……
巴尔干半岛,俄军正在进行集结。不得不说沙皇政府就是实诚,说好的十五万人,就是十五万人,不要说武器装备,就连军装他们都省下了。
看着眼前赤手空拳的十五万俄军,阿雷斯特将军久久无语。不管怎么说,作为这次联军的总司令官,这些问题他还是要解决的。
维也纳政府承诺提供十五万军队半年的作战物资,那就必须要兑现。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阿雷斯特对俄军将领说道:“伊万诺夫将军,武器装备已经运到了,你们现在就可以派人过去接收。
不过军装必须要等等,奥地利没有俄军制式的军装,目前正在赶制中,你们还需要等等。”
说这话的时候,阿雷斯特内心是崩溃的。赶制个鬼,事先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一出,谁知道沙皇政府连军装都省了?
好吧,十五万人的军装也不是一个小数字。按照奥地利的标准,新兵入伍一次性发放三套是标配,遇到换季还必须要再发放三套,训练中意外损坏还可以更换。
初步估算,给十五万俄军发放军装,这也要好几十万神盾。不是军装贵,主要是还有配套装备如:水壶、军靴、背包、帐篷……
不要怀疑,看这架势就知道,除了人之外,俄国人是啥也没准备。为了省钱,沙皇政府已经顾不上面子了。
阿雷斯特理解俄国人做法,十五万军队空手而来,至少可以获得价值六七百万神盾的装备。
巅峰时期的俄罗斯帝国或许不会在乎,现在这可是沙皇政府差不多一个月的财政收入。和实际利益相比,面子又算得了什么呢?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句话是一点儿也没有错,进入热武器时代后,战争成本也在大幅度增加。
为了这次近东战争,维也纳政府可是准备了15亿神盾的战争经费。这笔战争经费,最多也就支持一年时间。
如果战争持续了下去,最后还要继续加钱。这也是维也纳政府不愿意打仗的原因,实在是太伤钱了。
听了阿雷斯特的解释,俄军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