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3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因,主要是富国银行不曾承接过对俄贷款,同时它还是奥地利四大银行之一,资金实力雄厚。

客户经理艾伯特面不改色的说道:“抱歉,菲利波特先生。这是高风险贷款,我们必须要加上资金的风险成本。”

一句高风险贷款,让菲利波特如梦初醒,急忙问道:“是不是还要按照贷款额度九折发放,并且还是按月还本付息,甚至还要扣除第一年的本息和?”

客户经理艾伯特微笑说道:“是的,菲利波特先生。没有想到你对银行业这么了解,难道之前你还去过别的银行?”

菲利波特虽然面上不显,心里早就骂开了。自己好歹也是一家银行的股东,这种坑人的套路怎么会不知道呢?

只不过当初看到这些套路的时候,菲利波特还非常的高兴,毕竟是用来坑别人的,现在轮到了自己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按照一系列套路操作下来,能够拿到贷款度百分之六十的钱,那都是上帝保佑。

要是运气不好,直接打上一个对折,只能拿到贷款一半的资金,也是正常情况。

实际到手资金少了,可是债务本息仍然要按照约定全额偿还,少了一个先令都不行。

菲利波特头也不回就直接出了大门,这种趁火打劫的高利贷他要是借了,估计未来就要替富国银行打工了。

与其如此,他还不如将手中的债券出售,从富国证券手中套现,度过这次危机。

想到了这里,菲利波特更加郁闷了。貌似富国证券也是富国银行旗下的子公司,怎么都避不开了。

至于去其它银行,还是不用做梦了。菲利波特先后已经造访了十几家大型银行,大家给出来的条件都是大同小异。

趁火打劫的时候,银行都是一样的嘴脸。这也不能全怪银行,在可能出现挤兑危机的情况,对外发放贷款的风险系数大大增加,利息自然也增加了。

至于所谓的利率几个点贷款,仅仅只是存在于理论上。在实际操作上,除了政策性贷款外,不然这么低的利息,银行是很难接受的。

事已至此,自然是只能割肉了。菲利波特的资金缺口不算太大,只要出售掉手中的俄债,就可以度过眼下这一关。

这样一来他的损失虽然惨重,可是风险却降低了。要是靠贷款度过危机,手中持有大量价值未知的债券,万一俄奥谈判失败,他就要破产了。

做出同样选择的人还有很多,基本上都是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的,迫于生死存亡的危机,不得不进行割肉。

美泉宫,看着手中不断增加的俄债,宫相米拉贝隆整个人都不好了。

没错,这又是弗朗茨折腾出来的小号。只不过发展的有些出乎意料,成为了奥地利四大银行之一。

在米拉贝隆宫相看来,这是一笔高风险投资,目前维也纳政府根本没有办法让俄国人完全履行合同。现在收购俄债,短时间能够兑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要是等上十年八年,那就亏大发了。资金的时间成本,也是需要考虑进去的。

弗朗茨安慰道:“宫相,不用担心。这些债券俄国人会兑付的,只不过不是在我们手中兑付。

现在低价收购即可,等收的差不多了,我们就返销会俄罗斯帝国。俄国那帮贵族们是不会介意发一笔小财的。

大不了我们半价卖给他们,那也是一倍的利润。拿到了这些债券,这帮贵族们是不会介意拿去冲抵税款的。”

这种招数只能用一次,一旦俄国人有了准备,立法禁止了债券抵扣税款后,那就真得卖不出去了。

等沙皇政府未来兑付,这个时间至少是十年后,并且还不能够保证全额兑付。这么长的时间,别人怎么想弗朗茨不知道,反正他是等不了的。

听了弗朗茨的解释,宫相米拉贝隆陷入了呆滞,这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本来他还以为,弗朗茨有内幕消息,可以利用人脉关系,让沙皇政府优先兑付这笔债务的。

没有想到,手段居然是如此的粗暴,直接利用贵族们的贪婪解决了问题。

神圣罗马帝国

第二十五章、冲量模式

甭管手段多么粗暴,没有实力的人都玩儿不了。先不说前期的资金投入,光怎么勾搭上俄国贵族都是一个难题。

要知道,俄国贵族可是欧洲最保守的存在。一个资本家想要上门推销,估计连人都见不到,就被赶了出去。

就算是推销成功了,万一遇到了贪婪的贵族,还有可能被人直接黑了债券,最后一个先令都拿不到。

尽管不担心竞争对手,不过保密工作还是做的,不然沙皇政府提前打个补丁,后面就只能等亚历山大三世还钱了。

表面上看来,这个年代是金银本位时代,货币似乎是没有贬值。实际上在弗朗茨看来,只要金银产量再不断增加中,通货膨胀就无法避免。

物价稳定那也是相对的,十几年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个风口上,只要投资对了,几倍的利润还不是轻而易举。

工业革命涉及到的项目太多,弗朗茨也不可能全部都包揽了,这个时候风投公司就可以问世了。

“风投”这个概念虽然没有被提出来,实际上一直都存在。耳闻能熟的就是吕不韦,奇货可居就是一次成功的风投。

欧洲也有西班牙资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而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建立了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这只是成功的案例,失败的案例还要更多。历史书已经告诉了世人风投,属于高风险投资。

风险大弗朗茨可以承受,这个年代投资新兴产业成本很低。基本上都是资助技术研发,有了成果再投资建厂。

就算是投资失败,只要收获的有相关专利技术,生意就不算是太亏。

遗憾的是项目不好找,这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项目没有后世那么多。况且,受通信不便的影响,也很难做到有效监管。

再三犹豫过后,弗朗茨放弃了建立风投公司的计划。世界上从来不缺聪明人,这个年代的风投也不是不存在,只不过都局限在小范围内。

想要像后世那种,一家风投公司投资几百个项目,这完全是不可能的。光企业的运营成本,都能够将公司压垮。

毕竟实体经济不是互联网,不可能一夜暴富,看不到利润之前,想要上市圈钱都难。

富国证券的行动,很快就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刚开始大家以为富国证券在故意释放利好消息,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