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还是报社编辑和记者,这些人必须要有热血,敢于直面这个残酷的社会,同样又不能太热血,连吃谁的饭都忘了。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这句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19世纪人墨客,这些人有的坚持创作,有的中途改道跑去玩了政治。
不管怎么说,笔杆子们宣传的功力不是贵族能够比拟的。
比如说那位律师出身的匈牙利政治家科苏特,就是一位宣传强人,1847年拉开了匈牙利独立的序幕,还一度成为了匈牙利共和国的元首。
当然了,他也具备文人的通病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制定的计划往往脱离了实际情况,起义自然是被镇压了。
弗朗茨对科苏特没有兴趣,就算宣传能力再强,也架不住他是一位极端民族主义者。
双方在天然上就是对立的,当然了如果想要收买的话,也未必不能够成功,只不过弗朗茨没有这个兴趣。
在他的用人观念里,忠诚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能力,最低的用人底线,也必须要保证不是敌人。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弗朗茨在纸片上写了几个名字,然后吩咐道:“劳尔,派人查一下名单上面的这几个人,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以报社的名义给他们寄一封邀请函!”
“是,大公!”随从劳尔连忙说道
这个年代想要招人可不容易,大学还是象牙塔,里面没有普通人,身份最低的父母也是小资本家。
所谓的励志故事,都是用来骗人的,高昂的学费根本就不是勤工俭学能够凑齐的。
社会上的文人墨客,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落魄,当然家道中落的是例外。
想要招人,要么在人流大的地方挂个广告牌,要么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更多的还是通过熟人介绍。
熟人介绍,这肯定不适合弗朗茨,他接触的人就没有混得那么落魄的,龙不与蛇居,自然不会认识那些普通工人。
不过这个还不着急,招聘普通工人还是很容易的,相比其他行业,在报社上班还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不怕没有人来应娉。
反倒是招聘记者和编辑需要时间,弗朗茨邀请的人都是现在社会上知名的文人墨客。
来不来都无所谓,这只是在告诉他们现在奥地利又多了一家报社,他们也多了一个发表文章赚取稿费的地方。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抛头露面,虽然很多人都会知道他是这家报社的幕后老板。
如果不是考虑到经济上的问题,弗朗茨不介意一次性开几十家报社,明火执仗的去争夺舆论主导权。
考虑到投资回报率的问题,弗朗茨果断的怂了,掌握一家报社平时指点江山,需要的时候可以带节奏就可以了。
奥地利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啦,现任首相克莱门斯梅特涅就曾经是改革派的代表人物。
只不过现在他已经里外不是人了,国内的资产阶级嫌弃他的改革力度不够大,没有能够全部满足他们的利益。
贵族保守派,同样也排斥他这位首相,作为贵族利益集团的代表者,他主张解放农奴损害了贵族集团的利益。
就连维也纳宫廷,实际上对他这个改革派的首相不怎么感冒,原因非常的简单,口号喊得太久了,改革却没有看到成效。
弗朗茨可能是这个时代最能理解他的人了,用一句形象的话说:奥地利帝国就像是一所虫蛀了的房子,如果移动一部份,谁也不知道会倒塌多少。
出于谨慎负责的态度,梅特涅进行的改革非常小心,唯恐一个不好就玩崩了。
这种缩脚缩手的改革,自然是不能够成功了,没有流血的改革,怎么可能成功呢?
第八章、爱德华-冯-鲍恩菲尔德
“你想要开一家报社,想过怎么赢利了么?”苏菲夫人关心的问道
赢利?
这是不可能赢利的,至少在短期内是无法赢利的!
报社也不是那么容易开的,报纸的销量更不可能一天就起来,没有销量自然也就没有广告收入。
正常情况下,前面几个月报社就是纯亏损,然后慢慢的提升销量,然后再接一些广告,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实现赢利。
这个年代维也纳的民众还不富裕,中产阶级的数量是相当的少,报纸的销量自然是很低。
“我准备先刊登小说,培养一批稳定的读者,偶尔插播一点儿民众感兴趣的新闻,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赢利的问题还不着急,等报纸销量超过两万份过后,再考虑这个问题,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弗朗茨胸有成竹的说道
“两万份,这可不容易,据我所知在维也纳本地销量超过两万份的报纸只有三种,除非是做全国市场!”苏菲夫人想了想说道
显然,她也是做了功课的,没有信口开河。
弗朗茨点了点头,他知道即便是这三家,也不是每天都能在维也纳卖掉两万份报纸,只有在有劲爆新闻的时候,才能够卖到两万份。
没有办法,这个年代维也纳人口还不到五十万,能够买得起报纸的人不会超过八万,这里面愿意掏钱订报纸的人会更少。
弗朗茨估计维也纳长期订阅报纸的群体,大约在两三万之间,其他人都是偶尔买一份报纸。
可以说这个年代的报社生存环境是相当的恶劣,再加上严格的报检制度,这个行业并不好做。
弗朗茨的目标是在一年内将报纸的销量提升到一万份,其中在维也纳能够销售六千份就算是成功了。
苏菲夫人想了想说:“弗朗茨,既然你已经考虑清楚了,就大胆去做吧!
给你一个建议,招募一位靠谱的主编,他可以让你少亏损一点儿。
最好不要盲目的介入政治,这会让你省去很多麻烦!”
“谢谢,我的报社名字都可以看出来,这只是一份为民众发出呼声的报纸,但是具体要怎么做,就不是我该操心的了!”弗朗茨微笑着说道
他可不愿意被人当枪使,政治可以参与,但是在资本家和贵族之间,绝对不能够盲目的站队。
作为帝国的继承人,弗朗茨的态度会影响到很多人的立场,这关系到他自身的人设。
弗朗茨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关心民生的仁慈储君,在贵族和资本家们的战斗中,他必须要保持超然的地位。
这些都需要宣传,没有宣传普通民众怎么知道他是什么人呢?
时间匆匆而过,弗朗茨很快就为报社选定了一位主编爱德华冯鲍恩菲尔德,原则他的原因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