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要紧。表面上看来,大开荒增加了土地数量,让农民都有了土地,是一件好事。
实际上,这里面还有很大的隐患。最大的问题就是未来必然会出现粮食产量太多,谷贱伤农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懂的。
或许对资本主义经济来说,粮食产量增加是一件好事,可以降低养活工人的成本。
然后,对农民和贵族来说,这就是一场灾难。不少贵族在扯后腿,主要原因就是担心未来自己利益受损。
俄罗斯帝国本来就是粮食出口大国,要是继续增加产能,内部肯定消耗不了,出口就成为了唯一选择。
从一开始,沙皇政府就做好了把欧洲粮价打下来的准备。各国可以向他们倾销工业产品,他们也可以反向倾销农业产品。
如果可以垄断欧洲大陆的粮食供应,那就再好不过了。要做到这一步,首先就要让俄罗斯帝国的粮食能够运出去。
铁路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如果不能解决交通问题,计划永远都停留在纸面上。
没有人反对亚历山大二世的计划,相比伟大的计划,还是度过眼前的难题要紧。
只要撑过了第一年,土地上的产出能够保证民众基本生活,那么后面就好解决了。
这个年代俄国农民好养活,刚刚从农奴变成自由民,只要能够填饱肚子,别的要求他们都还不敢有。
只要度过最危机的时刻,后面的问题就要好办了。
1869年7月7日,沙皇政府向各大债主发出照会,宣布:俄罗斯帝国财政破产,无力继续履行债务。
欧洲世界一片哗然,最近好些年都没有欧洲国家赖账了,都给了民众们一种错觉,认为各国政府的节操提高了。
俄国人现在打破了大家的幻想,没有赖账那是大家财政情况不错,没有到必须赖账的时候。
真要是没钱了,那说赖账就得赖账。反正要钱没有,要命不给,其余的大家看着办吧!
除了债主之外,欧洲民众都变成了吃瓜群众,将目光投向了维也纳,幸灾乐祸的表情溢于言表。
奥地利最近一些发展的很不错,自然也让很多人嫉妒。作为俄国人最大的债主,现在很多人都在看奥地利的笑话。
要知道,现在俄国人每个月都要支付30684万神盾的本息,每年就是368208万神盾。
这个天文数字,已经足以令俄奥同盟破灭了。再好的关系,也顶不住利益的摧残。
弗朗茨并没有外界想象中那样惶恐,早在拒绝向沙皇政府提供贷款的时候,他就做好了俄国人赖账的心里准备。
不对,应该说在更早的时候,就有这个思想准备了。毕竟沙皇政府的财政状况一直都不咋地,能够支撑到现在都很不容易了。
再充分的准备,善后工作也必须要做。这其中大部分贷款,都是维也纳政府提供担保的,不然可没有几家银行敢接单。
除了问题,维也纳政府也是需要承担责任的。好在绝大部分贷款都是有抵押的,现在维也纳政府的工作就是督促俄国人落实抵押品。
首相费利克斯皱着眉头汇报道:“陛下,根本签订的合同,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就算是俄国人履行了抵押,我们也要在担保范围内承担3800万神盾的赔偿金。
这笔钱不能直接由我们承担,必须要让俄国人为此负责。现在财政没钱,就让他们延期还款,沙皇政府不可能一直破产下去。”
弗朗茨点了点头,别人的债务可以不管,自己的账总是要收回来的。就算是没钱,也必须要让沙皇政府先认账,不然维也纳政府也很难向民众交代。
“外交部和俄国人沟通,督促他们履行合同。无力偿还债务,可以延期支付。”
欠钱的是大爷,现在的沙皇政府就是这个大爷。
武力追债那是不可能的,这点儿钱根本就不够军费开销。不同于墨西哥那么好欺负,毛熊还是有实力的。
沙皇政府没钱,不等于沙皇贵族也没钱,几百年的积累,再怎么样也支撑得起一场战争。
贵族和沙皇政府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外敌入侵的时候,他们很快就会亲如一家。
俄国人的债主很多,本着欺软怕硬的原则,估计小国的债务都会被赖掉,大国债务一般是延期支付。
延期支付的债务同样分三六九等,由各国政府担保的肯定是优先偿还,没有政府担保的民间商业贷款,多半是能赖掉就赖掉,赖不掉就拖下去。
挑挑拣拣过后,这次赖账活动,俄国人至少减少了四亿神盾的外债。如果沙皇政府够强硬,没准还会更多了。
令弗朗茨欣慰的是,近东战争时期的外债,俄国人已经还得七七八八了,不说利息收益,至少本金是拿回来了。
普俄战争中的债务,没得说自然是没有拿回来。业务能力最强的银行,也顶多收回来了百分之三四十的成本。
奥地利政府是没有亏损,大部分贷款都是有附加条件的,通过这些年的两国贸易,带动经济发展,增加的税收就足以弥补损失。
金融机构就不一样了,如果有维也纳政府提供了担保,那么还好办,就算是俄国人赖账,还有维也纳政府负责保证本金安全。
没有获得担保的商业贷款,那就麻烦大了。这种贷款,金融机构是要自行负责的。
菲利波特就是这样一个倒霉蛋,他不是什么银行家,仅仅只是一家证券公司的老板。
因为贪图俄国人给出的高额返点,就替沙皇政府代销了一批债券,现在俄国人宣布财政破产,按照奥地利法律规定,他的证券公司就要承担连带责任。
一名中年胖子匆匆跑来说道:“菲利波特先生,俄国人宣布破产的消息一定传开了,现在外面的民众要求我们提前兑付债券。”
这个年代奥地利的证券管理体系堪称是粗暴,证券公司代为发行债券,必须要为购买债券的民众们负责。
简单的来说,审核债券的权利在证券公司手中。这可不仅仅只是好事,既然拿到了审核权,同样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比如说:保证债券能够正常对付,提前向购买债券民众说明风险,发生了赖账情况,证券公司需要承担一定的赔付责任。
这个赔付标准,由证券公司和政府共同确定。政府制定的标准是不低于本金百分之五十,而证券公司为了招揽生意,往往会制定一个高标准。
奥地利号称保本的证券公司都不是一家两家,菲利波特的证券公司恰好也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