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8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来。

或许是拿破仑时代打出来的威风,造就了傲气的法国人,自认为世界陆军第一,就连全盛时期的俄罗斯帝国他们都不服,奥地利更不被放在眼里了。

法国拉仇恨虽多,可是他们运气好啊!西班牙自己折腾没落了,现在为了王位之争,都快要爆发内战了。

后方没有威胁,单独对上任何一个国家他们都不怂,拿破仑三世自然有底气折腾。

当然,这是优势也是劣势。那就是法兰西的扩张之路很难走,法国民众的大国梦难以满足。

拿破仑三世年龄已经不小了,可是他儿子却还年幼,现在加快扩张的步伐,就是拿破仑三世急了。

如果不在他不能支撑到儿子掌权,那么就必须要先打造一个大法兰西帝国出来,不然法兰西就危险了,或者说波拿巴家族的皇位就危险了。

这也是法奥两国能够结盟的原因,有弗朗茨这个推手在炒作舆论,法国民众的精气神一直非常的亢奋。

大国欲望已经深入人心,拿破仑三世还可以压得住,下一代就未必了。

这种情况下,要么实现这个目标;要么压制下去,改变大家的观念。

毫无疑问,第二条是做不到的。就算是拿破仑三世想要做,在他改革中利益受损的,资本家们也不会答应。

扩张成功了,增加的市场可以让资本家们吃饱;扩张失败了,又该引发政治变动了,换上一个自己人的政府,同样可以获得大量的利益。

阳谋比阴谋可怕的地方就在这里,现在法国的内部矛盾也很严重,要缓解内部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张。

利用掠夺过来的财富,弥补改革中利益受损者们的损失。近代改革凡是成功了的,基本上都是同样的办法。

英国人大革命过后,进行了殖民扩张,利用殖民地解决了内部矛盾;

奥地利改革的时候,同样靠得是对外扩张,解决内部矛盾;

普鲁士王国也是如此,直到普俄战争结束后,资本家们和容克贵族的矛盾才得到缓解。

现在法国的稳定,同样是建立在对外扩张上的。如果政府没有开辟出这么多殖民地,利益受损的资本家早就造反了。

正处于改革中的亚历山大二世,现在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俄罗斯帝国不缺土地,但是改革中利益受损者仍然需要补偿。

钱,亚历山大二世是给不起了。原时空很多人抨击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不彻底,导致了俄罗斯帝国灭亡,实际上那是没有办法,他真的已经尽力了。

作为贵族阶级利益的代言人,要往自己所在的阶级动刀子,要是改革彻底了,也不需要考虑未来,改革还没完成就换沙皇了。

即便是如此,俄国人也在中亚、远东、近东地区进行扩张,依靠对外掠夺缓解了内部矛盾。

现在丧失了扩张机会的俄罗斯帝国,内部矛盾变得更加激烈。如果不是进行了一次大清洗,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根本就无法进行。

圣彼得堡,亚历山大二世再次更换了政府高层。没办法,先后已经有三名大臣遇刺身亡,剩下的都变成了胆小鬼,他只能选择换人。

任何一个国家总是有热血男儿,现在上台的改革派,就是一帮肯为俄罗斯帝国抛头颅洒热血的。

亚历山大二世是懂得妥协艺术的,他的改革并不算激进,很多政策都照顾了贵族利益。

在土地分配上,他再次做出了让步。拒绝土地赎买的贵族不做强迫,由政府出钱组织农民开荒。

俄罗斯帝国有得是土地,只是没有开发出来。不要说欧洲的土地没有开发完,就算是西伯利亚平原实际上也可以安置数千万人,后世远东地区都开发出来了农场。

反正底层的农民不介意偏远,只要政府肯出钱帮他们开荒,大家不介意吃苦。

这一政策性的转变,贵族们的抵制情绪一下子弱了不少。机械化农业时代,对劳动力需求已经不那么大。

作为代价,沙皇政府的钱包快速干瘪。政府出资扶持是需要真金白银的,至少要提供农具、种子,顺带还要负责管饭。

刚刚获得自由的农民穷得叮当响,开荒的成本只能由政府出。这些钱算是政府借给民众的无息贷款,未来是要归还的,但那是未来的事情。

现在有上千万人,指着沙皇政府吃饭呢?财政问题,已经成为了亚历山大二世政府最大的难题。

……

第二十二章、破产啦

没钱永远都是最痛苦的事情,尤其是还有一大帮子人指着吃饭,解决财政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圣彼得堡冬宫

新任财政大臣叶夫根基斯哭丧脸汇报道:“陛下,这是最近一个月的支出报告,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最多三个月我们就会破产。”

财政破产,沙皇政府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如果是平常时期,破产就破产好了,大不了宣布赖账。

现在的问题是刚刚组织起来的开荒运动不能停下,不然这上千万人就会饿肚子。到时候不仅改革毁于一旦,就连沙皇帝国都有可能因此而崩溃。

接过报表扫视了一眼,亚历山大二世就丢在了一旁,起身在屋子里徘徊了起来。

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实际参与开荒的民众数量,要远比沙皇政府预计中的多。人多力量大,开销也大。

犹豫了许久,亚历山大二世才开口问道:“如果从现在开始,我们暂停国际债务支付,能够度过这次危机?”

赖账不是一个的选择,可问题是沙皇政府真的没钱了。无论是继续国际贷款,还是发行债券,沙皇政府都尝试过了。

没有人愿意把钱借给穷鬼,即便是俄国人能够拿出抵押品,大家也担心兑现不了承诺。

因为战争的缘故,丢掉了东欧地区的部分沃土,沙皇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是大幅度缩水。

如果不是在抄家中发了一笔,沙皇政府早就破产了。战争消耗大、改革同样是吞金兽,留给亚历山大二世选择的余地已经不大了。

财政大臣叶夫根基斯想了想后回答道:“如果暂停部分项目,全力保证开荒运动,应该问题不大。”

做选择题的时间到了,吃了一次交通不便的亏后,亚历山大二世制定雄心勃勃的俄罗斯铁路计划。

全线高达十五万公里,一旦完成这个计划,俄属东欧就被串联了起来,几乎可以宣布普鲁士和波兰完蛋了。

亚历山大二世果断的做出了决定:“好,那就这么办!”

发展的问题先滞后,解决眼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