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9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按照奥地利的法律,违法犯罪的分子实在是太多,无论罪名大小,构成了犯罪就要追究责任。

为什么拿到法属巴尔干半岛要等这么久才动手,还不是为了让他们犯罪么?

法国人的殖民统治和奥地利直接统治,在法律上的差距天差地别。在法国殖民地可以做得很多事情,到了奥地利那就是违法。

违法必究,所以凡是被逮住的人都要面临法律的严惩。法不责众是不存在的,一村人犯罪就追究一村,一镇人犯罪就追究一镇。

法国人留下来的钉子,毫无疑问被拔出去了。当地的统治阶级,基本上也换了一遍。

依法办事,谁也不能够说什么。牵连再多,法律的尊严也是要维护的,绝对不是打压异己。

除了传播非法思想的政治犯要劳役终身外,剩下的都是根据罪名大小处理。这次没有直接流放,而是留下来为改善巴尔干半岛交通奋斗。

要不要开发新获得的法属巴尔干半岛,弗朗茨还是非常的犹豫。奥地利的精力有限,把资源投入到巴尔干半岛上总感觉有点儿亏。

新获得的法属巴尔干半岛领土面积到是不算小,包括后世阿尔巴尼亚、科索沃、马其顿、半个希腊、半个伊斯坦布尔。

可是人口还不到三百万人,青壮劳动力更少。这是法国人的锅,很早巴黎政府就意识到了法属巴尔干半岛和俄奥本土相连,军事上根本守不住,自然不会用心发展了。

作为殖民地自然不要想有啥好待遇,为了开发非洲大陆,法国人没少从巴尔干半岛上移民。相对于非洲土著来说,巴尔干民众还是优质劳动力。

苏伊士运河能够顺利开通,巴尔干民众也是做出了贡献的,这也是巴尔干半岛劳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由于弗朗茨的蝴蝶效应,导致工程量增加,对劳工需求自然也增加了。埃及只是一个人口三百五十万的小国,根本就无法足够的劳动力。

到了后期,庞大的伤亡人数超过了埃及承受极限,法奥两国不得不从殖民地上想办法。

奥属非洲就贡献了四十万劳动力,巴尔干半岛也贡献了二十万劳工,大工程伤亡惨重不可避免。

况且,项目完工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可以回家了。尤其是法国人将巴尔干卖给奥地利后,自然不会再派船送人回来了,奥地利也没有及时派船去接。

紧接着法埃战争爆发,还活着的劳工就滞留在了埃及。由于丧失了管饭的,这些劳工现在去向不明,还剩下多少谁也不清楚。

奥地利在西奈半岛的驻军,现在只是保护苏伊士运河的安全。如果有人到了运河边上求助,那么还是会安排顺路的船舶带回来。

陆陆续续也就送回来了万把号人,或许是战争的残酷吓倒了,又或者是在工地上被磨平了棱角,这些人是相当的安分。

当然,救命之恩也发挥了作用,让他们认同了奥地利的统治。毕竟只有亲身经历过了世界的残酷,才知道一个强大祖国的重要性。

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让开发巴尔干半岛的成本大增。为了长治久安,弗朗茨又不敢引进外来人口。

还有就是未来俄罗斯帝国崛起,想要进入地中海,势必要拿下达达尼尔海峡。

万一遇到的沙皇比较好忽悠,拿巴尔干半岛和他们换取乌克兰一带土地,那就是大赚。

毕竟俄奥边界的乌克兰地区都是黑土地,随便拿下一块都是大赚。反正俄国人不重视这些地区,忽悠过来的可能性非常大。

既然要拿来做交易,那么投资开发就是浪费,维持当地的稳定就已经足够了。

当然,这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在下一轮东欧战争中,俄国打赢了普波两国,收复了被波兰占据的乌克兰地区。

不然的话,沙皇政府很难产生进入地中海的野心。经历过一次社会毒打,俄国人不可能不吸取教训。

……

第十六章、开发波黑地区

1869年4月6日,斯德哥尔摩的天气是格外晴朗,在民众们的欢声笑语中,北欧联邦建立了。

在继卡尔玛联盟崩溃后,北欧三国再次完成了统一。唯一遗憾的是缺失了芬兰,波罗地海地区也不在了,没有巅峰时期的辉煌。

北欧联邦的出现,这也意味着瑞典、丹麦、挪威这三个欧洲边缘国家,能够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弗朗茨没有亲自去观礼,这个年代出远门真的不方便。除非是爱凑热闹的主,一般情况下大家出国的热情都不高。

北欧统一对奥地利没有啥影响,头疼的是俄国人。想必这个时候亚历山大二世的表情一定很精彩,北欧联邦的出现,俄国北疆的国防压力可增加了不少。

有了普鲁士的榜样作用后,谁能够保证北欧联邦不会效仿呢?要是再来一下子,挖走了芬兰,那么俄罗斯帝国就只能迁都了。

圣彼得堡确实是一个好地方,可惜国防压力大了一点儿。俄罗斯帝国强大的时候无所谓,一旦陷入了衰落状态,那就危险了。

相比之下,莫斯科就要好的多。地处俄国东欧土地的中心,战略上基本上算是绝对安全,等敌人打到了这里,冬天就让他们完蛋了。

莫斯科地区周边就是粮仓,不用担心粮食问题。还有河流方便物资运输,交通上也算是便利,再修几条铁路就完美了。

当然波兰没有丢前,有海路运输,圣彼得堡还更加具备优势。莫斯科现在还需要开发,迁都至少要先把铁路网建成。

亚历山大二世肯定没有想那么多,政治、军事双重打压下,现在才把叛军压缩在莫斯科地区。

经过这一番折腾,莫斯科地区的经济已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支持革命党的资产阶级,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发动起义容易,控制起义就难了。本来支持革命党,只是为了争取权益,现在权利没有拿到,自己先给搭了进去。

内战爆发,在生死存亡面前,革命党可没有和他们客气,征用的征用,打白条的打白条。

总之,他们损失大了。除非叛军取得了胜利,这些前期的投资,还有可能收回来。

要是叛军失败,他们这些人能不能躲过沙皇政府的清洗都是一个问题。亚历山大二世的胸襟不小,却容不下反贼。

这种反面例子,弗朗茨自然要大肆宣传了。最近维也纳报纸上报道莫斯科叛军的新闻一下子多了起来,立场决定观点。

叛军的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