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8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大家快来抢么?

至于脸面,这东西日本从来都不曾有过。这个年代,哪个欧洲国家会看得起他们?

既然如此,何必要硬撑着。从一开始日本人,就做好了伏低做小的准备,这做就是数十年。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能够完成明治维新,没有被列强干预的原因。他们表现的实在是太好了,大家都不觉得他们是威胁。

当弗朗茨回到维也纳的时候,日本代表团已经离开了。这种小事不值得他关注,留守官员们也只是汇报工作的时候随口一提。

要不然知道伊藤博文等人来了,弗朗茨还要纠结要不要把他们给咔擦了。这无关利益,前世遗留下来的记忆,就足以令他做出这个决定。

既然不知道,那就不用纠结了。伊藤博文等人正在普鲁士王国考察,他们恐怕做梦也想不到,差点儿就丢了小命。

尽管他们是外交使团,会受到各国的保护。可是海上风浪大、海盗多,能够发生意外的情况太多了。

现在他们还不是英国人的盟友,明治维新前他们连成为棋子的资格都没有,就算是发生了意外,也没有人会在意。

没有弗朗茨的干预,历史再次回到了原点。日本政府向英国人学习了海军,又向普鲁士学习了陆军,“君国主义”也被带了回去。

至于法奥两国学不了,海洋国家自然不能学习大陆国家。法奥两国本来就是欧洲豪门,中途只不过感冒了,现在病好了就这么简单。

作为屌丝,普鲁士王国逆袭俄罗斯帝国,就是日本人的偶像,实在是太励志了,不学都不行。

学习英国那是被逼出来的,海洋国家没海军怎么混?19 世纪可是海权时代,所有的大国都在向海洋发起冲锋。

这些小插曲,弗朗茨是一无所知。现在他还在为刚刚收回的普属萨克森地区和西里西亚地区头疼,这次被普鲁士人摆了一道。

土地是顺利交割了,可是上面的人口不在了。原本想要利用减少主体民族数量的办法限制普鲁士王国发展,现在只成功了一半。

普鲁士王国总人口已经突破两千万大关,主体民族加上已经日耳曼化的人口大约有1350万,这个人口比例足以保证国家稳定。

不管怎么说,好歹也抽空了东普鲁士地区,算是没有白忙活。西里西亚地区也不是没人了,还有大约六七万人留了下来。

这还是维也纳政府积极干预的结果,才保住了这部分人口。不是柏林政府愿意放弃,主要是这些人不愿意搬家。

故土难离的乡土情节,总是存在的,无论普鲁士政府如何许诺,这些人就是不搬家。

跟着哈布斯堡王朝混大家又没有心里障碍,不想搬家就不搬,有奥地利干预,柏林政府又不可能用强,只能听之任之。

土地虽然移交给了奥地利,可是土地上的财产还是有主的。这都无关紧要,弗朗茨一点儿也不急,召集的应该是主人才对。

西里西亚放在那里不开发,奥地利还是奥地利。可是财产的主人就不一样了,要是西里西亚地区不开发,他们的很多财产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比如说土地无人耕种,很快就会草长莺飞,然而税还是要缴纳的。

又比如说商铺、工厂之内的不动产,如果不能正常经营,房东自然获得不了任何收益。

现在需要的是让他们冷静一下,才知道未来该如何合作。除非柏林政府出资买下这些产业,在幕后进行操作,不然这些人撑不了几天。

最令弗朗茨头疼的是萨克森政府天天向中央政府提案,要求新神圣罗马帝国制裁普鲁士王国。

要知道他们为了收回普属萨克森地区可是花了大价钱的,现在上面就那么几万居民,想要开发这一地区还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移民。

被摆了一道,萨克森王国自然不能忍了。如果不是双方武力差距太大,弗朗茨怀疑他们都直接莽上去了。

没有采取暴力手段,萨克森王国还是用自己的办法就行了报复,比如说关闭了两国贸易通道,禁止任何普鲁士商品在萨克森地区销售。

这还不够,他们想要新神圣罗马帝国一起制裁普鲁士。明知道这是两败俱伤的打法,萨克森民众无所畏惧,就是要赌这一口气。

弗朗茨自然是头疼了,这种制裁没有任何意义。就算是新神圣罗马帝国封锁普鲁士,人家也可以从英法哪里获得。

况且,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间的关税都快要阻断进出口贸易了,普奥之间的外贸总额都不足一千万神盾,不足经济危机前的三分之一。

制定政策不能够任性,为了赌气就随便乱来,利益受损的企业怎么办?要是因此导致失业人口增加,社会矛盾加剧更是得不偿失。

要报复普鲁士着什么急,未来有的是机会。盲目硬上,搞僵了民间关系就得不偿失了。

没有办法,萨克森王国自己要干就随他们去了,这是他们的权利,弗朗茨也懒得干涉。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只要对比一下弗朗茨就心态平衡了。英国人还在爱尔兰、苏格兰两个麻烦,法国人正在自找麻烦,相比之下奥地利算是好的了。

底下的邦国还算是安分的,至少没有谁嚷嚷着闹独立。萨克森王国现在爆发也是可以理解的。

刚刚收回的普属萨克森地区占他们总面积的四层多,原本上面有一百万人口,现在就剩下那么几万了。

任何一个国家,突然少了百分之三四十的人口,也是要发飙的。萨克森还算是克制的,仅仅只是嚷嚷着要经济制裁普鲁士。

……

安抚完了小弟,弗朗茨才将目光投向了巴尔干半岛。工业不要考虑,法国人只是把这里当殖民地经营,自然不存在这种高大上的东西。

奥斯曼帝国遗留下来的工业,先是近东战争,又遇到了法国人的殖民统治,这些产业早就完蛋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单纯农业显然是更加容易统治,乱七八糟的思想也很难在保守的农村传播。

加上法国人的功劳,很多死硬分子都被流放的差不多了。尽管法国人离开的时候埋了不少隐患,可是这些都没有发挥出来的机会。

弗朗茨去巴尔干半岛视察,可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制造对当地大手术的借口。

皇帝亲自视察地方,自然要加强安全防护,地方政府清查安全隐患是很自然的,这一查问题就暴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