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
不要以为改革了,奥斯曼帝国就算欧洲强国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奥斯曼帝国最核心的问题从来都没有得到过解决。
表面上他们也是一个现代化国家,实际上因为内部矛盾重重,奥斯曼帝国的强大只是虚胖。
当然他们的两个敌人,实际上也不算太强大。无论是俄罗斯,还是奥地利,外表上表露出来的实力,都比他们的真实实力要强。
大家都是外强中干的典型,只不过俄奥两国的内部矛盾被压制住了,这方面比奥斯曼帝国要强些。
令人遗憾的是,就算是表面上的实力,奥斯曼帝国也要弱的多。和绝大部分欧洲小国相比,他们算是强国,和任何一个列强比他们都是茶几上“杯具”。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关心的问道:“英法怎么说?”
外交大臣脸色一沉,这么远的距离,有线电报又没有连通,远在千里之外的事情他怎么知道呢?
不过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也不好惹,和欧洲别的国家相比,奥斯曼帝国的大臣是最没有安全感的,惹火了苏丹是要掉脑袋的。
“陛下,还没有消息传回来。不过之前,我们向英国人通报的俄国人在做战争准备,伦敦政府已经给出了答复,一旦俄土战争再次爆发,他们会站在我们这边。”外交大臣灵机一动说道
这个消息,让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紧张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点,不过担心依然是少不了的。
就算是英国人支持他们,还是顶不住啊?以一敌二,巅峰时期的奥斯曼帝国表示没有压力,现在么他们真的受不了。
“我们准备的怎么样了?”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继续问道
战争大臣连忙回答道:“陛下,截止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将军队扩编到了五十三万,预计在未来三个月内扩编到八十万。
一旦战争爆发,我们还可以再动员三十万军队出来,足以应付任何一面的突发状况。”
如果真的有这么多正规军,那么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奥斯曼帝国也不会被俄国人压着打了。
作为一个已经堕落的老牌帝国,贪污受贿、吃空响、倒卖军用物资这一系列的毛病,奥斯曼都是一样不缺。
第四十九章、战略欺骗
伦敦
从欧洲军备竞赛开始,英国政府就表示了密切关注,对各国的动向他们是了如指掌。
外交大臣帕麦斯顿滔滔不绝的说道:“经过我们搜集的情报来看,奥地利政府这次扩军,应该是冲着奥斯曼帝国的去的,我们的祸水东引计划成功了。
只不过现在发生了一点儿变故,奥地利政府有可能和俄国人进行了妥协。想要挑起俄奥冲突,短时间内是做不到的了。
不过利益冲突多了,就算是再好的关系也会破灭。从奥地利踏足巴尔干半岛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俄奥同盟瓦解”
首相约翰罗素眉头一皱,质疑道:“帕麦斯顿先生,我相信的的判断,俄奥同盟早晚会破灭。不过这个时候可能是三年后、五年后,但绝不可能是现在。
在他们共同的敌人奥斯曼帝国倒下之前,俄奥双方还是可以亲密配合的。
仇恨的种子在数百年前就种下了,无论是俄国人,还是奥地利人,就没有不想让奥斯曼帝国倒下的。
除了仇恨之外,还有更加令人动心的利益。俄国人看上了黑海海峡,奥地利人看中了多瑙河流域。
奥斯曼帝国太弱了,被两个强盗给盯上了。偏偏我们又不能让他们现在倒下去。
奥地利人图谋多瑙河流域还无所谓,可是一旦让黑海海峡落到了俄国人手中,我们就损失大了。
我可不会认为一个君士坦丁堡,就能够满足沙皇政府的胃口。他们憋了这么多年的欲望,现在要释放出来,绝对是惊天动地。
一旦奥斯曼帝国倒下了,奥地利人最多吞并半个巴尔干半岛,而俄国人就要占领黑海海峡沿岸的土地。
到时候不但我们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不保,就连在地中海的利益都会大受影响,甚至南非和印度也会受到俄国人的威胁。”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英国人需要奥斯曼帝国挡住俄国人。没有人想和俄国人做邻居,约翰牛也不例外。
让俄国人侵吞了奥斯曼帝国,掌握了这个横跨亚欧非三洲的中心位置,局势就完全失去了控制。
帕麦斯顿阴沉着脸解释道:“首相阁下,局势还没有那么糟糕。没有任何欧洲国家愿意看到俄国人做大,这就是机会。
奥地利和俄国人有没有达成一致,双方的底线在哪里,都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奥地利人同样不希望俄国人做大。作为老邻居,俄国人的威胁估计他们的感受更加准确。
因此,在这场即将爆发的大战中,他们多半只是会占便宜,然后坐山观虎斗,一棍子打死了奥斯曼帝国对他们来说可没有好处。
奥斯曼帝国的实力不弱,只要他们能够分清楚敌人的主次,重点防御俄国人进攻,在我们的支持下应该可以坚持很长一段时间。
在这期间,我们可以联合法国、普鲁士、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一起干预这场战争。”
这个解释并不能令人满意,从眼前的局势来看,伦敦政府之前所采取的外交政策失败了。
把奥地利引向巴尔干半岛没有错,问题是不讲道理的毛熊准备要暴力破局啊?
看看俄国人战争准备的时间,大家就清楚这次战争绝对不是小打小闹。再加上一个想要捡便宜的奥地利,如果没有外力干预,奥斯曼帝国这次能够抗过去的几率无限小。
英国人早就知道俄土战争要爆发了,不光是他们知道,欧洲各国都有这个思想准备。
俄国人和奥斯曼人之间的友谊赛,已经进行了很多次,大家都摸清了规律,基本上一代人成长了起来,双方就要进行一次比赛。
这种友谊赛,并不是每次都倾国之力在决战。很多时候也就是一场局部战争,随便一个借口就可以开打,打的差不多了就停战。
这一点从准备时间上就可以看出来,总的来说就是准备的越充分,战争就会越激烈。
从1849年下半年开始,俄国人就在做准备了,到现在还没有发动的迹象,这场战争的规模已经可以想象了。
在这种背景下,把奥地利引入巴尔干半岛,自然是加剧了这种混乱。如果俄奥对抗还好,要是俄奥联手,上帝也救不了奥斯曼帝国。
帕麦斯顿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