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站在一起,后遗症可是非常严重的,把自己给搭进去就算了,怕就怕连家族一起给赔了进去。
毛熊的报复心有多强,大家已经看到了。
被判决死刑的重犯就不用说了,那肯定是见了上帝;最令大家触目惊心的是被判流放西伯利亚的上千人,现在家属已经陆续收到了噩耗。
不参与吧,又实在是拗不过人情。在异国他乡,想要生存下来,自然离不开朋友帮助。
很多人在留学生涯中,都接受过日本同学的帮助,尽管只是一些小忙,但是人情还是欠下了。
对青年学子来说,义气大于天。往往被人鼓动几句,智商就不在线了。
若不是之前的事刺激了大家,估计还会和原时空一样,一帮留学生被忽悠着当了炮灰。
现在是清醒了,可是在拒绝之后,大家猛然间发现自己的处境一下子尴尬了起来。
因为在上次事件中的优异表现,李伯安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留学生的主心骨,遇到事情大家都喜欢过来商议。
“伯安兄,情况有些不妙啊!自从拒绝参加反俄运动后,我们在学校就受到了孤立,身边的日本朋友就一个个离我们远去。
就连我们的住处,也时常受到流氓骚扰,东京的警察根本就不管事。
如果再这么下去,我们恐怕就只能提前结束学业,回国……”
类似的抱怨,李伯安已经不只听到过一次了。包括他本人,一样在学校受到了排挤。只不过他的心态好,能够抗住这些压力。
“刘兄,日本人的目的非常明显,无非是日俄战争在即,需要盟友分担压力。
拉拢我们是假,真实的目的是想要通过我们,把朝廷拉下水,参与到对俄战争中。
只不过朝廷是什么状况,日本人不清楚,我们还能够不清楚么?
真要是不知死活参与进去,一旦日本人战败,我们这些支持他们的,俄国事后不会进行清算?
一旦俄国人进行武力威胁,以朝廷的作风,你觉得他们能够承担得了压力么?
恐怕到时候不光是我们自己倒霉,搞不好还要牵连身后家族。和这相比,我们现在受点儿委屈根本就不算什么。
真要是过不下去,大不了离开日本算了。反正南洋大学也快要招生了,就算是考不进去,我们也可以选择自费。”
毫无疑问,这些东西自然不是留学生自己想到的。没有经历过足够的社会毒打,大家的联想还没有这么丰富。
能够让这些思想,在留学生中广为流传,显然也是有人在推波助澜。
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南洋大学开学在即,需要更多的优质生源,自然要和同行抢了。
反正这年头日本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校,包括东京大学在国际上也只是野鸡大学好一丢丢,师资力量非常一般。
这年头的高科技大都被欧洲垄断了,重要科研项目、科技创新,整个亚洲地区都是一片空白。
尽管日本人在努力,但那也仅仅只是努力。人才、基础设施,全部都不到位,想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自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南洋大学一招生,就能够吸引无数人报名的原因之一。虽然同样是野鸡大学,但是大家不知道啊!
第一百章、日俄断交
20世纪初期,想要留学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花费高也就罢了,最关键的还是语言不通。
留学的前提就是先学外语,不光要满足口语交流,还必须要达到应试水平。
除了日本的野鸡大学敞开收人外,其它大学都是有门槛的。除非缴纳高额的赞助费,要不然就只能通过入学考试。
具体是笔试,还是面试,又或者是推荐入学,这就没有统一标准了。
能不能脱颖而出,除了个人能力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人脉关系。
这也是远东地区的留学生去日本的主要原因,毕竟去了就有书读;而去其他国家留学,能不能拿到入学资格都不知道。
南洋大学招生也不例外,入学考试仅限于奥属南洋几个考点,不可能派人到全亚洲组织考试。
教育部有规定,考试大纲肯定要围绕着中学教材来。同样的试题,临时抱佛脚的海外学子明显竞争不过苦读十几年本地学生。
看似全亚洲招生一千多人,实际上能够在笔试中脱颖而出的,还是奥属南洋地区的学子居多。
笔试无法通过,就意味着和免费教育绝缘,只能掏钱读书。
南洋大学初立,威廉这位校长也没底气,所以在收费上还是非常公道的。
对比国内那动则过万的高学费,南洋大学收费最低的专业,每年仅仅只需要500神盾。
对身家丰厚的留学生来说,这自然不是问题。可是对绝大多数身家一般的学子而言,这就是一个大难题。
尤其是对以耕读传家传统家庭来说,更是一笔天文数字。纵使有万亩良田精耕细作,每年的收益也不过万把两白银。
看似是够了,可是一大家子都有指望这些收益吃饭呢,最多也就能够供养一两名留学生。
当然,最主要还是因为现在只有取消科举的传闻,并没有变成事实,大家对留学的热情并不高。
等科举取消后,大家发现就剩下留学一条路的时候,才是远东学子疯狂输出的时候,到时候就是举族之力供养。
“伯安,你就不要开玩笑了。刚来日本的还好,我们这些都学了好几年的,眼看就快要完成学业了,再跑去南洋从头开始……”
话说道一半,刘仁新就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在场的可不光是老留学生,同样不乏新人。
或许说者无心,但是听着有意啊!纵使迫于面子,不便立即发作,但是心里的刺还是埋下了。
若是陌生人也就罢了,误会解开还可以是朋友。反倒是朋友之间,一旦出现这样的误会,纵使解开了也很难回到从前。成年人的世界,从来都没有单纯。
见气氛紧张,一名平时和刘仁新交好的同学转移话题道:“刘兄不必悲观,我们在日本几年所学着实有限,有机会继续深造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据我所知,很多日本同学也在开始备考,准备参与南洋大学的角逐。
现在东京局势不明,我等也应该早做打算,纵使拿不到一等,起码也要拿到一个入学资格。”
这是事实,此刻日本人对欧洲世界的向往,才是最疯狂的。有资格留学欧洲,绝对没有人会留在本土就读。
南洋大学虽然不是欧洲高校,但是有一名神罗皇子担任校长,对大家还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