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38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组一组的来。

……

“山县二郎、田边一条、王德成、李易祥、渡边……等三十三人,组织和参与了1903年11月27日的游行,造成交通拥堵、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导致……”

不知不觉间,画风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本控诉的俄使馆案,变成了危害社会秩序罪。

如果不是国际法庭后面的公使团不好惹,估计日本政府就要开骂了,危害社会秩序都要管,这不是抢饭碗么?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稍微有点儿政治常识的都知道,危害社会秩序这个罪名可大可小,调查团以罪名起诉,明显是准备放这些人一马。

关系户嘛,在任何地方都是存在的。留学生可以想办法,作为地头蛇的日本学子,自然也不会缺乏关系。

证据确凿的重犯,自然是捞不出来,但是没有直接涉案的主,只要背后把关系疏通到位了,还是能够把人捞出来的。

当然,无罪释放是不可能的,调查团也是要面子的。随便给个鸡毛蒜皮的罪名,象征性的惩戒一番,还是要有的。

“各位审判员、陪审团,我的这些当事人只是参与一次普通游行,中途发生意外大家都不愿意看到。

我们已经和受害者达成赔偿协议,受害者和东京政府均已经同意不提起诉讼……”

睁着眼说瞎话,也是一项本事。作为辩护律师,自然不缺乏这方面的能力。

作为一名法官,罗蕾莱是最讨厌关系户的,这意味着司法公正受到了挑战。

比如说现在,人家没有影响判决,但是直接变更了公诉罪名。

涉及俄使馆案,随随便便判上三五年、十年八年都可以,但仅仅只是扰乱社会秩序,受害者和东京政府都放弃了起诉,他这个审判长也很无奈啊!

在和其他审判员商议了一下后,大家一直决定应付一下,象征式处罚得了。

毕竟,你好我好大家好,那才是真的好。

在迷迷糊糊中,连同王德成在内的三十三人,就顶着处社区义务劳动两年的惩罚出狱了。

至于怎么实施,在什么地方进行实施,这些小问题,自然不会有人深究了。

逃过一劫的王德成,从堂兄处了解前因后果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参与了一次游行,不仅在监狱中待了两个月,还连累自己的家族欠下了一大堆的人情。

能够从众多王氏子弟中脱颖而出留学海外,自己有几斤几两王德成还是清楚的。

以自己的面子,最多也就就能令几个交好的同学为之奔走,这些根本就不足令自己全身而退。

虽然被殃及池鱼的不光自己,可是促成同神罗的军火交易,自己的家族肯定也是出了大力的。

这些都是需要政治资源交换的,至于什么时候还债,那就要看人家什么时候需要了。

似乎是看出了堂弟的烦恼,王德然安慰道:“你也不用太过担心,家中的长辈们可比我们懂得多。

这次家族虽然欠下了不少人情,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别忘了,借着这次机会,我们同样也扩展了不少人脉。”

没有毛病,人脉关系本来就是这么建立下来的。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互相帮忙几次之后,大家就成世交了。

对堂兄的安慰,王德成只是勉强的点了点头。人脉关系虽然是这么建立的,但是作为当事人,他绝对不是什么功臣。

在日本也就罢了,一旦回了国,就是和他算总帐的时候。

以他对自己那为严父的了解,纵使不会将他打死,但是打个半死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封建大家族,对子弟的教育可是非常严格的。被日本朋友拉着去参与游行,惹出这么大的乱子,本身就范了大忌,不严惩如何警示后人。

甚至不光是自己要倒霉,就连堂兄也要跟着受罚。只不过堂兄运气好,没有进监狱,还可以想办法遮掩一二。

第九十九章、招生

1904远东开年的第一大事不是东京审判,而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南洋大学建立了。

别看这所大学才刚刚有个名字,学校选址、教师、规章制度一样都没有确定,但这仍然不能改变南洋大学在亚洲引起轰动的事实。

在这个思想最混乱的时代,崇洋媚外也被推向了巅峰,在很多人看来欧洲的月亮都是格外的圆。

尤其威廉以皇子身份亲自背书后,造成的影响就更大了。招生还没有正式开始,咨询报名的人就已经是络绎不绝,一度还影响到了神罗驻远东几家使馆的正常办公。

没别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威廉在一次酒会上无意中透露:南洋大学将开放在亚洲地区的招生,不会限制国家和民族。

这也是没有办法事情,奥属南洋地区的人口虽然不少,但是优质生源都跑去国内了。

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殖民地,还是有很多福利的,比如说在高等教育上,就能够享受一定的照顾。

按照公民数量人口比例,国内的各大高校,每年都给予了奥属南洋地区最低录取人数。

教育模式,也是复制本土体制,课本除了地方地理允许有所改变外,其它的都教育部统一编制。

从小学到大学,都是采取比例录取制的升学考试。理论上来说,所有神罗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均等。

当然,这仅限于政府提供的免费教育。如果是自费读书,自然不需要受录取限制。

这年头教育资源可是非常宝贵的,纯自费读书中小学还好,一旦到了大学阶段学费就是以万为单位。

莫说是普通民众了,就算是小贵族、小资产阶级,也承担不起这样的开销。

根据维也纳政府的统计,神罗正规大学每年招录的学生,超过百分之九十八都是通过升学考试,真正砸钱上学的还不到百分之二。

甭管威廉怎么吆喝,还是改变不了南洋大学是野鸡大学的事实。忽悠的其他人,却骗不了神罗内部的贵族、资本家、中产阶级。

虽说殖民政府会向南洋大学倾斜资源,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大家都是现实的,尤其是涉及到子女教育问题的时候,德意志民族更是喜欢较真。教育质量不行,就算是皇子出马一样不好使。

当然,威廉也没准备挽留这些回本土读书的学子。毕竟,误人子弟实在是太招人恨了。

家业都在奥属南洋,就算是回本土读书,未来也会有很大一部分人返回南洋地区,这些都是高质量人才。

建立大学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只要能够为南洋地区提供人才,在什么地方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