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4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路只休单线,而不是双线。”

能够玩儿政治的都是人精,沙皇政府的效率虽然低了一点儿,但是政府高层的能力水平绝对不低。

西伯利亚铁路都启动了好些年,沙皇政府都没有放弃追查美国人的真实目的。

事实证明,坚持还是有效的。不管英美两国政府如何保密,在做交易的时候都留下了蛛丝马迹。

短时间内,俄国人没有发现问题,但是时间长了,等大家回过了神,就会发现异常。

又不是查案子,并不需要具体的证据。只要证明英国人既有动机,又有暗中策划的能力,那就是英国政府干的。

猛的一拍桌子,尼古拉二世冷漠的说道:“果然是如此,在国家利益面前,友谊还真是不值得一提。

不过这也没有关系,就当是互相利用了。反正我们也要修建西伯利亚铁路,有美国人的帮忙,我们还节省了一笔开销。

至于后续的费用,就不用支付给他们了,相信英国人已经替我们买了单。”

嘴上说得轻描淡写,从紧张的神色可以看出来,尼古拉二世的内心并不平静。

查到了英国头上,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东进计划,更要慎重考虑了。

尼古拉二世可不认为英国人的目的就这么单纯,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就是为了引俄罗斯帝国东进。

尽管西伯利亚铁路是单线铁路,铁路的运力非常有限,但是没有规定单线就不能改双线了。

已经有了一条铁路,继续在旁边增加一条铁路线,施工难度可比之前低得多,至少交通运输不再是问题。

一旦铁路改造完 成,制约俄罗斯帝国向东扩张的交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能够以倾国之力投入的毛熊,可不是远东那两个独立国家能够阻挡的,除非他们能够联手。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从甲午一声炮响,就注定了两国之间的关系不可能太好。

只要沙皇政府略微施展外交政策,有节奏的进行扩张,就不会出问题。

在经营上百年的印度地区,不列颠能够挡住俄军,不等于他们在远东也有能力狙击俄军。

略微一想,尼古拉二世就觉得这里面有问题,英国人绝对不可能真心帮他们完 成“黄俄罗斯计划”。

要知道英俄矛盾可是由来已久,互相捅刀子才是常规操作,帮对方壮大实力那就是在资敌。

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尼古拉二世不清楚。总之,在面对远东问题的时候,沙皇政府突然谨慎了起来。

……

发生在圣彼得堡的变故,日本政府自然是一无所知。不是情报组织不努力,实在是先天样貌差距太大,根本就渗透不进去。

对俄罗斯帝国的情报收集,目前日本政府仅仅停留在报纸、广播、酒馆小道消息的阶段。

收买情报人员,深入沙皇政府内部侦查情报,想想就行了,实际上根本就不具备可操作性。

不是沙皇政府的保密性高,恰恰相反沙皇政府的保密性,在全世界都是倒数的存在,可以说就是一个大筛子。

日本情报组织没有能够建功,根本原因就一个字——穷。兜里没钱,自然没法操作了。

自从日俄冲突爆发,远东地区的局势紧张起来后,日本政府上下都慌了神。

那可是号称“欧洲压路机”的俄罗斯帝国,妥妥的世界顶尖列强。尽管最近几十年没有跟上时代,那也不是初出茅庐的日本能够比的。

菲律宾战争就是最好的参考,在列强中垫底的西班牙,都能够劳师远征在万里之外和他们打个半斤八两。

更加强大的俄罗斯帝国,那就更不用说了。总之,要对上俄国人,日本政府高层都没有信心。

这不是怂,大家只是遵从本心。

别看向民间宣传的“日西战争打破了白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实际上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那就是一笔血亏得买卖。

唯一可以称得上收获的是日本海军获得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机会。

可惜这个机会并不怎么美妙,由于军舰数量太多,甲午之后日本政府一直都在为怎么养得起这支海军而发愁。

有了亏本的前车之鉴在,日本政府高层对和欧洲国家交战,一直都是心有余悸。

仗打赢了,要担心欧陆联盟介入干涉,拿不到想要的战利品;打输了更惨,一朝回到明治维新前不说,搞不好还要沦为殖民地。

无论战争的胜负如何,只要开打日本就注定是输家。既然结局如此悲剧,那又何必要打呢?

现在还没有轮到军主义当家做主,以伊藤博文为首的文官政治集团,依旧牢牢的把控着政权。

日本政府除了尚武之风浓烈了一点儿,总体来说还是一个正常国家。

除了年轻的中下层军官士气高昂、挥斥方遒、气吞万里如虎,政府高层对战争那是一点儿兴趣都没有,至少在短时间内不会有。

第八十七章、使馆危机

“根据驻圣彼得堡使馆传来的消息,自从远东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帝国民间反日情绪就持续高涨。

沙皇政府中很多人都主张对我们采取强硬措施,主战派的气焰高涨,不排除有发动战争的可能。

国际社会对我们和俄国人的冲突,表现的非常冷漠,除了英国人口头上表示支持外,大部分国家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井上馨无奈的说道。

自从狂热民族主义崛起后,日本政府的官就不好当了,负责处理国际性事务的外相,那更是烫手的山芋。

民间激进派看问题,根本就不用大脑,做事从来都是脑子一热,野心和实力严重失衡。

在这种背景下,外相常常都是背锅侠,在民间那就是约等于“卖国贼”的存在。

不管换谁上去都一样,要知道马关条约签订后,作为大功臣的伊藤博文还差点儿被人天诛国贼。

这么有挑战性的工作,要是没有一颗强大的心,那是无法胜任的。

内心再怎么强大,面对目前的国际局势,井上馨也感到头皮发麻。

在两强对立的国际大背景下,纵使他有太多的屠龙技,也没有施展的空间。

既然跟着英国人混,就甭指望能够在神罗面前讨到好。依附强者是人之本能,作为一个海权国家跟着海军最强大的不列颠混,没有任何毛病。

问题的关键就出在了老大身上。最近几年不知怎么的,英国老大突然变得不给力了,在国际竞争中渐渐处于下风。

先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失去了先机,接着又丧失了对欧洲大陆的控制,现在就连皇家海军的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