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3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上解决问题;后者却是已经造成既定事实,只待一纸合约明确法理。

不想让法国人完蛋的国家多得去了,奥地利想要实现自家的战略目标,就必须赶在法国人投降前,打进法国本土。

对付什么样的敌人,就采用什么样的态度,奥地利显然有资格被法国人重视。欧陆战争爆发后,法军统帅亚德里恩第一时间就下令加固城防。

作为包含战略、交通、政治、经济等多重属性的要地,都灵自然是重点照顾对象。一座座要塞拔地而起,配合着城中的建筑物,俨然成为了一个战争怪兽。

顶着轰鸣的炮火,艾德勒上尉正带着自己的第三连发起冲锋。不对,应该说是匍匐前进。

子弹就在艾德勒头顶飞过,一个倒霉蛋头抬的太高,恰好被飞射而来的子弹击中,只来得及发出一声惨叫,就去见了上帝。

战场上死人再正常不过了,战争进行到现在,第三连的士兵已经更换了四分之三,艾德勒这个连长都是第五任了。

当然,并不是说他前面的四个家伙都领了盒饭。除了一个倒霉蛋见了上帝外,另外三位都活得好好的,其中一位升了职,两位在医院中养伤。

战场上就是这么冰火两重天。基层军官死得快、升得也快,只要经历几次战役活了下来,晋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完全不用担心上司阻拦,因为他们要么升了上去,要么进了医院,又或者是去见了上帝。总之,位置是空了出来。

在这里,从士兵逆袭成为将军不再是神话。只要战争持续的时间更长,就一切皆有可能。

艾德勒上尉不是军校生,也没有任何关系背景,战争爆发后不到一年时间,就成为了连长。

除了灵活的头脑,和过硬的军事素养外,更重要的还是运气。如果不是父母双全、家庭和睦,缺少打脸的反派,他都有些像气运之子了。

奥地利的储备军官虽然多,最多也就配备到连排级,在大扩军的背景下,作为老兵的艾德勒直接为了班长。

这还不算啥,第一次参加战斗,艾德勒所在的连队就损失惨重,直属领导排长、副排长要么见了上帝,要么进了医院。

在战斗结束前,艾德勒就已经是代理排长了。和提拔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他所在的排中比他军衔高的都离开了战场,按照奥地利军队的规矩就轮到他指挥了。

成功的完成了任务,立下了战功,代理变成实授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接下来又立下了几次战功,艾德勒在迷迷糊糊中就成为了连长。

没有桀骜不驯,没有打出惊人战绩,普普通通的青年军官艾德勒,在这里气运就耗得差不多了。

没办法,更高一层的军官不仅需求量大减,并且已经不需要带部队冲锋了,无论是阵亡、还是负伤的概率都大减。

坑位少了,要求也就高了。和平年代,立下战功的人少,自然是有战功就能上位,能力不足还可以慢慢培养。

现在不行了,有战功的遍地都是。除非战功惊人,可以破格提拔外,要不然专业知识考核是少不了的。

毕竟指挥的部队越多,对军官的能力要求就越高。除了少数天才外,大多数人都要经过后天培养,才能够胜任。

全面反攻已经开始,眼瞅着战争就要结束了,战后就是大裁军,基层军官培训班自然不存在了。

总不能刚组织军官培训,课业还没完成,就给他们发退伍通知书吧!

毕竟不是真的主角,类似的模板奥地利军中还有一堆。

甭管发生的概率有多低,一旦数量放大了过后,就不再是少数。可以说每一个在枪林弹雨中毫发无损活下来的,都是一个传奇。

回头一看,确定了死者身份,艾德勒上尉怒骂道:“都给我把头埋低点儿,不要学习科尔那个蠢货!”

伤心?或许有吧,不过经历的多了,神经也就麻木了。或许是为了避免在这种时候伤心难过,艾德勒上尉刻意和身边的每一个人保持距离。

不待艾德勒把话说完,法军的子弹再次喷涌了出来。加特林虽然没有马克沁好用,可是安装在要塞堡垒中,仍然是一大利器。

有科尔的前车之鉴,加上子弹的呼啸声不断在大家耳边响起,众人纷纷把头尽可能的埋低。

突然“轰”的一声巨响,艾德勒右手边的两名士兵被炸的四分五裂,半个脑袋直接落到了艾德勒前方触手可及的地方。

摇晃了一下脑袋,好不容易从轰炸声中醒了过来,就看到前方的血肉模糊的战友脑袋,艾德勒差点儿吐了出来。

强忍着恶心不适,艾德勒当即下令道:“前方敌人埋了地雷,我们没带排雷工具,先撤回去再说。”

毫无疑问,这次试探性进攻失败了。别说没有带排雷工具,就算是工具准备的再充分,也架不住敌人的火力猛啊!

这是奥军自己开的头,法国人只是在跟着学样。虽然马克沁机枪来不及仿造,但加特林也能拿来凑数。

敌人准备的这么充分,再拿人命往上填就非常不智了,奥地利军方可不推崇这种生搬硬套的血勇,一味追求胜利无视士兵生命,那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试探性进攻失败,摩尔克斯没有感到失落。牺牲不是没有意义的,通过白天的试探,奥军已经搞清楚了法国人的外部火力部署,为接下来的进攻打下了基础。

联军指挥部中,摩尔克斯上将问道:“意大利军团组建的情况怎么样了?”

解放意大利的战争,怎么能够缺少意大利人参与呢?这个时候意大利独立组织的价值就体现了出来,奥军每占领一个地区就打着独立组织的旗号招兵买马。

为了充分尊重意大利民众的感情,这些部队都是以地域进行划分的。比如说:撒丁王国民族独立军,卢卡民族独立军,摩德纳民族独立军,帕尔马民族独立军,托斯卡纳民族独立军,教皇国民族独立军,两西西里王国民族独立军

甭管规模有多大,反正每一个意大利邦国,都有一个民族独立军,兼顾了所有人面子。

至于意大利独立组织愿不愿意接受,这已经不重要了。接受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要是不接受,摩尔克斯也不介意直接任命指挥官。

反正投奔过来的意大利贵族一大堆,总能够找到愿意配合的。一盘散沙的意大利独立组织,也就在民间的名头响,在贵族中可没有多少号召力。

为了复国,就连维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