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2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看得出来,大家的政治灵敏度还是非常高的,知道这个时候该站队了,就果断的靠了过来。

本着盟友多多益善的原则,奥地利自然不会拒绝这些地头蛇的投诚。

多了一帮带路党后,法国人在意大利地区的好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不光要在前线和奥地利军队作战,还要应对后方层出不穷的起义。

如果不是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制约了装甲部队的全力发挥,或许反法同盟已经在都灵阅兵了。

事实上,奥军距离都灵阅兵也不远了,就剩下最后那么十几公里,法军在负隅顽抗。

都灵城外,现在已经是炮火连天,望着远方升起的滚滚狼烟,腓特烈皇储叹了一口气。

奥地利继承了德意志地区的传统,尚武之风浓厚,每一个军人都有战场情节。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腓特烈,自然也不会例外。

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说服了父亲,捞到了一个上前线的机会。遗憾的是没有哪个指挥官胆肥,敢把皇储放到一线战场。

别说马革裹尸了,就算是在战场上万一磕着、碰着,那都是一场政治灾难。

在这种背景下,不管腓特烈是否愿意,他都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后勤军官,专门负责从米兰到都灵地区的道路维护。

不管前线杀得多么热血沸腾,腓特烈都只能远远的看着,战场二十里内都是他的禁地。

为此,腓特烈没少向上级抗议,但是没有办法,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即便是作为皇储也不能例外。

然后,腓特烈就成为了南线战场上最特殊的存在,堪称镀金界的头号种子选手,主要工作就是组织民夫修复道路、运输物资。

“殿下,新的一批物资来了,需要你签收一下。”

说完,青年军官拿出了一份文件,递了过去。

回过神来的腓特烈,接过文件后大致扫了一眼,缓缓说道:“先等一等,我去查验过后再签字。”

根据奥地利军队的规定,物资转运过程中,负责的军官都要进行查验,一旦签了字就要为此负责。

当然,查验也是专人进行的,不可能让负责人全部亲力亲为,那么多物资根本就不是一个能够忙过来的。

查验所有的物资不可能,不定时抽查还是可以的。但凡是有物资出了问题,都是要全面追责的。

战略物资安全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了战争的胜负。腓特烈的工作看似不起眼,实际上却是典型了位卑权重。

这样的人事任命,显然是指挥官们有意为之。其他人可以被收买,作为皇储的腓特烈却收买不了。

不仅收买不了,还必须要小心应付着。要是出了问题,再牛逼的关系户,到了这里都没用。

自从腓特烈上位以来,牛蛇鬼神就纷纷退避,不长眼的坟头都已经长草了。不光是自己倒霉,其中还包括身后的后台也跟着完蛋。

现在是战争年代,维也纳政府对乱伸手的家伙都是零容忍。以次充好者——杀,漂沫贪污者——杀,倒卖物资者——杀……

没有情节轻重之说,犯了就要掉脑袋。除了直接这些罪名外,还要加上一个叛国罪。不管有没有勾结法国人,反正这些行为都被默认有了。

在这种强力打击过后,敢在后勤上搞鬼的,那都是真正的亡命之徒,家大业大的主绝对不愿意提着脑袋冒险。

出现的问题少了,腓特烈已经很少亲自查验了,不过现在不是闲得无聊么,自然要找点儿事做。

第两百零七章、都灵攻防战

“冲锋”

在一片喊杀声中,都灵攻防战打响了。作为南线会战的关键节点,法奥两国都投入了十二分的精力。

都灵的归属,不仅决定了撒丁王国的归属,同时还影响到了意大利地区的归属。

带路党们都准备好了,就看都灵战役的结果。如果奥军顺利拿下都灵,那么大家就一起动手赶走法国人,反之大家就要三思而后行了。

为了表示诚意,这些家伙在意大利地区已经策动了多起武装起义,牵制住了至少二十万法军。

为了方便指挥,摩尔克斯这位南线指挥已经把指挥部搬到了前线。

不重视不行,巷战或许是法军最有机会翻盘的,法国人肯定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在野外装甲部队可以纵横沙场所向匹敌,到了城市中就不一样了,随便搞一点儿障碍物就能够堵住前进的道路。

抛了锚的装甲部队,那就案板上的肉,只要法国人舍得拿命拼,一个炸药包就搞定了。

作为跨时代的产物,奥地利的装甲部队就是一个字贵,为此还被奥地利军方戏称为“陆地巡洋舰”。

这可不是吹牛,一辆最先进的坦克,生产成本和一艘最便宜的巡洋舰已经相差无几。

最便宜的装甲车造价都要数万神盾,最先进的坦克造价更是高达二十余万神盾。

以奥地利的家底儿,到现在都只有四个坦克师、八个装甲师,就足以说明全部的问题。

事实上,就连这十二个师也是不满编的。因为暂时不需要防空,所以防空火炮团被省略了,摩托机械化步兵团更是没影。

坦克数量也严重不足,每个师的坦克数量都在150260辆之间;装甲师要好一些,每个师的装甲车差不多都在220300辆之间。

这还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能够每个师能够使用的坦克、装甲车只会更少,毕竟战场上也是有损伤的。

偏偏这年头的坦克、装甲车故障率又高,很多时候一场战役下来,三分一的装甲坦克都趴下了,剩下的也必须要进行检修。

这也是法国人能够收拢部队,重新建立防线的原因。不是奥军不想乘胜追击,关键是作为杀手锏的装甲部队不具备实施闪电战的能力。

现在奥地利装甲部队的现状是:名义上的一个师,能够拉出来打的兵力,往往只有一个团,剩下的都在进行装备维修。

法国人被钢铁洪流给搞懵了,不等于他们的战斗力就没了。事实上,法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战斗意志,仍然这个时代顶尖的。

当然,法国人能够重振旗鼓,这和维也纳政府的命令也有直接关系。要在战场上,最大限度削弱法国人,自然要给他们希望才行。

真要是一下子击溃了法军主力,最多也就干掉几十万法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丧失了获胜的希望,就算是拿破仑四世不想投降,也会有人替他做决定的。

主动投降和负隅顽抗被打投降,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啥也没拿到,就要在谈判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