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4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上帝保佑。

片刻功夫后,卫兵返回汇报道:“元帅,敌人的飞艇过来了,似乎在侦查情报。”

“哼!”

冷喝一声后,阿尔布雷希特大公面无表情的说道:“知道了!

传令下去,命令工兵团立即赶工,在最短时间的时间内完成机场建设。”

……

莱恩上校大惊失色道:“什么,让我们去给飞艇修场地?少校你是不是弄错了,我们可不是工程兵。”

青年军官无奈的解释道:“抱歉,莱恩上校。我们的工程兵数量不足,短时间内又征召不了足够的民夫,现在没有任务的就只剩下你们了。”

奥地利的先头部队自然是主力部队,工兵只是极少数,这些人大都是批量培养的初级工程师,主要是为了解决立场和道路交通问题的。

原本劳动力问题已经协调好了,由德意志联邦提供民夫。怎奈卢森堡防线突然崩溃,不仅损失了大量的军队,还有大量的民夫。

这些民夫大都是从当地抽调的青壮劳动力,再想要继续征召民夫,也要当地有足够的青壮才行。

最后修机场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就落到了刚刚完成整编的不来梅军团上。

没有任何意外,不来梅军团只有一个营的编制,军衔最高、且有过作战经验的莱恩上校,当仁不让的成为了营长。

命令已经下达了,不管心里愿不愿意,莱恩上校都必须要接受变成工兵的现实。

不光是不来梅军团,后续整编出来的部队,陆陆续续都被转为了工兵,修路的修路、挖战壕的挖战壕。

作战任务?

阿尔布雷希特大公表示自己还没有疯,他非常清楚这支临时整编出来的杂牌部队,战斗力有多垃圾。

不仅军心士气全无,就连士兵训练严重不足。更麻烦是很多军官,都是临时征召的贵族子弟。

德意志地区贵族有从军的传统不假,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贵族子弟,都是一名合格的军官。

不是所有的邦国都有军校,也不是所有的贵族子弟都上过军校,很多贵族子弟都只接受过家庭军事教育,各种作战经验、观念都停留在上个世纪。

将这样的部队送上战场,除了能给敌人增加战绩外,其他的都不能指望。

坑队友可以,坑自己人就不行了。这些家伙既然愿意接受整编,就意味着他们认可了奥地利。

这些人就是未来奥地利统治北德意志地区的纽带。为了加强同地方的联系,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也不能让这些贵族子弟大量阵亡。

……

此刻,一无所知的莱恩上校,正带着部队在为机场建设挥洒着汗水。

看着硬化的大片土地,莱恩上校非常惋惜的说道:“亨利上尉,没必须全部硬化,这实在是太奢侈了。”

这年头的混凝土可不便宜,一次性硬化数十公顷土地,所需的花销也不是一笔小数字。

亨利上尉摇了摇头:“现在是为了赶时间,实际上这座机场建设,根本就不合格。

不过这也是临时性的,先凑合着用,后面还有重建。”

这是事实,飞机场不是建一大坝就完事了。临时停靠一下,倒是能够凑合。

“机场,那是什么?不是说给飞艇修场地么?”

莱恩上校疑惑的问。

不是他孤陋寡闻,这年头知道飞机的人都不多,知道机场的人就更少了。

意识到失言,亨利上尉冷冷的回答道:“上校,你应该背过部队的保密条例,不该问的不要问。”

“机场”属不属于保密范畴,这个问题亨利上尉也搞不清楚。反正上面没有下达封口令,同样也没有把消息告知莱恩上校。

在搞不清情况下,亨利上尉自然不会进行解释。至于双方军衔上差距,那都不是事儿。

没见机场施工中,都是上尉在指挥上校么?

在别的地方,这种事情万万不可能发生,但是在技术领域,这种事情却是司空见惯。

专业的事情由专业人士干,这是奥地利军队的一大特色,所以机场施工中的最高负责人,就是施工经验丰富的亨利上尉。

讨了个没趣后,莱恩上校直接转过了头,催促士兵们干活了,不在理会这位死板的工程师。

……

第一百七十章、老将的对决

“元帅,你们收拢的溃兵,什么时候移交给我们?”

后知后觉的德意志联邦,还是意识到了指挥权的问题,这不负责联络的阿德里安上将,就急匆匆的上门了。

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摇了摇头,故作吃惊的问:“移交什么?难道我这个联军指挥部,没有权力指挥这些部队么?”

联军总司令的权力有多大,这又是一个世界未解之迷。

比德两国是被迫加入反法同盟的,根本就没有底气和奥地利争夺主导权,连带着联军指挥部的权限,也没有进行明确约定。

没有具体约定的权力,理论上来说就可以无限放大。比如说现在,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就以联军指挥部的名义收编了溃兵。

阿德里安上将努力解释道:“可是元帅……”

不等他把话说完,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就打断道:“没有可是,我的上将。

现在战场上的局势有多危险,阁下是一清二楚的。这个时候要是不统一指挥权,你觉得我们有可能守住莱茵河防线么?

前线的兵力不足,我已经将收拢的溃兵进行了整编,现在已经投入到了战斗中了,短时间内无法进行调动。

要移交这些部队的指挥权,等战争结束后吧。阁下可以放心,我不会一直霸着不放的!”

放心,怎么可能放的下心?

就是因为不放心,阿德里安上将才上门的。事实上,前线的战败,对德意志联邦中央政府也是一次机遇。

如果把握住了机会,趁机拿到了各邦国军队的指挥权,这个松散的联盟,距离真正统一也就不远了。

不能怪前线的德军将领反应慢,和权力界定模糊的联军指挥部不一样,德军前线指挥部的权力却是早早被规定死的。

各邦国拥有独立指挥权,而德军指挥部又是由各邦国派出的代表共同组成,中央政府任命的总指挥官,实质上只是一个关系协调者。

指挥部的内部关系都没有理顺,反应慢了一步,也是顺理成章的。

等乔治一世决定趁机夺权的时候,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先一步已经用联军指挥部的名义,将前线撤下来的德军收编的差不多了。

因为通讯不便的缘故,前线战败后,很多一线部队都和德军指挥部失去了联系。

上层的纠纷,下面的官兵可不知道。反正联军指挥部的存在是人尽皆知,基层官兵他们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