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3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将溃兵重新进行整编,拆分掉以邦国为单位的军事体系,他就丧失了讨价还价的能力。

对大局来说,这是最有利的,可以整合力量,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不过站在个人、或者是小邦国的立场上,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这意味着他们将要丧失在联军中的话语权。

理论上来说,这种事情由德意志联邦政府来干,更加顺理成章。毕竟才是法理上的中央政府,拥有统合下面邦国的大义。

联军指挥部跳出来收拢、整编溃兵,还是有些逾越。不过这都是小问题,现在德军指挥部都是一片混乱,根本就顾不上这里。

等他们反应了过来,既定事实都造成了,再想要从奥地利手中拿回指挥权,就只能去维也纳政府打外交官司了。

似乎想到了什么,青年军官安抚道:“上校不用担心,短期内你们不会有作战任务的。

现在你们应该到营地中洗个澡,好好的睡上觉,养足精神等待命令。”

胳膊拗不过大腿,看了看身后疲惫不堪的士兵,莱恩上校无奈的点了点头。

……

第一百六十九章、当飞艇遇上飞机

1890年11月1日,阿尔布雷希特大公和利奥波德二世在科隆进行了历史性会面,双方就反法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好吧,这些都是官面说辞。真实的情况是卢森堡防线崩溃后,比利时局势跟着糜烂,利奥波德二世已经镇不住场子了,不得不流亡。

死守布鲁塞尔,想想就可以了。以比利时的实力,根本就没有能力在法国人的强攻下坚持下来。

不过局势也没有到令人绝望的时候,虽然卢森堡防线崩溃,德意志联邦损失惨重,比利时又即将沦陷,但仍然改变不了这场反法战争,才刚刚拉开帷幕的事实。

本质上来说,这次战争就是法奥两国为了争夺欧陆霸权搞出来的,至于比德两国完全是怀璧其罪。

比利时的战略位置,德意志联邦莱茵兰地区的资源,就是他们被牵扯进去根源。

比德损失惨重,可奥地利这个带头大哥实力犹在。在南线,奥军还占据着优势;非洲战场上,奥地利更是把法国人按在地上蹂躏。

只不过南线奥军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非洲战场又不受大家重视,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中欧战场,才觉得法国人占据了上风。

没有到必须拼命的时候,利奥波德二世不是莽夫,在得到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的保证后,果断的选择了战略转移。

战争进行到现在,利奥波德二世的命运,或者说比利时的命运已经和奥地利绑在了一起。

赢了这次战争,比利时付出的损失都可以从法国人身上找回来,甚至有可能向前迈进一小步;要是输了战争,利奥波德二世就是流亡大军中的正式成员了。

翻开历史书,就会发现欧陆大陆的历史中,流亡的王室家族早就过百了,能够复辟的却寥寥无几,大多数的王室都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这背后发生了什么,其他人不清楚,利奥波德二世却是有所耳闻的。

具体经历了什么,可能已经说不清楚了。反正除了少数王室是自然绝子嗣的,大多数都是被绝嗣。

当然,这些悲剧人物的背后,都少不了花样作死。内容之无脑,一般的小说剧情都不敢那么描述。

在欧洲这种政治体系中,国王只要自己不作死,那就不会死。

拿破仑就是一个例子,玩得那么嗨也只是流放,波拿巴王朝都没被人灭门。

站在利奥波德二世的立场上来看,死守布鲁塞尔就是作死。战场上枪炮无眼,可不会分身份高低贵贱,并且还是不用负责的那种。

这不是最关键的,国王不需要上战场,被误伤的几率还是非常低。

关键是法国人有干掉他的动机,法兰西想要吞并比利时,他这个国王就碍眼了。

弑君在欧洲是非常严重的,不在战场上解决他,事后法国人根本就没办法动手。

撒丁王国就是现成的例子,当年迫于国际压力放走的王室,现在又跳出来给他们添堵了。

政治是血腥的,利奥波德二世不敢赌法国人的节操。况且,想要他完蛋的,也未必只有法国人。

除了国内的反对者外,英国人、奥地利人同样有可能下黑手。

尽管利奥波德二世和英国王室是本家,同奥地利王室是姻亲,可是现实已经证明,在国家利益面前,任何亲戚关系都是靠不住的。

……

安抚住了利奥波德二世,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松了一口气。在他看来,做一名国王的思想工作可比打仗麻烦多了。

不管比利时的实力怎么样,他们都是反法同盟中的一员,万一利奥波德二世一时想不开投降了法国人,奥地利在政治上的损失就大得得去了。

按照弗朗茨大帝的说法,战争的本质就是:把盟友变多,把敌人变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连只能打酱油的黑山和希腊,都被维也纳政府强行拉上了战车。

当然,战场上是指望不上他们了。可是政治上需要啊,参加的国家越多,越能证明法国人发起的侵略战争不得人心。

只要参与的国家多了,未来国际社会给这场战争定性的时候,奥地利就必须是正义的,并且是不待任何瑕疵的那种。

……

“呜呜呜……”

防空警报突然响起,阿尔布雷希特大公眉头一皱,对卫兵吩咐道:“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法兰西的飞艇猖狂,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也是早有耳闻,不过亲身体会还是第一次。

别看奥地利最先将飞艇运用到战争中,实际上法国人才是飞艇的开山鼻祖。早在1784年,法国人就制造了第一艘飞艇。

说出来很多人都不会信,世界上第一艘飞艇,除了动力系统不过关,危险性高点儿外,别的都还好。

长156米,最大直径9 6米,充氢气后可产生一千多公斤的上升力,持续飞行时间七小时。

在奥地利将飞艇运用到战争上后,欧洲各国都意识到了飞艇的重要性,纷纷开始列装部队。

不过这玩意儿,毕竟是高科技产品,造价又非常的昂贵,真正有实力大规模装备的也只有几个大国。

反法战争爆发后,法兰西飞艇部队就大发神威,轻而易举的击败了比德两国的飞艇,一举夺取了战场上的制空权。

这年头防空武器射程有限,准头也要靠运气,只要飞艇不降低飞行高度,还是很安全的。

当然,高空轰炸安全是安全了,命中率也非常的感人,战绩全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