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最多也就出高价从别的国家转手一小部分粮食回来,根本就无法完成政府的任务。”
听了科尔的解释,拉法埃尔总算是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官员跑路了。
实在是这次的事情太大,又赶在了这个节骨眼上,一旦曝光了出来,社会各界都饶不了他们。
这个时候再不跑路,后面就没有机会跑了。反正这年头跑路容易,只要有钱随便外海外某个国家一躲,等风头过了再回来。
拉法埃尔伯爵怒骂道:“都是一群白痴、蠢货!国外买不到,还不能在国内买么?
只要我们按照要求,将足额的粮食入了库,谁会在乎粮食是从哪里来的!
实在是不行,先从我们合作的粮食批发商手中借一批粮食应急,反正农场的粮食也是要卖给他们的。”
内心深处,拉法埃尔深深的鄙视了一番手下那些匆忙跑路官僚,没有应变能力。
“命令各农场整理一份蝗灾报告,资料备注详细一些,把事先准备的照片也给附上,一起上报政府。
记住了,只要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的农场减产就行了,埃及那边先不要动,太过刻意会被发现的。
减产和绝收加起来,暂定在百分之二十五左右,让下面的人不要给我自作聪明。
大家一起想办法,借也罢、买也罢、骗也罢,我通通不管,秋收后每家农场至少要运回规定份额百分之三十的粮食来。
剩下的就找借口给我拖着,战争爆发后,想办法甩锅给奥地利人。”
完全绝收是不可能的,真要是如此,估计拿破仑四世就要杀人了。
拉法埃尔还没有活够,不想去挑战皇帝的底线。减产四分之一就差不多了。
虚报政绩,在法国政府中本来就是常态,大家都在吹牛,要不然法兰西怎么和英奥并驾齐驱?
只不过虚报也要有限度,放大百分之十几、二十几,大家都可以接受;要是翻上几倍、几十倍,那就无法忍受了。
毫无疑问,法兰西的农场计划,水分就是几倍、几十倍的那种,具体水分有多少,就要看负责官僚们的节操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拉法埃尔的分配,也是考虑到了公平性原则。
水分小的农场,官僚们拿得利益少,自身产能没准就够了,现在不需要大出血。
水分严重、或者是干脆纸面上存在的农场,钱都被负责的官僚吞了,现在就该他们出血。
况且,也不是完全损失掉。上缴的粮食,政府也是要付钱的,官僚们损失的只是其中的差价。
出血又不至于伤筋动骨,对绝大部分官僚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大家端的是金饭碗,现在的损失,未来都可以加倍捞回来。没必要为了这么点儿利益,就搞得身败名裂。
“是,伯爵!”
现在科尔对拉法埃尔伯爵佩服的是五体投地,这么大的事情,都被三言两语给解决了。
……
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
美利坚联盟国,德克萨斯州一座农场内,此刻正升旗滚滚浓烟,数十里外都能够清晰可见。
望着大火,作为农场主的欧德尔是百感交集。
活了大半辈子,他还是第一次遇到有买主,买到粮食之后不运走,而是直接就地焚烧。
不过看在神盾的面子上,就算是买家的要求再奇葩,欧德尔也不会拒绝。
倒底还是忍不住好奇心,欧德尔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乌尔贝特先生,我们的交易完成了。
不过这么好的粮食,就这样烧了,你不觉得可惜么?”
乌尔贝特一脸无奈道:“没有办法,法国人正在磨刀霍霍,要入侵我的祖国。
作为一名商人,我没有能力回国参战,但还是想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前不久欧洲传来消息,奥地利终于正式介入了。还发布了一份公告,责令法国人停止战争行为,要不然就号召世界各国对法兰西进行物资禁运。
据说目前已经有十三个国家宣布加入,这是避免战争的唯一机会。
只要法国人买不到足够的战略物资,他们就没有能力发起侵略战争,我的祖国就可以勉受战争威胁。”
公告自然是有的,为了占据道德制高点,最近一段时间弗朗茨可发布了不少宣言,劝说法国人悬崖勒马。
同样的话,落到不同的人耳中,产生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在欧洲民众看来,弗朗茨是在尽最大努力避免战争;在法国人看来,这就是奥地利怕了。
一边是外交上的强硬对待,一边高喊着和平旗号,明显就是不想打仗。
除了怕了法兰西之外,弗朗茨完全没必要站出来进行无意义的吆喝。就连威胁都是软弱的物资禁运,完全没有要打就打的霸气。
不少法国人还怀疑,只要自家一动手,奥地利就会缩回去,可以轻松夺取中欧地区。
十三国禁运,听起来很吓人,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笑话,看看参与的国家就知道了。
比、德、奥三国就不用说了,那是必须有的,再然后就是希腊和黑山。
打开地图不难看出,这两个小国是必须要加入禁运联盟的,因为奥地利对法封锁后,他们同法国人的贸易就已经中断了。
剩下的撒丁、两西西里王国、教皇国、托斯卡纳、卢卡、摩德纳、帕尔马,分明都是法国人的地盘,居然也宣布加入禁运联盟。
毫无疑问,这些凑热闹的家伙,都是流亡政府代表本国宣布的,法国人控制的邦国政府是不可能这个时候跳反的。
再加上一个流亡在奥地利墨西哥帝国,正好凑齐了十三国禁运。
欧德尔感慨道:“你真是一名爱国商人!不过你不把粮食卖给法国人就行了,何必要焚烧呢?”
这年头流行的是资本无国界,爱国商人绝对是稀有生物,大部分商人眼中都只有利益。
乌尔贝特义正言辞的回答道:“我不卖给法国人,还有其他人会把粮食卖给法国人。只要是转手出售,粮食最终流向就不是我能够控制的了。
据我所知,为了给法国人施加压力,奥地利政府也在市场上进行扫货。
只要法国政府不让步,他们手中的粮食,就不会流入法兰西,短期内粮食价格持续上涨是必然的。
你知道的我是一名商人,商人是无法抵御利益诱惑的。
万一中途粮食价格不断上涨,我不能保证自己能否在利益面前坚守自我。
为了避免最糟糕的事情发生,还是烧了的好。”
……
或许是意外巧合,两人对话的时候恰好遇到了一位圣弗朗哥日报的记者,用笔记录了这一切。
报纸刊登这一消息后,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