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3 章(1 / 1)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续遏制法国人野心的就只剩下奥地利了。

现在拒绝了奥地利,那么未来遭遇法国入侵的时候,比利时就只能孤军奋战了。

至于英国人,大家实在是没有信心。就算是伦敦政府肯出兵干预,不等英国陆军扩编完成,比利时都作古了。

犹豫了再三后,利奥波德二世缓缓说道:“外交部派人和奥地利谈,共同防御法国人的条件我们可以签,但前提条件是必须要严格保密。

奥地利可以不在乎得罪法国人,我们可没那份儿能耐去惹事。记得在条约内容约定,奥地利必须要给我们提供安全保护。

同时派人加强我们和北德意志联邦、瑞士、荷兰等国的联系,真到了关键时刻,他们的立场也非常的重要。”

比利时倒向奥地利也是迫不得已,现在对他们野心勃勃的是法国人,而不是相隔数百里的奥地利。

加入英法一方,就是与虎谋皮。盟友的身份,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一个操作不好,就被人给生剥活吞了。

选择签订密约,实际上就是利奥波德二世的避险之策。

能瞒天过海最好,实在是瞒不过去,能晚一天暴露,也晚一天承担风险。

……

和比利时相比,北德意志联邦就热闹了,反对的支持的不一而足。

本来说好保密的,结果不等争论出一个结果出来,消息就已经满天飞了。

没有任何意外,当事情摆在了桌面上时,也意味着奥地利的拉拢计划失败了。

迫于英法的压力,西班牙和瑞士先后婉拒了维也纳政府的提议,至于比利时也只是暗中在接触,明面上比利时政府同样不敢站队。

……

失败的消息传来,弗朗茨并没有感到奇怪。谁都不是傻子,奥地利现在出面搞反法联盟本质上就是在拉炮灰,根本就骗不了聪明人。

随着法国经济的恢复,国内主战派的声音越来越大。

以贵族为首的军方想要战功,资本家想要解决煤炭供应问题,这些恰好都是战争能够解决的。

要不然的话,也不会出现英国人抛出一个诱饵,法国政府就愿意放弃两国之间的百年仇恨——结盟。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拿出了一份文件,说道:“陛下,这是和比利时政府谈判的初步成果,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权利与义务的分配。

比利时政府借口自身实力不足,只愿意承担部分战争责任。

仅限于:法国人入侵中欧,他们才会出兵参战。

如果我们和法国人在意大利地区爆发战争,比利时只答应给予物资上的援助,明面上他们要保持中立。”

有限战争责任,实际上就相当于不承担战争责任。

打开欧洲地图就知道,法国人入侵中欧的最佳路线,就是从比利时借道。

敌人都打上门了,就算是没有联合防御条约,比利时也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

看似明奥地利有些吃亏了,实际上这才是相对公平的条约。

就比利时的体量,真要是法奥在意大利地区开打,他们加入进来也起不到作用。

法国人一支偏师就可以击败他们,到时候奥地利还是免不了出兵救援。

拉拢比利时的最大价值,不是指望比利时能够爆发多强的战斗力,发挥多大的作用。

主要是奥军在战场上占据上风过后,可以从比利时借道长驱直入,获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没怎么犹豫,弗朗茨就做出了决定:“答应他们的要求,不过要加上一条借道的要求。

如果我们和法国人爆发战争,需要借道的时候,作为盟友他们必须要放行,并且帮忙维护好后勤。

作为回报,战争胜利后战利品也有他们的一份,法比两国存在争议的领土,可以全部归他们所有。”

空头支票谁不会开,反正许诺出去的是法国领土,比利时要是有胃口就送他们好了。

不光是比利时,实际上但凡是有盟友加入,弗朗茨都不介意他们在法兰西获得一块土地。

对待敌人嘛,自然是要狠狠的削弱。原时空的普法战争,没有能够完美收官,就是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削弱法兰西。

无论是赔款,还是割地,都只能让人感觉肉疼,根本就致不了命。

要是普鲁士王国当时外交再灵活一点儿,忽悠住了西班牙、比利时、瑞士、意大利等国,拉着大家一起上去分赃,或许结局就大不相同了。

当所有的邻居都拿了好处后,大家处于了同一战线上。作为胜利者,没有人希望看到再次敌人复兴。

到时候,就是大家一起联合打压法兰西。巴黎政府就算是再厉害,也顶不住那么多敌人一起照顾。

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陈仓

纷纷扰扰的国际局势,没有影响到中亚战争的爆发。随着军备竞赛的结束,英国人也放开了手脚。

1888年3月26日,随着李顿总督的一声令下,两个印度殖民师向阿富汗地区发起了进攻,掀开了中亚大战的序幕。

维也纳宫,收到了阿富汗战争开打的消息过后,弗朗茨再一次当起了吃瓜群众。

担心是不存在的,看英国人的打法就知道,伦敦那帮官僚根本就没把阿富汗当成一回事。

两个印度殖民师,看似声势浩大,实际上却是一群乌合之众。

要论真实战斗力,恐怕还比不上两个英军主力团。这样的部队维持一下治安都勉强,放到了战场上,就只能和敌人比烂了。

弗朗茨问道:“援助阿富汗人的武器装备到位了没有?”

想要用阿富汗战争,给英国人放血,武器装备还是少不了的。

要是没有国际援助,拿着大刀长矛的阿富汗人,再怎么英勇也撑不了多久。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首批物资已经秘密运过去了,从时间上来算,阿富汗政府应该已经分发下去了。

我们在阿富汗地区的情报网络不完善,战争爆发后就彻底抓瞎了,对那边的具体情况是一无所知。”

这是必然的结果,别说情报网络不完善,就算是把所有的阿富汗人都变成情报人员,消息也没有办法传出来。

英国人外交手段不是吹的,阿富汗的邻居们已经拉起了封锁线,唯一的对外联系方式就剩下走私了。

事实证明,走私渠道同样不适合传递情报。

无论是波斯,还是中亚汗国都是穷鬼,绝大部分地区都是既没有铁路、又没有电报。

战争爆发前,维也纳政府收到阿富汗的消息,都要滞后一个多星期。战争爆发后,就更不用说了。

听到这个坏消息,弗朗茨眉头一皱:“也就是说,我们已经丧失了和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