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统治阿富汗。
现在还没有验证过,大家看到的只是阿富汗政府的力量,两个英军正规团已经是绰绰有余。
军事的问题,还是小问题。只要有钱,沙皇政府就无所畏惧。
翻开历史书就会发现,财力是俄罗斯帝国最大的短板,除了某一个特殊时期外,俄国政府就没有不缺钱的时候。
因为农业税允许缴纳实物的关系,粮食出口就成为了沙皇政府最重要的一笔收入,占据了出口贸易总额的一多半。
这次农业危机,就是老大、老二、老三在博弈,作为欧洲第一大原粮出口国的老四,俄国人完全是受了无妄之灾。
粮食出口收益减少,并不是说出口的粮食总量减少了,而是国际粮食价格下跌了。
不管怎么说,英国人的粮食自足计划、法国人的大农场计划,还是有一些成果的。
虽然两国每年进口的粮食总量只下降了微不足道的一两个百分点,但反应到国际粮食销售市场上仍然是恐怖的。
市场整体处于供大于求,原粮交易价格自然是大跌。粮价跌了,沙皇政府的钱包,自然也只能跟着受伤了。
没钱是打不起仗的,在这种背景下,掌管政府钱袋子的财政大臣,被动成为了俄国政府中反战派的领袖。
陆军大臣帕拉德鲁瓦尔德不为所动道:“政府财政恶化,那就更要进行这场战争了。
只要我们的计划顺利,先夺取中亚,未来再攻占印度,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发动这场战争,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只是暂时性的,财政部可以想办法去筹措。
要是不进行这场战争,我们永远都摆脱不了财政困境。”
没有毛病,英国人每年从印度掠夺的财富,都比沙皇政府的财政收入高。
真要是夺取了印度,沙皇政府面临的财政困境,确实可以迎刃而解。
或许是在西进中吃到了苦头,谁也不想再来第二次了,俄国军方基本上都南下印度的支持者。
这一观点,在沙皇政府中也不乏支持者。
毕竟执行南下夺取印度的战略,要面对的敌人只有英国人一家;而西进欧洲的战略,要面对的敌人却是所有欧洲国家。
对上英国人,就算是失败了,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也非常有限。
英国人再怎么开挂,不可能一路沿着中亚打进西伯利亚,他们有得是机会卷土重来。
西进欧陆就不一样了,万一操作失误,遭到了欧洲各国的群殴,那后果就严重得多了。
轻则损失惨重,落下个元气大伤、半身不遂,重则还有可能直接亡国。
从这方面来说,普俄战争对欧洲世界是有意义的。打醒了贪婪的北极熊,为欧洲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
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战争责任
欧洲两大阵营对立,最担心却不是四个当事国。无论是俄奥、还是英法,都有各自的优势,足以自保。
真正倒霉的还是夹在两大联盟中间的小国。现在两大阵营矛盾尚未激化,大家还可以勉强应付。
一旦双方矛盾升级,大家就要被迫站队了。事实上,地缘政治已经决定了各国的站队方向,根本就容不得他们自己选择。
西欧各国只能支持英法,东欧、北欧、南欧各国则必须支持俄奥,中欧各国最苦逼,压根儿不知道该咋选。
中立?
暂时没有问题,一旦两大同盟对上了,他们就成为了最早的牺牲品。
无论倒向哪一方,都会被另外一方狠揍。尤其是比利时这种苦逼,糟糕的战略位置决定了他们无法独善其身。
当然,这是最糟糕的结局。短时间内,两大联盟还看不出有爆发战争的迹象。
忧患意识强烈的利奥波德二世已经坐不住了。原本英奥都是比利时的准盟友,大家一起抵制法国人向中欧扩张。
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英法结盟了,那么英国人当初承诺的保护比利时安全还有效么?
外交大臣朱尔慎重说道:“陛下,奥地利外交部发来了照会,邀请我们和瑞士、北德意志联邦、西班牙缔结一份维护欧洲和平稳定条约。”
打开地图就知道,上述各国都是法国人的好邻居。在排除法国人之后,缔结一份这样的条约,针对的是谁不言而喻。
这完全可以看做是对英法结盟的一次反击,奥地利是准备用实际行动证明,没有英国人参与照样可以围堵法国人。
利奥波德二世疑惑的问:“奥地利人就只邀请了四国参与,没有继续邀请的国家啦?”
理论上来说,上述四国都要直面法国人的威胁,有切肤之痛是最容易向奥地利靠拢的。
可是“反法”,从来都是欧洲各国共同的事情,而不是单独一国一家的问题。突然的转变,令利奥波德二世难以接受。
外交大臣朱尔肯定的回答道:“奥地利确实只邀请了我们四国,据说是维也纳政府担心别的国家没有切肤之痛,遏制法国人的立场不坚定,有可能会接受法国人的收买,在联盟中间搞破坏。
或许在维也纳政府看来,遏制法国人向外界扩张,五国联手已经足够了。”
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看法,法兰西虽然强大,却没有和奥地利拉开质的差距,加上西比瑞德四国后,反法同盟就稳了。
相比一个内部分裂的联盟,还不如一个有共同利益,能够彼此合作的小联盟更靠谱。
首相奥古斯特叹了一口气道:“如果是这样,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有大麻烦了。
没有欧洲各国一起参与分担压力,亲法的西班牙政府多半不会参与,毕竟法国人现在西进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他们的压力并不大。
瑞士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他们的立场实质上并不重要。如果瑞士政府坚持中立,奥地利多半也不会逼迫。
在法奥之间做选择,北德意志联邦肯定是支持奥地利的,就算英法结了盟,他们也会更加倾向奥地利。
因为实力的关系,在短时间内,北德意志联邦还拥有暂时中立的实力。
只要两大联盟不开战,他们就可以充当法奥之间的缓冲,暂时不用明确站队。
看似试探性的邀请,实际上就是在逼迫我们站队。在俄奥和英法之间,我们必须要选一边。”
最悲剧的莫过于此了,别人都有可能躲过去,就剩下苦逼的比利时躲不开。
没有办法,法国人图谋比利时的野心,总是需要人去遏制的。
原本承担这项重任的是英奥两国,现在英国人转身和法国人结盟,能够继